- 相關推薦
語文手抄報資料:宋代才媛李清照
李清照是山東濟南人,她出生于貴族書香世家,父親李格非曾任官禮部侍郎,提點京東刑獄,是位身上帶點風雅氣息的官員。據宋史本傳說,李格非工于詞章,文字活潑,敘述傳情生動清洵,生平祈慕陶淵明,帶點出世之人的傾向。可惜他的作品失傳,我們已無緣見到。清照的母親,是王拱辰的孫女,王拱辰是狀元,據說也很淵博,因此,李清照所承籍家學可說是十分淵博。
她的丈夫趙明誠(德甫),對考古學極下功夫,以“金石錄”一書名滿天下。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曾作宰相,山東諸城人。他和清照同年,他們是二十歲結婚的。當時的趙明誠還是太學生,雖然是宰相之子,但略無紈褲氣習,他們的閨房之樂在于學問方面的共同研究。明誠編著的“金石錄”,便是由兩人集先秦及漢唐彝器石刻等加以考詮而完成的,全書共三十卷,大約花去他們夫婦很長的時間。李清照替這部寫了一篇后記,主要是敘述編書的情形,同時也間接敘述了他們夫婦的生活。內容大略是說:他們夫婦每夜工作以點完一支蠟燭為度,有時整理書籍,加以題簽,有時相互批評前代的書畫彝鼎,并不時還在工作中加入某種競賽。譬如,某一件事出在某書某頁甚至某行,如果誰說錯了,必須要煮茶獻奉,這種賭賽有時會把茶杯傾翻于懷中,大笑而更衣。從這別具風趣的閨中樂事,應該不難看出他們夫婦都是極聰明的人,而且學識相仿。
李清照是多才多藝的,她能詞,能詩,能文,能作畫,她的一幅“琵琶行圖”,一直到明朝還留存著。不管走得多遠,關鍵時刻還得回來,清照所處的年代,正好處于江南大變的亂世,北宋皇朝已瀕臨末日,北方的金人不斷南侵,這就是歷上有名的靖康之難。但是越是亂世越需要女性,因此也總是在亂世,李清照的詞一次次對整個中國發(fā)揮著獨特的功能。與當時迷戀名妓李師師的道君皇帝相比較,顯然起了提綱挈領式的點化作用。他們夫婦兩人開始與災難周旋,試圖讓災難洗刷掉只有走運時才會追慕的虛浮層面,去尋求生命的底蘊。
這次流亡,讓他們由山東入蘇南,渡江到金陵,但對趙明誠的健康是有著損害的,他到南京的次年,就病倒了。清照守著他,風景不殊,舉目有河山之異,心情的低沉可想而知。他們腳下的這塊土地給了他們那么多無告的陌生,那么多絕望的酸辛,但他們卻無意怨恨它,反而用溫熱的手掌撫摸著它,讓它感受文明的熱量,使它進入文化的史冊。明誠死后,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二十九年的夫妻,感情彌篤。追憶從前,她抱憾終天的是過去值得回憶與悼惜的往事,是和明誠一起度過的二十九年的日子,最令她傷心的是在流亡途中痛失了知心丈夫。
她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可以說是居無定所,但大致以金華為多。她的祖父、丈夫及家翁等皆是名人,她自己,也負一時重譽。但她的暮年仍是孤獨的,南渡臣,到紹興之后已逐漸安定下來,大家在山明水麗的臨安享樂。乍一看,置身異鄉(xiāng)所接觸的全是陌生的東西,原先的自我一定會越來越脆弱,甚至會被異鄉(xiāng)同化掉。其實事情遠非如此簡單。異己的一切會從反面、側面誘發(fā)出有關自己的思考,異鄉(xiāng)的山水更會讓人聯(lián)想到自己生命的起點,因此越是置身異鄉(xiāng)越會勾起濃濃的鄉(xiāng)愁。李清照開始行吟雙溪,不與當時的權貴同調。而且,還受著這批人的污蔑。在這種環(huán)境中,她不噤感嘆地吟出“南來尚怯吳江冷,北去應悲易水寒!绷钊烁锌畛痢
李清照是被南渡的權貴們遺忘的,甚至她的卒年,在史書中亦無可考,據一般推斷,她大約活了六十歲。一個偉大的作家,他之獲致成功,必須具有三個優(yōu)越的條件:第一、要有豐富的情感;第二、要有超奇的理想;第三、要有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因為沒有豐富的情感,無異喪失文學的生命;沒有超奇的理想,不易達到空靈博大的境界;沒有創(chuàng)造的能力,只是模仿前人,絕不能樹立特有的作風。在北宋詞人中,情感、理想、創(chuàng)造力,三者俱備,而能獨往獨來而自成一體系的,只有蘇軾和秦觀;其次應該數(shù)到的,那只有李清照了。
【語文手抄報資料:宋代才媛李清照】相關文章:
語文手抄報資料:暖流07-01
語文手抄報資料:感悟07-01
語文手抄報資料:鳥盡弓藏07-01
語文手抄報資料:團結的螞蟻07-01
語文手抄報資料:我的爸爸07-01
語文手抄報資料:曾參殺人07-01
語文手抄報資料:家鄉(xiāng)的橋07-01
語文手抄報資料:母親的信07-01
語文手抄報資料:微笑的力量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