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臨終關懷與緘默的巴金散文
人總會老的,總會有一天走向臨床死亡的時候。能否減輕一些痛苦,能否創(chuàng)造一些愉快的氛圍,讓他(她)在溫暖中離開這個世界呢?——這是一天當我看了介紹我國首家臨終關懷醫(yī)院的電視片后,久久縈繞心中的問題。
早在上個世紀的20年代,魯迅先生就曾懷著悔恨的心情,在《父親的病》一文中,寫出他自己在父親臨終時盲從的愧疚:“……我現(xiàn)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于父親的最大的錯處。”隨著中國“老年社會”的迫近,老人問題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然而,實際的情形總不如意,且不說在市場經(jīng)濟沖擊下人情世故的淡薄,社會“虐老”現(xiàn)象的增多,尚有相當多的老人還處于“水深火熱”的狀態(tài),就日常人們的思想觀念來說,也仍存在解不開的疙瘩;這便是我現(xiàn)在想借這個題目,“舊話重提”下去的緣故。
據(jù)北京松堂臨終關懷醫(yī)院對8426個臨床案例的觀察,發(fā)現(xiàn)人的臨終期是280天,恰好與人的懷孕周期相同。松堂院長李偉說:“當生命即將終結(jié)的時候,同樣需要10個月的關懷!辈恢獎e人怎樣想,當時我的心頭一亮,覺得自己終于有個好去處;不會像“安樂死”因為沒有法律保障而無法實現(xiàn),更不會像名人巴金,因為給后人帶來待遇、名望、榮譽,在關頭時身不由己。
巴金老人在病榻上與病魔頑強搏斗了七個年頭,終于在2005年10月17日無聲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了解巴金的人知道,那“頑強”不是他心中所愿,而是別人強迫給他的。2003年11月,中央電視臺做了一期題為《百歲巴金》的談話節(jié)目,邀請了冰心女兒吳青,《巴金全傳》作者陳丹晨等。巴金是現(xiàn)今中國文壇上的泰斗,也是“中國良知的一個化身”,人們都為巴金長壽感到高興?墒牵@個電視節(jié)目讓我們知道,在人們“祝壽”和“喜悅”的背后,巴金老人在醫(yī)院正痛苦地依靠插管、鼻飼維持著生命……吳青在電視上對主持人說:巴金舅舅想說的、能說的,都說了,全部都在他的作品里;巴金舅舅現(xiàn)在太痛苦,太痛苦!他應該為他自己活著!不該為別人活著!吳青眼里噙滿了淚水,臉上浮出痛苦與無奈的表情。在不到半小時的節(jié)目里,她一再提到這個話題,可是,欲言而止,欲止又言!拌F嘴”主持白巖松裝作聽不出“畫外音”來,深感這個話題的沉重。這場面讓人悵然不已。
從節(jié)目中知道,巴老的女兒在照料巴老,還有為巴老治療的崇敬他的醫(yī)護人員們。盡管他們內(nèi)心充滿了情與理、情與法的矛盾,可是,大家眼前只能從“職業(yè)道德”出發(fā),一絲不茍地做所規(guī)定做的事情。
遵從巴老的意愿和違背巴老的意愿,都源于大家對他老人家的愛。改革開放以后,中國人的思想和觀念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可情感與理性的鏖戰(zhàn),確是人的心病。社會文明應該合情、合理,還要合法,然而法是由人來確定的,當有情、有理的時候,什么時候再能邁出堅定的一步呢?當我們老的那天,會是怎么樣呢?想必我們同樣也管不了自己吧?若是子女和親朋們?yōu)榱嗣孀樱欢ㄒ梦业摹盎铙w”去作“擋箭牌”,以便落個“孝敬”或“仁至義盡”的名聲,那也只好任命。
那么巴老會怎樣想呢?巴金的《隨想錄》就是對自由的高度渴望,對政治暴力的痛恨,對“文革”的懺悔和反省。有些讀者因此會有這種聯(lián)想:巴老現(xiàn)在不能夠?qū)憽峨S想錄》了,如果能夠的話,他一定會續(xù)寫《隨想錄之二》、《隨想錄之三》的?蓢@的是,巴老當時既看不了電視,也聽不到人們討論了;即便他能夠想什么,也由不得他了,大概也由不得他的子女了。巴老的女兒及親人們能夠做的,就是守在病榻上的巴老一旁,從溫老人的教誨,感受組織的關懷和人民的愛戴,就有了更多的意義和價值。況且如今醫(yī)學有了延遲生命的技術,已經(jīng)支持巴老這樣活了七個年頭。
然而,大師級人物畢竟有遠見。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巴老就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據(jù)載,1994年,91歲的巴金聽到:夏衍臨終時,飽受病痛折磨異常痛苦,家人實在于心不忍,要求醫(yī)院不要再進行搶救,醫(yī)生拔掉他身上的管子,不久就停止了呼吸。巴金對女兒說:“我以后也要這樣,不要搶救,安樂死。”可是,夏衍是幸運的,擁有“于心不忍”的真正愛他的家人;而巴金則不然——據(jù)說,他多次向女兒提出“安樂死”,終而不得。為此,他向女兒發(fā)過脾氣,指責女兒不聽他的話,不尊重他,不把他當人看,不讓他安樂死。
人臨終前,如果有遺囑,那是留給后人執(zhí)行的,但我們知道,諸多遺囑在實際里,往往并不能夠得以施行;人一旦去世,世界立刻換一副面孔,自有它自己的安排。這還不是人生頂級的悲哀,更悲哀的是,人還活著,就難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后事,如同巴老。我不知道巴老是不是有遺囑,不過我覺得上面的那席話,是能夠作為他老人家對待自己臨終時的愿望的。這愿望,他的親人、友人,包括組織,都應該尊重。然而不幸的是,巴老遭遇了“更為悲哀”的局面。
悲哀僅僅屬于巴老個人嗎?也是社會的悲哀吧?
中國是一個講究“優(yōu)生”的國家。幸福的丈夫抱著快樂的女孩兒,旁邊緊緊依靠著一位溫馨的母親,——這幅“全家!毕,在中國已經(jīng)足足掛了30多年。然而,對于目前仍實行著“計劃生育”國策的大國來說,“未來”該怎么樣呢?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我們“優(yōu)生”了以后,還應該怎樣“優(yōu)死”?我們實際的生活,總不會停留在“全家!钡漠嬅嫔稀倪@個意義上說,臨終關懷醫(yī)院的誕生,不能不說是中國的一件幸事,它必將推動整個國民生活的進程。
“講真話,把心交給讀者!贝丝,我在思量曾“沉睡”了七年的巴老:也許,為社會終將進步,巴老甘愿用自身的“痛苦”換來更多人的覺醒;那便是他終極的意愿——他曾這樣寫道:“母親教給我愛。朋友吳教給我‘自己犧牲’。我雖然到現(xiàn)在還不能夠做到像他那樣地‘否定自己’,但是我的行為卻始終受著這個影響的支配!笨梢韵胍,巴老為了后人的利益,如今已經(jīng)做到了完全的“否定自己”了。他可以向他的這位“吳先生”告慰了。
也許,這一切,巴老比別人看得更清楚。所以在他還能夠說話的時候,巴老就說:“從現(xiàn)在開始,我為你們而活著!币恢钡剿肋h離開我們,緘默無語至今。
【臨終關懷與緘默的巴金散文】相關文章:
緘默04-30
緘默的作文09-23
緘默理論對教學改革的啟示04-28
臨終關懷發(fā)展中的倫理問題04-29
給巴金的信05-28
初談幼兒選擇性緘默癥04-29
對一個緘默學生的心理咨詢04-30
讀《巴金散文 》有感05-02
給巴金爺爺寫信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