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肇慶星湖介紹資料
廣東肇慶市的星湖風(fēng)景名勝區(qū),包括七星巖和鼎湖山兩部分,是嶺南著名的旅游勝地,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恼貞c星湖介紹資料,希望能幫到大家!
肇慶星湖介紹
星湖位于肇慶市北郊4公里處,整個湖面被蜿蜒交錯的湖堤分割為五個湖區(qū):東北面的東湖,東南面的青蓮湖,南面的七星湖,西面的波海湖和中部的紅蓮湖,總稱為星湖。湖面積共約460萬平方米,與西湖相近。
星湖湖區(qū)錯落著七座陡立峻峭的巖峰,因布列似北斗七星,因而得名七星巖。七巖自東迄西順次為閬風(fēng)巖、玉屏巖、石室?guī)r、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阿坡巖。
“水剪西湖千匹錦,山移陽朔幾尊罍”。集西湖之水與陽朔之山于一身,這便是星湖的魅力所在。星湖山水融兩者獨特之處于一體,麗質(zhì)天成,又加人工精琢,真可謂山青、水秀、峰峻、洞奇。星湖風(fēng)光精華,被概括為“星湖二十景”:牌坊覽勝、平湖幽堤、閬風(fēng)夕照、玉屏疊翠、石林峭骨、虹橋雪浪、水月巖云、崧臺攬月、石室藏奇、千年詩廊、碧霞映玉、天柱摘星、蓮湖泛舫、阿波泉涌、桂軒留醉、杯峰浮綠、敞天石洞、月魄松濤、仙掌秋風(fēng)、波海朝暉。
七景巖風(fēng)景區(qū)
星湖的巖峰與桂林的巖峰都為石灰?guī)r,屬喀斯特峰林地貌。七星巖雖無桂林巖峰亙長連綿的磅礴氣勢,但它排列馮湊,小巧玲瓏,挺拔秀麗。從高處眺望,被環(huán)抱在一片浩渺碧湖秀水中的七星巖,猶如天上的北斗橫亙在茫茫銀河之中。
星湖的巖峰具有濃郁的南國韻味。巖壁蔥翠,林密樹茂。古榕樹盤根穿石,攀崖懸壁,枝干橫空,須搖曳。劍花,又叫量天尺,布滿崖壁,當(dāng)?shù)匾曋疄樯铣搜a品。香味濃重的雞蛋花、高大的海紅豆、綠葉婆沾染的假萍婆……這些熱帶、亞熱帶植物裝點著山巖,顯示出星湖的南國景觀特色。湖堤上也是如此,除楊柳外,還栽種著各種亞熱帶林木,如葵樹、鳳凰樹、紫荊、扶;、夾竹桃等等。春來湖上,煙柳含翠,萬紫千紅競相吐艷;夏日,新荷亭亭,翠蓋如云,香遠(yuǎn)溢清;金秋季節(jié),桂樹飄香,劍花累累,秋水明凈澄碧;冬天,寒梅峭拔斗妍,暗香浮動,野鴨掠水,賽雁落沙。星湖風(fēng)光,季季有別,處處引人入勝。
七星巖,山石崢嶸,洞穴幽奧。人稱星湖“七巖八洞五湖六崗”。閬風(fēng)巖,舊名石角巖,是七星巖的最東峰,以道教經(jīng)籍有“昆侖山三角,其一角干辰之輝,名曰閬風(fēng)巔”之說而得名。岸高聳如削,與玉屏巖之西峰對峙,氣勢雄偉。攀登峰頂,可東望羚羊峽、鼎湖山,俯瞰環(huán)視星湖全景。巖東南北三面臨水,多溶洞。西麓的鐘鼓洞內(nèi)有一石,相傳是歌仙劉三姐的化身,水滿時,滴水叮咚作響,如聞仙樂。其東有含珠洞,洞外有兩石下垂如懸磬,叩之鏗然有金石聲。南面有無底洞,深邃黝黑,曲折而下,難窮其底。
玉屏巖與閬風(fēng)巖對峙,中帶橫嶺,四周陡峭。半巖有始建于明萬歷年間的三仙閣、玉皇殿等。蹬道處有兩凹穴,傳為“仙人履”。還有一大石半凌空中,以石擊之,各處音響不同,名入音石,又稱扶嘯臺。蹬道壁間有清初嶺南語言學(xué)家屈大均等紀(jì)游詩之石刻。玉屏巖另有一奇景:峻石夾之間,中通束狹小徑,僅容一個往來。頂嵌大圓石,欲墜不墜,狀如仰口含珠,故俗稱含珠徑。左旁有屈大均題字曰:“小千尺峽”,意指字狀似華山著名的險境千尺峽。
天柱巖,是星最高峰,雖僅高114米,但因一峰峭立,猶如獨柱擎天,意境高遠(yuǎn)。南坡建有天柱閣,杰構(gòu)凌虛,宜于游眺。峰頂有摘星亭,更有點睛之妙用。
星湖西部的蟾蜍、仙掌、阿坡三巖,各自離立。蟾蜍巖多石溝、石筍,以頂上有形似蟾蜍的奇石而得名。仙掌巖巖頂略平如掌腕,又聳峙有石筍,形如五指。此巖臨星湖中心,三面環(huán)水,憑眺煙波浩渺的平湖,遠(yuǎn)望群巖如天仙七女臨湖照影,湖光山色,分外多姿。阿坡巖別稱辟支巖、禾婆巖,獨處諸巖之外,雄踞一方,氣宇軒昂。巖內(nèi)有雙源洞,長270余米。《廣東新語》說此洞內(nèi)有水“溉田數(shù)百畝,土人予此祀禾花仙女以祈歲”,這是“禾婆”得名的由來;“阿坡”實即“阿婆”一音之轉(zhuǎn)。洞中鐘乳石姿采瑰奇。
鼎湖山風(fēng)景區(qū)
鼎湖山風(fēng)景區(qū)是國務(wù)院批準(zhǔn)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位于肇慶市區(qū)東北18公里。整個景區(qū)由鼎湖、三寶、鳳來、雞籠、伏虎、青獅、石仔嶺等十多座山峰組成,主峰雞籠山海拔1000.8米,是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最高峰。鼎湖山以其是集風(fēng)景旅游、科學(xué)研究、宗教朝拜于一體的勝地而被稱為嶺南四大名山之首。
鼎湖山的得名,眾說紛紜,有說是因山頂有湖,四時不涸,故名頂湖;有說是因中峰圓秀,山麓諸峰三歧, 遠(yuǎn)望有如鼎峙,故名鼎湖;又有民間傳說黃帝曾賜鼎于此,故習(xí)慣稱作鼎湖山。肇慶星湖---中國著名湖泊介紹
肇慶星湖七星巖游玩攻略
景區(qū)簡介:
肇慶七星巖位于肇慶市區(qū)北約2公里處,景區(qū)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面積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景。國級文物保護(hù)單位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為七星巖。為5A級旅游景區(qū)
七星巖主體由閬風(fēng)巖、玉屏巖、石室?guī)r、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阿坡巖(又稱禾婆巖)七座石灰?guī)r山峰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鏡的近600公頃湖面上。星湖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瀝湖,20多公里長的林蔭湖堤,如綠色帶飄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蓮湖和里湖連結(jié)在一起,湖光山色,綽約多姿。
七星巖景區(qū)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面積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景!敖璧梦骱秽,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葉劍英元帥的《游七星巖》詩勾勒出七星巖的秀麗景色。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guī)r巖峰巧布在面積達(dá)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fēng)光旖旎。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國家級文物保護(hù)單位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李邕、李紳、包拯、周敦頤、俞大猷、陳恭尹、朱德、葉劍英等500余壁唐、宋、元、明、清及當(dāng)代的名人詩題為七星巖增輝添色。
景點分布:
七星巖牌坊
七星巖牌坊位于景區(qū)中心湖南部,1959年落成,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筑,高12米,寬17.5米,四柱三間,柱礎(chǔ)花籃形,四根大圓柱飾以朱紅,仿歇山頂,上蓋琉璃瓦,中門上方鑲嵌著朱德于1959年手書的“七星巖”三個大字,為肇慶的重要標(biāo)志物。牌坊北側(cè)有廣場,面積2.83萬平方米,是集娛樂、休閑、觀賞、購物于一體的活動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動場所。廣場有廣東最大的音樂噴泉,廣場文化在省內(nèi)頗有名氣,周末游客可在此免費觀賞文藝演出。
七星巖摩崖石刻
七星巖摩崖石刻位于景區(qū)中心,共有531題,其中石室洞有333題,是廣東省保存最多、最集中的石刻群,1957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廣東石刻以唐為貴,七星巖就有唐刻4題。石刻以漢字為主,還有藏文和西班牙文。漢字各種書體俱全,以楷書為最,行書次之,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記》是七星巖摩崖石刻的珍品。石刻群文體有詩、詞、歌、賦、對聯(lián)、題記,其中詩有252首,陳毅元帥撰詩稱之為“千年詩廊”。
石室洞
石室洞由龍巖洞、碧霞洞和蓮花洞組成,龍巖洞以小艇導(dǎo)游,后兩洞可步行參觀。石室洞是七星巖開辟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穹隆高大,千姿百態(tài),如夢如幻的景觀,令歷代文人騷客陶醉,并留下贊美的詩篇。洞中存各種文體石刻333題,可見石室洞在七星巖風(fēng)景區(qū)中是何等的注目。
石峒古廟
石峒古廟位于七星巖東北部,仙女湖游覽區(qū)內(nèi)。始建于唐初,明萬歷十三年(1585)重建,清嘉慶三年(1798)、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古廟置于巖洞中而得名。廟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稱周氏神。因傳說廟中石鐘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稱“出米洞”。
蓮湖泛舟
七星巖最佳觀賞點在紅蓮橋南風(fēng)情碼頭處。此處設(shè)有竹排、搖櫓木船、電瓶船等,船在水中行,景色兩岸走,如在畫中游,休閑舒適、快意悠悠。自古有云:“不乘舟游湖,不知湖光之勝,枉來星巖!
景區(qū)資質(zhì):
國家4A級景區(qū)
景區(qū)特色:
濕地公園、喀斯特、摩崖石刻、湖泊
最佳游覽時間:
四季皆可
景區(qū)位置:
中國>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qū)
到達(dá)方式:
肇慶市區(qū)乘1路、10路、19路到仙女湖站下車即可,進(jìn)入景區(qū)后可以到仙女湖出米洞碼頭或七星巖東方禪林碼頭乘船進(jìn)入濕地公園核心游覽區(qū)。
門票價格:
60元/人
景區(qū)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肇慶星湖介紹資料】相關(guān)文章:
肇慶文昌閣資料02-06
肇慶封開千層峰 -資料03-13
黃河介紹資料10-07
泰山介紹資料12-09
黃山介紹資料07-18
嵩山介紹資料06-08
平潭島介紹資料03-15
濟(jì)南趵突泉介紹 -資料05-25
遼寧興城溫泉介紹 -資料06-01
銅雀臺的介紹 -資料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