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暑節(jié)氣的由來
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120°時為“大暑”節(jié)氣!按笫睢迸c“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jié)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对铝钇呤蚣狻罚骸傲轮,……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边@時正值“中伏”前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一年中最熱時期,也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但旱、澇、臺風等自然災害發(fā)生頻繁,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笔郎衔灮鹣x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chǎn)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xiàn),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我們知道,在高氣壓系統(tǒng)控制下,高壓產(chǎn)生的下沉氣流。在下沉過程中增溫,使天空晴朗少云,太陽輻射強烈。
在7月底到8月初,正是西太平洋副熱帶暖高壓的活躍期,它時常盤踞在我國東部地區(qū),強盛的時候,可西進控制到我國西南地區(qū)東部,如四川東部、重慶等地。
同樣,在夏季,我國大陸許多地區(qū)常常受大陸高壓控制,同樣是下沉增溫,晴空少云,滾熱的地面,烘烤著大氣,使氣溫居高不下?梢姼邏合到y(tǒng)是高溫天氣產(chǎn)生的基本條件,高壓的維持意味著高溫天氣的持續(xù)。
一般來說,在日最高氣溫高于35℃的炎熱日子里(氣象上稱為“炎熱日”),中暑的人明顯增多。而當日最高氣溫達37℃以上時(氣象上稱為“酷熱日”),中暑的人數(shù)會急劇增加,特別是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驕陽似火,風小濕度又大,更令人感到悶熱難當。
長江沿岸的“三大火爐”——南京、武漢和重慶,每年的“炎熱日”平均達17~34天之多,“酷熱日”也有3~14天。其實,比“三大火爐”更熱的地方還很多,如安慶、九江、萬縣等,其中江西的貴溪、湖南的衡陽、四川的開縣等地,全年平均“炎熱日”都在40天以上,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就是一個大“火爐”,因此,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顯得尤其重要。
根據(jù)大暑的熱與不熱,有不少預測后期天氣的農(nóng)諺有:如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田頭歇;大暑涼,水滿塘”;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秋后涼”;長期預示的有“大暑熱得慌,四個月無霜”、“大暑不熱,冬天不冷”、“大暑不熱要爛冬”等。
在炎熱少雨季節(jié),滴雨似黃金。蘇、浙一帶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說法。如大暑前后出現(xiàn)陰雨,則預示以后雨水多。農(nóng)諺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無雨少雨,吃水愁”的說法。
一般說來,大暑節(jié)氣是華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shù)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 35℃以上高溫出現(xiàn)最頻繁的時期。
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jié),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后,閃電如果出現(xiàn)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里,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
人們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陣雨稱之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過無車路。”“夏雨隔田埂” 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說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晴天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大暑節(jié)氣的由來】相關文章:
大寒節(jié)氣的由來09-11
大雪節(jié)氣的由來08-24
大暑節(jié)氣古詩09-03
大暑節(jié)氣詩詞11-06
秋分節(jié)氣的由來10-02
關于節(jié)氣大雪的由來09-07
小雪節(jié)氣的由來及含義08-12
科普:小雪節(jié)氣的由來10-23
關于小雪節(jié)氣的由來09-28
大暑節(jié)氣代表什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