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教育孩子避免5個“想當然”
教育孩子,有很多“想當然”的做法事實上是錯誤的,并且錯得很離譜,正是這些想當然的行為扼殺了孩子最深的純真。以下這些“想當然”的以為,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孩子避免5個“想當然”,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認為孩子理所當然地應該聽家長的話
“孩子不聽我的!”這是許多家長常說的一句話,那么我想告訴你,你的孩子聽你話只有兩個原因:一是你說的話是對的并且對他有好處;二是你們相互約定好必須按規(guī)則做。
2、認為我為孩子做了犧牲,孩子一定會感恩,一定會學好
這是一種沒有因果聯(lián)系的邏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是教會孩子的自立能力。如果孩子該自己做的事情我們家長也替代了,這等于剝奪孩子的生存權(quán)利,探索世界的權(quán)利。這不但培養(yǎng)了孩子的依賴性和被支配性,相反父母為孩子做的越多孩子的私心就越重。
3、認為做人的道理等孩子“懂事”后再教育
現(xiàn)在很多家長的普遍做法是只要孩子學習,其他的事別管。從小把孩子教育得就不負責任,成為生活的旁觀者。如果孩子從小不被引導去關(guān)心別人,理解別人,長大后就會我行我素。一旦這些道理在他們心中形成牢不可破的價值觀和信念時,失敗就會不可避免。
4、認為批評是讓孩子改掉缺點的唯一方法
認為孩子做錯事就應該批評,否則會養(yǎng)成壞習慣。這對傳統(tǒng)觀念中的大多數(shù)家長來說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但我要說這一點是不對的。并非批評就一定能使孩子改掉缺點,相反破壞性的批評只會把孩子的潛能埋沒,自我價值打消,毀掉孩子的自尊心。
5、認為表揚孩子必然會使孩子驕傲自滿
這是中國人的一個傳統(tǒng)誤區(qū)。任何一個精神的人都需要供氧者,作為孩子,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確認、表揚和鼓勵,一旦缺乏這些,孩子的自我價值就難以建立起來。
如果想讓孩子聽你的話,你就要先培養(yǎng)孩子的平等觀念和獨立人格。與孩子平等相處,引導孩子正確思考,讓孩子獨立做出選擇。
拓展:
被老師和家長懷疑為“多動癥”的調(diào)皮孩子,其實沒有多動癥,問題出在家長教育藝術(shù)的不足。以一位因調(diào)皮而經(jīng)常受老師批評、家長打罵的孩子個案為例,廣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詢與援助中心的心理咨詢師總結(jié)出“重復批評形成惡性循環(huán)”的常見現(xiàn)象,并提出多留意孩子的點滴進步,并不吝給予鼓勵的建議,讓他們“有勇氣有機會做一個好孩子”。
個案:打了、罵了、哄了,孩子就不聽話
小新,9歲,廣州某小學三年級男生,外表端正,身材強壯,問他喜好,他說喜歡看電視、玩電腦游戲。爸媽在一家小企業(yè)打拼,非常忙碌,咨詢當天,便碰上媽媽值班,他由爸爸帶著走進未成年人心理咨詢與援助中心的咨詢室。
跟奶奶同住,小新的日常生活起居多是由奶奶照顧。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比較關(guān)注,也有一些自己的育兒看法和理解。爸爸晚上回到家,都會看孩子是否完成作業(yè)。只要被發(fā)現(xiàn)沒認真做作業(yè),小新便要受到爸爸的批評。為了提高兒子做作業(yè)的積極性,除了來硬的,爸爸也會采取買禮物等獎勵方式去哄他。
為了兒子的全面成長,爸爸給小新報名了數(shù)學和英語補習班、跆拳道興趣班等。周末的大部分時間,小新都是在補習班和興趣班中度過。
剛上小學的小新有點坐不住,父母沒在意,覺得可能從幼兒園到小學需要一個適應期。但現(xiàn)在三年級了,他依然好動。爸爸經(jīng)常接到老師的電話,反映兒子上課時經(jīng)常躥位、跟鄰近同學說話,干擾課堂紀律。有時候跟同學打架,小新還要弄傷同學,老師便又要找上家長,協(xié)助管教孩子。
他在學校沒什么好朋友,因為其他同學都怕他。爸爸轉(zhuǎn)述老師的說法,凡是打架和湊熱鬧的,都會有他的份,作業(yè)卻經(jīng)常不按時完成。爸媽帶他去醫(yī)院看,診斷為輕微多動癥,吃過藥但沒有效果。爸爸說,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哄也哄了,但就是沒辦法改進。真的感到無從下手了。
【教育孩子避免5個“想當然”】相關(guān)文章:
怎么避免孩子補成小胖02-17
家長怎么避免造成孩子心理陰影02-19
避免與孩子發(fā)生沖突的方法有哪些02-25
教會孩子說拜拜,就能避免大吵大鬧?05-01
如何教育孩子10-02
教育孩子總結(jié)11-08
教育孩子的心得02-25
教育孩子的經(jīng)典句子02-27
孩子的教育作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