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鄱陽湖之戰(zhàn)
鄱陽湖之戰(zhàn),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為爭奪南部中國在鄱陽湖水域而進行的一次戰(zhàn)略決戰(zhàn),決戰(zhàn)以朱元璋的完全勝利而告終。這次戰(zhàn)役被視為中世紀世界規(guī)模最大水戰(zhàn)。
目錄 背景 過程 背景至正十七年( 1357年 )九月,陳友諒襲殺 倪文俊 ,自稱宣慰使,以 鄒普勝 為太師, 張必先 為丞相,起兵攻下江西諸路。迎徐壽輝遷都 江州 (治今江西九江)。陳友諒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建都江州,國號漢,年號大義。至正二十年( 1360年 ),陳友諒東伐 朱元璋 ,并在途中殺 徐壽輝 ,自立為大漢皇帝。陳沖破朱元璋 長江 太平防線,兵臨集慶(今南京)城下。陳朱雙方在集慶城西北的 龍灣 展開惡戰(zhàn),不巧江水落潮,百艘巨艦擱淺,陳友諒大敗,逃走江州(九江)。至正二十三年( 1363年 )四月,陳友諒再出兵進圍攻江西洪都(今 南昌 ),水陸兩軍號稱60萬人,陳友諒還動用水陸兩棲作戰(zhàn),水船使用高大但是遲緩的 樓船 ,卻圍攻洪都不下(守將是朱元璋侄兒 朱文正 將軍),朱元璋在七月親率20萬人救洪都,出身原 元軍 水師叛軍的陳友諒于是撤圍,在中國最大 淡水湖 鄱陽湖 選擇所擅長水戰(zhàn)迎戰(zhàn)朱元璋。
過程起因
元朝末期,朝政廢弛,社會動亂,農民起義如火如荼。公元1351年 劉福通 領導的 紅巾軍高舉義旗 ,各地群起響應。 江南 地區(qū),徐壽輝起兵蘄、黃(今湖北蘄水、黃岡一帶),攻占 武昌 ,繼取江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公元1360年,部將陳友諒殺死徐壽輝,自稱皇帝,控制了長江中游地區(qū)。公元1362年,徐壽輝的另一部將 明玉珍 在四川稱帝,控制了四川。此外,還有方國珍起義于慶元(今浙江寧波),控制了 浙東 地區(qū)。張士誠起兵 江北 ,控制了 長江三角洲 。公元1352年, 郭子興 起義占據濠州(今 安徽 鳳陽)。郭子興死后,朱元璋成為這支起義軍的領袖,收羅人才,整頓軍隊,勢力日漸壯大。他 采納 劉基 等人的建議,制定自己的戰(zhàn)略計劃:先奪取金陵(今江蘇南京),以此為基地,平定江南,最后攻滅元朝,奪取北方,統(tǒng)一全國。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朱元璋在得到 巢湖 水寨首領廖永安、 俞通海 率戰(zhàn)艦千艘投誠后,渡過長江,攻占太平(今安徽 當涂 )。次年,又率水陸大軍攻下集慶(今江蘇南京),改名應天,取得了一個戰(zhàn)略基地,實現了第一步戰(zhàn)略計劃。此后數年,由于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在北方牽制了大量元朝兵力,朱元璋得以先后攻占蘇南、皖南和浙江的部分地區(qū),并開始東與張士誠、方國珍,西與陳友諒的勢力相接觸。朱元璋要平定江南,實現第二步戰(zhàn)略計劃,勢必同他們特別是同陳友諒進行激烈的爭奪。因為陳友諒地處金陵上游,控制了 安慶 、九江、武昌三個戰(zhàn)略重鎮(zhèn),占地廣闊,力量強大,僅水軍力量就10倍于朱元璋。因此,陳友諒的存在是朱元璋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礙,他們之間的爭戰(zhàn),不僅關系到彼此之間的生死存亡,也必將是爭奪南部中國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
戰(zhàn)前準備
朱元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和自己的處境,認為張士誠專意保守現有地區(qū),不足為慮;而陳友諒正在擴張勢力,又輕驕喜功。如先攻張士誠,陳友諒必全力來救,將陷入兩面作戰(zhàn)的不利境地。因此,決定集中主力先打陳友諒,而對張士誠則采取守勢,控制 江陰 、常州、宜興、長興、 吉安 等戰(zhàn)略要點,阻止 張軍 向西發(fā)展,并拉攏方國珍,借以牽制張士誠,穩(wěn)定側后,減少東顧之憂。正當朱元璋準備攻打陳友諒之際,陳友諒也在積極籌劃消滅朱元璋。
朱元璋誘陳友諒
至正二十年(1360年)閏五月初一,陳友諒率水軍10萬越過朱軍占據的池州(今安徽 貴池 ),攻占太平,奪取采石,并派人和張士誠聯系,企圖上下夾擊,一舉吞滅朱 元璋。朱元璋決定利用應天城池堅固、地形復雜的有利條件,防止張士誠乘機襲擊、陷入兩面受敵的困境,又針對陳友諒求戰(zhàn)心切、驕傲輕敵的心理,采取誘敵深入、設伏聚殲的方針,誘使 陳軍 巨艦由大江深入較狹窄的 新河 ,舍舟登岸,以揚己之長,迫使陳軍舍長用短。為了誘使陳軍速來,朱元璋讓陳友諒的老友、元朝降將 康茂才 寫信向陳友諒詐降,表示愿為內應,并約定在江東橋(今南京江東門附近)會合,以呼“老康”為暗號。與此同時,朱元璋根據應天的地形條件作了如下部署: 常遇春 等率兵3萬埋伏于石灰山(今南京幕府山)側; 徐達 等率兵列陣于南門外; 趙德勝 率兵橫跨新河(今南京城西南)駐虎口城; 楊璟 駐兵大勝港(今南京城西南15里); 張德勝 等率水師出龍江關(今南京興中門外);朱元璋自率主力埋伏于盧龍山(今南京 獅子山 )。并派 胡大海 自婺州、 衢州 率兵西攻 信州 (今江西 上饒 ),威脅陳友諒側后,進行牽制!〖痹、輕敵的陳友諒接到康茂才的信后,信以為真,不待張士誠答復,便于五月初十率軍自采石進抵大勝港。待到江東橋連呼“老康”不應,方知受騙,倉促派萬人登陸立柵。
突然襲擊
朱元璋看到陳軍進入伏擊圈,乘其登岸立足未穩(wěn)之際,發(fā)出信號,伏兵四起,水陸夾擊,陳軍大亂,爭相登舟而逃。時值退潮,陳軍巨艦擱淺,士卒被殺和落水而死者甚多,另有2萬余人被俘。陳友諒遺棄巨艦100余艘,乘小舟逃回江州(今江西九江)。朱元璋揮軍乘勝追擊,奪回安慶、太平,又繼續(xù)取得信州、袁州(今江西宜春)等地。陳友諒自應天之戰(zhàn)失敗后,內部矛盾激化,朱元璋乘其內顧不暇,不斷向西推進,僅僅一年間,就攻占了蘄州、 黃州 、興國、 黃梅 、廣濟、樂平、撫州等地,收編龍興(即洪都,今南昌)守軍,連下瑞州、吉安和 臨江 (今江西清江西),實力大大增強,控制區(qū)迅速擴展。
【鄱陽湖之戰(zhàn)】相關文章:
鄱陽湖04-26
國情之戰(zhàn)04-30
井陘之戰(zhàn)06-08
陀螺之戰(zhàn)05-01
長繩之戰(zhàn)05-01
字謎之戰(zhàn)05-01
象棋之戰(zhàn)05-01
游鄱陽湖作文09-04
鄱陽湖的公地悲劇04-27
汽艇之戰(zhàn)作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