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太宗登基之謎
在中國歷史上,因繼位問題而留下千古懸念的,恐怕是宋太宗的登基之“謎”。
宋太祖趙匡胤是個有著雄才大略的有為皇帝,但他在統(tǒng)一大業(yè)尚未完成,自己也正年富力強,大有作為的時侯,卻于50歲時突然去世,由他的弟弟趙匡義即位。
趙匡義是趙匡胤的弟弟,與趙匡胤不同,趙匡義因為有哥哥的支持而讀了好多年的書,所以,他比哥哥少了許多武功,但在文采學(xué)識方面,卻明顯地優(yōu)于他的哥哥。趙匡胤當后周禁軍首領(lǐng)時,趙匡義就已進入核心,成為趙匡胤的得力助手。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擁立趙匡胤做皇帝的事件中,趙匡義是其主謀之一。因為擁立有功,趙匡胤也就十分重視這個胞弟,有意栽培提撥,任命他為開封府尹。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官職。在這個位置上,既可通上,又可達下,對經(jīng)營自己的勢力十分有利。趙匡義在這一位置上培植大批私人勢力,這在他即位以后所任用的官吏即可看出,而這些人也確實為鞏固他的地位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關(guān)于趙匡胤之死,官修的宋史均是語焉不詳,原因恐怕是自宋太宗趙匡義以后北宋皇帝均是由太宗一支人繼承有關(guān)。這些人既不愿說清事實,又不好胡編歷史,最妙的辦法就是繞過去。但一些非官方的記載的傳說卻很豐富。
宋代有個叫文瑩的山林老僧寫了一本書,叫《湘山野錄》,其中記載了趙匡胤之死。說趙匡胤聽信了一個術(shù)士的話,知道自己氣數(shù)已盡,便召趙匡義入宮安排后事。當時,趙匡胤患病在身,他把宦宮和宮人趕得遠遠地,自己和趙匡義對酌飲酒。宮人遠遠地望去,只見燭光之下,趙匡義時時避席而,似有激動難忍之狀,又像是推辭不受的樣子,后來又見趙匡胤拿王斧砍在雪地之上,大聲對趙匡義說:“好做,好做!弊詈,趙匡胤入內(nèi)就寢,當夜留趙匡義在宮內(nèi)住宿。剛?cè)怂瘯r,趙匡胤鼾聲如雷,天還未明,便無聲息,內(nèi)待即人內(nèi)查看,只見趙匡胤已死去多時。
還有的傳說趙匡胤十分寵愛攻破后蜀后得來的原后蜀主的花蕊夫人費氏。在趙匡胤死前的那天晚上,趙匡胤召趙匡義進宮問事,并留宮侍侯,趙匡義見哥哥睡熟,就乘機調(diào)戲花蕊夫人。趙匡胤被驚醒,就用王斧砍趙匡義;屎蠛吞勇劼曏s到,趙匡胤已氣息奄奄,第二天清晨就去世了。
關(guān)于趙匡義即位,也是眾說紛壇。有人說他在靈前即位。有人說趙匡胤病危之時,派宦官王繼隆召他的兒子秦王趙德芬來見,王繼隆卻跑到了開封府,找來了趙匡義;屎笠娡趵^隆回來,便問:“德芬來了嗎?”王繼隆卻說:“晉王(趙匡義)來了!壁w匡胤和皇后都大吃一驚,皇后哭著對趙匡胤說:“我們母子性命,都交給官家(皇上)了。”趙匡胤安慰皇后說:“共保富貴,不必擔憂!
“金匱之盟”的傳說則為趙匡義繼承皇位作了“合理”的注解,把子承父業(yè)變成兄終弟及的轉(zhuǎn)化說成是維持趙宋王朝的要求。趙普是宋朝的開國功臣,深受宋太祖趙匡胤的寵信,但他利用職權(quán),做了許多違法的事,趙匡胤知道后,就撤了他宰相的職務(wù),到太宗趙匡義即位后,他仍郁郁不得志。于是說出了一個“金匱之盟”的故事來,趙匡義按他說的地方去找,果然找到了這個“金匱”。據(jù)趙普所說,早在太祖建隆二年之時,皇太后杜氏病危,曾召入趙匡胤和趙普,問趙匡胤說:“你知道這宋朝的天下是怎么得來的嗎?”匡胤說:“自然是靠祖宗和太后的功德了!被侍笳f:“不是這樣,這是因為柴氏讓幼兒寡母執(zhí)政的緣故。”“如果后周立的是一位年長的君主,你能把后周的天下得到手嗎?你百年之后,應(yīng)該傳位給光義(趙匡義),光義再傳給光美,光美再傳給德昭。如果你能如此傳位,使北宋不至有年幼的君主,那是天下的大福了!壁w匡胤表示一定不違反母親的指教,并讓趙普當場記下這些話,作為誓書,藏于一金匣子里。
但宋人并不相信這一傳說。由此,燭光斧影中,宋太宗趙匡義即位遂成了個千古之謎。其實,從常理可知,如果太祖趙匡胤想傳立弟弟,在當時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公諸朝堂,沒有任何阻礙,何必弄得這樣鬼鬼崇崇。其次,若“金匱之盟”早已訂好,何必要等趙匡義即位五六年后才弄出來。由此可見,趙匡義奪了哥哥的位子,即便不是蓄謀將其害死,也是趁他生病之時伺機篡位,只是沒有搞得血淋淋地罷了。
為了搶占王位,什么事都可以做出來。其實,中國歷史上的“謎”本身就多,尤其是由帝王將相導(dǎo)演的,發(fā)生在宮廷中的“謎”。這些“謎”,與其說是謎,不如說是陰謀。這個陰謀,一個普通的人是很難想象的。宮廷在社會的最上層,唯權(quán)是從,為了權(quán)力,人們什么都可以不講。
【太宗登基之謎】相關(guān)文章:
打啞謎(打啞謎)04-29
清朝皇帝同治皇帝六歲登基05-01
唐太宗和魏徵05-01
論唐太宗張航05-01
唐太宗對侍臣說04-30
諫太宗十思疏教案03-09
《諫太宗十思疏》教案01-19
清朝皇帝清太宗皇太極05-01
唐太宗吞蝗原文及翻譯12-28
《諫太宗十思疏》原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