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應該怎樣改變孩子的窩里橫
家有寶寶是個窩里橫,在家很蠻橫,出門卻很膽怯,讓很多父母感到束手無策,那么怎樣改變孩子的窩里橫呢?寶寶窩里橫是怎么回事?這篇文章就來講講怎樣改變孩子的窩里橫。
家庭教育中的“馬太效應”告訴我們,當給寶寶越多的時候,寶寶的索取也就越多。一方面,爸媽溺愛寶寶,寶寶要什么就給什么;另一方面,寶寶對爸媽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一點點小事就想要讓爸媽幫自己做。一味遷就下去的話,寶寶會認為爸媽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當然的,爸媽就該為自己服務,甚至會下命令來指使媽媽。隨著寶寶的成長,需求越來越大,索取越來越多,直到爸媽無力支付的那一天。
其實“窩里橫”的寶寶,多半生活在爸媽過分保護、溺愛的家庭中,特別是隔代帶養(yǎng)的寶寶,更容易產(chǎn)生這樣的問題。這些爸媽總怕自己的寶寶受別人欺侮或出什么事故,不許寶寶出門與同齡伙伴交往,或者嚇唬寶寶說外面有壞人,會把小寶寶賣掉,寶寶自然就膽小害怕起來;在家里,為了讓寶寶安心玩耍,爸媽千方百計順著他,以寶寶為中心,這樣就培養(yǎng)了寶寶稱王稱霸的習慣。
這樣的寶寶一旦走出家門,在與同齡伙伴的交往中,往往會搬出在家里的作風來指使別人,但小伙伴可不吃這一套,寶寶這時不但指揮不動別人,反而會遭到小伙伴們的拒絕。經(jīng)過幾次這樣的挫折,再加上自我能力不足,寶寶只好采取逃避,躲在一旁生悶氣,拒絕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時間一長,當寶寶的不滿情緒和怨恨累積到一定程度,需要發(fā)泄時,突破口自然轉向家庭中的“弱者”,以自己在家里更加地橫行霸道來補償,達到心理上暫時的“平衡”。
家庭教育中的“馬太效應”
家庭教育中的“馬太效應”告訴我們,當給寶寶越多的時候,寶寶的索取也就越多。一方面,爸媽溺愛寶寶,寶寶要什么就給什么;另一方面,寶寶對爸媽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一點點小事就想要讓爸媽幫自己做。一味遷就下去的話,寶寶會認為爸媽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當然的,爸媽就該為自己服務,甚至會下命令來指使媽媽。隨著寶寶的成長,需求越來越大,索取越來越多,直到爸媽無力支付的那一天。當要求不被滿足時,寶寶甚至會對爸媽施加暴力,許多悲劇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由爸媽自己釀成的。
寶寶的心理分析
寶寶在外面感覺害怕,從心理學上說是典型的自我力量不足,“窩里橫”的寶寶,缺乏與外界的碰撞,離開了“窩” 以后,就不知所措了。當他處于陌生環(huán)境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應當怎么處理,只會躲在爸媽身后,沒有任何行為來保護自己。寶寶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和外在的力量抗衡,只能粘在爸媽身邊,期望成人能夠保護自己。這種寶寶在幼兒園里無法和別的小朋友一塊兒玩耍,總愛纏著老師不放。而老師又不可能只對付一個寶寶,于是寶寶便越發(fā)感到不安,漸漸地不想上幼兒園了。如此下去,寶寶的交友能力便成長不起來。
改變寶寶有妙招
家庭應改變溺愛的教育方式
爸媽過分溺愛寶寶,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以寶寶為中心的家庭關系,導致寶寶變得自大、自私和任性。因此,爸媽應改變教育模式,對寶寶要嚴愛相濟,讓寶寶在家庭中的地位成為受教育者和家庭普通成員,重新制定家庭規(guī)則,而且每個人都要遵守。
教會寶寶懂禮貌,守規(guī)則
這兩點在人際交往中是重要的兩點,只有充分尊重別人的權利,你的權利才會被尊重。只有遵守共同的規(guī)則,生活才會井然有序。
停止對寶寶的過度保護
對于寶寶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求寶寶自己嘗試去做,由于寶寶在這之前一直是被大人幫著做事情,所以,一開始時他還會說“幫我做”,這時不要再滿足他的要求,而是應該對他說:“自己試著做做看!痹谶@種情況下,寶寶會漸漸地開始鼓起勇氣自己試著做起來。寶寶有一點成功,有一點努力,都應當及時地夸獎寶寶,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責備寶寶,責備會讓她更不知所措。寶寶需要爸媽的引導。爸媽在這個階段不要給寶寶設置過高的目標。一旦寶寶產(chǎn)生挫折感,就會產(chǎn)生失落感,產(chǎn)生自卑。
不比較
不要拿寶寶和別人家的寶寶進行比較。有些媽媽總是對寶寶抱怨:“你真笨,這有什么可害怕的呀?”“你看看人家豆豆!钡鹊,寶寶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要記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點,努力補充自己的不足才是最重要的。
創(chuàng)造交往機會
寶寶的勇氣與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爸媽可以代替給予的,必須是寶寶自身在與社會的交互作用中獲得的,這是誰也給予不了的。
爸媽要給寶寶創(chuàng)造交往的機會,主動地帶寶寶到戶外玩,讓寶寶多接觸同齡小朋友,讓寶寶在與小朋友交往中學會謙和合作。寶寶在交往中發(fā)生的爭吵,只要沒有危險,爸媽最好不要干涉。遇事讓寶寶自己動手去試試,以培養(yǎng)寶寶的責任心和自信心,減少依賴性。
爸媽要有耐心,要寶寶由膽怯變得勇敢大方需要一個過程,但這個過程絕對不僅僅是只想辦法讓他變得不膽怯,而是要從本質上提升寶寶的自我力量。在這一點一點成功經(jīng)驗的過程中,寶寶會逐漸產(chǎn)生這樣的自信:我能行!
只有爸媽放開保護的大手,寶寶才能敢字當頭,要有意識鍛煉寶寶的膽量,堅持一貫地培養(yǎng),就會開花結果的。
三招改變寶寶“窩里橫”
在家別太寵溺
“膽怯型”的孩子并不少見。他們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能夠自信地表達自我,敢說敢做,即使犯了錯誤也不唯唯諾諾。但是,一旦他們置身于相對陌生的環(huán)境或面對生人,便會完全“失去”聰明與靈巧,缺乏信心,不敢表達,尤其害怕失敗。
膽怯表現(xiàn)比較嚴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過多的寵愛與縱容,與社會的接觸欠缺,這不免使其對公共場合、集體活動產(chǎn)生了未知的恐懼。在家時,家長可別讓孩子太由著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辦,而應適時放手,讓他多到社會上去見識見識。
鼓勵使人大膽
一些孩子不太善于與別人打交道,遇到父母的熟人總不愿意主動問好,要么低著頭、要么把臉扭向一邊、要么漲紅了臉沒有一句話、要么干脆躲到爸爸媽媽身后。一些家長便向別人“解釋”:“這孩子就是害羞,不太愛說話,見到客人總是別別扭扭的”。
專家:千萬不要給孩子扣上“沒用”、“膽小鬼”的帽子,一味指責只會更加打擊本就自卑的他(她)。當孩子表現(xiàn)不如人意時,父母應當耐心地予以安慰和鼓勵:“第一次見面誰都會緊張,以后和阿姨熟悉了,你一定會說得更好。”“這次沒完成沒關系!下次我們繼續(xù)努力,媽媽相信你能行!”在尷尬的節(jié)骨眼上給孩子一個溫暖堅定的眼神,他(她)的信心才會慢慢增長,直到把過度的羞怯拋到腦后。
不要操之過急
對待膽怯型的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沒有壓力”的環(huán)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耙胱屇懶〉暮⒆印峦鼻啊议L與老師都不能操之過急!碑敽⒆硬辉敢馀c其他更多的孩子相處時,家長不能硬逼著孩子去和小朋友一塊玩,因為害羞的孩子比較喜歡一對一的交往;當孩子不愿意稱呼別的長輩時,家長不要勉為其難,因為這可能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當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現(xiàn)時,家長也不要脅迫他,因為這樣做會加劇孩子的緊張,將來會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絕來應對,使害羞升級。
與此同時,父母也可與老師一起輕輕“推一把”,引導孩子多多參與社會活動、參與同齡人集體行動,以培養(yǎng)其交往能力和溝通技巧。鼓勵為主、推動為輔,讓孩子由“兩面派”蛻變?yōu)椤氨砝锶缫弧钡摹白孕排伞薄?/p>
孩子受委屈,給個“熊抱”
研究顯示,嬰兒期缺乏擁抱,孩子愛哭、易生病、情緒易煩躁;而就算漸漸長大學習獨立后,他們仍然需要這種身體上的“支持”。因為擁抱能告訴他們,不管什么時候,不管你犯了多大的錯誤,父母對你的愛都不會變。
別小看這簡單一抱,里面其實非常有講究。在父子、父女、母子、母女之間,都可以有各自的擁抱方式;對不同年齡段和性格特征的孩子,也可以選擇不同的抱法。
熊抱、面頰抱:
這種抱法會使孩子完全置身于父母懷中,便于收獲十足的安全感。在孩子受到驚嚇或委屈時,可以采取這種抱法,以平復他們的心情,避免留下心理創(chuàng)傷。尤其是對特別小的孩子,這種抱法可以讓他們聽到父親/母親的心跳——胎兒在子宮中就是聽著母親心跳長大的——幫他們找回安全感。
側抱、A形抱:
這兩種擁抱都是對稱的“形狀”,象征著父母和子女間的平等和溝通。如果十來歲的孩子遇到了困難或困惑,A型抱就是個不錯的選擇。既可以傳達父母的支持,但又不至于顯得過多干涉。如果孩子做了值得驕傲的事,就可以選擇側抱。像足球場上的運動員一樣,這種擁抱給人以贊許和鼓勵,特別適合用在男孩子身上。
群抱、飛抱、同心抱:
如果孩子參加夏令營歸來,久未見面的父母沖上去給他一個飛抱,這就是最好的歡迎了——你對他的思念,已經(jīng)不用任何言語來表達。而群抱代表著家庭的溫暖,告訴孩子,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都會有人支持他、陪伴他;同時,孩子也能通過這種擁抱明白他是這個家庭的一員,需要擔負起一定的責任。同心抱,則是父母與長大成人的孩子間一種傳達親情的方式,代表不論分隔多遠,永遠有一個人,在為他守候。
給家長的建議
1、多給孩子提供鍛煉的機會,為孩子創(chuàng)造自由的空間
家庭環(huán)境里,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基礎上,有意識的制造一些“困難”,以此來鍛煉孩子。六歲半的孩子,按照正常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正是好奇心強,喜歡探索未知世界的年齡,父母要敢于放手,大膽嘗試,給孩子創(chuàng)造動手、自己處理問題的機會。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別是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完成,而不是替孩子去做。比如:六歲半的孩子應該學會自己穿衣、起床、洗漱,上完廁所能自己擦屁股,自己整理所需物品,書包、文具之類的;能夠自己洗一些小物件,幫媽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倒垃圾、拖地、收拾碗筷、洗碗等。
2、遇事多問孩子為什么,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如何做
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并不是直接告訴孩子該如何去做,而是要問一下孩子的想法,看看孩子如何處理,不要認為孩子小,就忽略了孩子的想法,也不要認為孩子的想法太幼稚,當你告訴孩子怎么做的時候,也失去了一次訓練孩子思維的好機會,時間久了,孩子就不想去思考,對父母也形成了依賴的心理。
問孩子為什么,能夠鍛煉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善于表達自己,能夠積極探索未知的領域。通過這種形式的互動,孩子慢慢的就能學會自己處理一些簡單的問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會讓孩子有勇氣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人。
3、事情再小也要有個規(guī)矩,不要對孩子施予無原則的愛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規(guī)矩的設定并非是為了滿足父母的內心需求,也不是為了約束孩子而設定的。在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的基礎上,而設定的規(guī)矩,其實也是一種愛,這種愛會讓孩子懂得什么事情可為,那些事情不可為,規(guī)矩的設立能讓孩子懂得學會說“不”,同時也能夠接受別人的拒絕。 當孩子為了滿足自己不合理的需求,而大哭大鬧的時候,父母就要在接納孩子情緒的同時果斷的對孩子說“不”,而不是為了心疼孩子,采取委曲求全的辦法,父母的委曲求全實則是對孩子的一種縱容,這會害了孩子。
【應該怎樣改變孩子的窩里橫】相關文章:
家長應該怎樣叫醒正在睡覺的孩子08-14
怎樣與孩子交流09-21
明星是怎樣給孩子取名09-30
怎樣科學教育孩子03-03
怎樣預防孩子中暑04-11
相愛的人應該怎樣相處才能更長久03-10
怎樣化解孩子心中的委屈01-14
怎樣應對孩子起床磨蹭02-08
家長怎樣讓孩子不挑食04-14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