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起源(精華15篇)
漢字的起源1
漢字是中國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漢字博大精深,千百年來使多少學者為之著迷!今天,老師就給我們上了一堂關于漢字知識的課——漢字的起源。 相傳,漢字的起源有四種。
第一種是結繩說。古時候人類還沒發(fā)現(xiàn)文字,但需要記錄一些事情,比如:今年又發(fā)生了一起戰(zhàn)爭……,那么人們就用繩子綁上一個結。這就是結繩說。
第二種是八卦說。古時候人們認為天和地、光明與黑暗是融為一體的,于是創(chuàng)造出了這個圖案——八卦,在當時,許多巫師用它來算命、占卜……仔細算來,八卦其實也是一種圖形,用“—”的不同擺法來表示陣形,而且它仔細看來很像現(xiàn)在的'文字,因此人們覺得八卦與漢字起源有關。
第三種就是廣為流傳的“倉頡造字”。傳說有一個叫倉頡的史官,在記載一些歷史時,根據(jù)一些事物的特點,創(chuàng)造出了文字。不過,漢字到底是不是這樣產(chǎn)生的,還有待考證。
第四種比較靠譜,也就是圖畫說。在多年前,有人發(fā)現(xiàn),在某些巖洞里有許多符號和壁畫,有些圖畫和最早期的漢字頗為相似,F(xiàn)在有人推斷,是古代人們?yōu)榱烁嬖V后代一些事情而畫下的。這些圖畫的發(fā)現(xiàn)具有巨大的價值,為后人研究漢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以上就是四種不同的漢字起源學說。另外,五千多年的中國歷史的變遷,漢字也演變出了許多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等。漢字的魅力讓我折服,我對漢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敬佩發(fā)明漢字的古人!我們作為炎黃子孫,今后更要好好學習,將來更好的繼承和發(fā)揚漢字的濃厚文化!
這節(jié)課真讓我受益匪淺!
漢字的起源2
我們都知道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也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文字之一。漢字的形態(tài)優(yōu)美,內涵豐富,韻味無窮,它總是給人以無盡的詩意與情趣。正是因為有了漢字的產(chǎn)生,才讓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得以傳承。
屈原用漢字書寫了《離騷》,才有了中國最長的抒情詩;司馬遷用漢字書寫了《史記》,才有了后世的文化瑰寶;魯迅用漢字書寫了《吶喊》,才喚醒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漢字讓我們領略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風騷,也讓悠久輝煌的華夏文明得以代代相傳。
漢字到底是如何起源的呢?在沒有漢字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的祖先通常都是通過結繩記事來記錄發(fā)生的事情。但是后來我們的祖先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并不能夠詳細的記錄每一件事情,而且還容易出現(xiàn)混淆的局面。他們?yōu)榱四軌蚋忧宄挠浀檬虑榈陌l(fā)生,就想到了用畫圖的方式來記錄事件。
但是圖畫的方式雖然記錄了事情,可是卻十分的'繁雜,而且還是不能夠全面完整的表達他們地思想。經(jīng)過不斷的積累和實驗,他們發(fā)現(xiàn)每一種事物都可以找到一個固定的形狀來表示,于是最早的造字方法就應運而生了。這種方法就是象形。
但是我們祖先發(fā)現(xiàn)象形并不能夠概括所有的事件和思想,于是另一種造字方法也產(chǎn)生了,那就是會意法。會意法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文字結合在一起,用來表示一種新的意義的造字法。比如兩個木合在一起就是林,三個木合在一起就是森,這都是使用會意法造出來的漢字。
漸漸的,我們的祖先發(fā)現(xiàn)文字主要是用來記錄會話的,他們覺得文字與聲音有關,所以就又出現(xiàn)了形聲字造字法。
雖然形聲造字法出現(xiàn)的最晚,但它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中國有90%的漢字都是根據(jù)形聲造字法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種方法造出來的漢字,音、義俱全,不僅方便簡潔,而且降低了人們實際漢字的難度。
漢字的創(chuàng)造者,我們已經(jīng)無法追溯了,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就是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在科技發(fā)展的今天,我們已經(jīng)很久沒有用筆真正的書寫漢字了。想想你已經(jīng)多久沒有用筆來寫字了呢?那漢字就要落寞了嗎?不,并不是。我們依然欣賞著書法,用漢字書寫著一個個有趣的故事。
版權作品,未經(jīng)《》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漢字的起源3
(一)漢字的起源
1.漢字的起源
中國人對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戰(zhàn)國時期就注意到了。有人認為結繩是漢字的起源。但不少人表示異議,結繩是上古用以記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過。它即便是記事,也畢竟不能算是文字。也有人認為中國的文字源始于八卦。此外,尚有“河圖、洛書演進為文字說”。中國古代最通行之說是倉頡(jié)造字,這至少在戰(zhàn)國末年已經(jīng)在廣大學者中流傳。一般說來,文字的發(fā)展有一個從多頭到單頭,從簡單到復雜再到簡單,從表形至表音的過程。因此有不少人提出,中國的文字是由勞動人民集體創(chuàng)造,經(jīng)“巫”和“史”整理并發(fā)展而成的。至于“巫”和“史”又是什么人呢?這又有各種不同的猜測。目前,中國史學界較普遍的一種說法是:中國文字源始于殷商。不過稍有異議的人也不乏一例,根據(jù)一些人的看法,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而任何事物總有一個從發(fā)生到發(fā)展?jié)u趨成熟的過程。因此中國文字的發(fā)生始年還可前推。至于推多少年呢?有的主張至少上推一千年;有的主張推至夏末;也有的主張推至夏以前,各執(zhí)己見。在考古學家那兒,中國文字之源始又有分歧。其中提出最不同凡響之見的當推郭沫若。他在《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fā)展》一文中指出:“漢字究竟源始于何時呢?我認為,這可以從西安半坡村遺址距今的年代為指標!薄鞍肫逻z址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薄鞍肫逻z址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類似文字的簡單刻劃,和器上的花紋判然不同!薄半m然刻劃的意義至今尚未闡明,但無疑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可以肯定地說就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國原始文字的孑(jié)遺!比绨创苏f,中國文明則應算成近六千年。中國文字之源始,究竟在何時?最古老的文字產(chǎn)生于什么時代?分別代表什么含義?至今還尚在百家爭鳴中,看來還有待于大量的材料來佐證說明!目前世界上公認最早的文字,是出現(xiàn)在古代中東地區(qū)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然而,在河南賈湖發(fā)現(xiàn)的一些刻在龜甲上的符號,距今卻達8000年。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wǎng)站發(fā)表了一則驚人消息說:“在中國河南賈湖發(fā)現(xiàn)的烏龜殼上的符號,很可能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最早的文字。”如果這則報道內容被確認屬實,那將是一個世界級的發(fā)現(xiàn)。
2、漢字的始祖
相傳漢字是黃帝時期一個叫蒼頡的人創(chuàng)造的。
在我國的陜西關中有個叫倉頡的人,他生有四只眼睛,眼睛里總是糊滿了眼屎,但這兩雙迷迷蒙蒙的眼睛中總是放射出異樣的光芒,觀察事物特別清楚。他披著長發(fā),留著長須,身穿獸皮,坐在一張兇猛野獸的皮上,手里經(jīng)常拿著一支土筆,與坐在他對面的人交談,似乎又在思索著什么。他的頭形也不同于一般人,頭頂高高地隆起,像個奇形的頭陀,顯得特別聰穎過人。
他經(jīng)常騎著毛驢,在陜西的黃土高原上四處奔波,跋山涉水,跨州過郡,去了解民間風俗習慣,收集民間流行的語言符號。那時沒有紙,他就把收集的資料寫在蘆葦?shù)娜~子上,裝在口袋里,讓毛驢馱著。他收集的不少,裝了好多袋,毛驢走到現(xiàn)在的陜西省岐山縣就累死了。
倉頡帶著這批資料,沒有毛驢不能再行走了,就索性找了一間草棚住下來。倉頡不斷觀察天象,抬頭仔細看月亮時圓時彎的變化,還觀察山水風雨演變的現(xiàn)象,辨識鳥獸的各式各樣的腳印,或野獸、車輛經(jīng)過后留下的痕跡,分清和區(qū)別各種紋理的異同,并開始創(chuàng)造文字。
其實,文字的形成是一個漸生的過程,絕非一時一人所能勝任。文字應當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chǎn)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造、發(fā)明、發(fā)展、完善下來的符號。數(shù)量也是從少到多積累起來的。
漢字的數(shù)量很多,但是到底有多少,恐怕沒有人能說出它的準確數(shù)字。我們只能從古今字典中,知道它的`大概數(shù)目。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共收字9353個。曹魏時李登的《聲類》共收字11520個。南梁顧野王的《玉篇》共收字22721個。唐朝時顏真卿的《韻海鏡源》共收字26911個。宋朝時的丁度等所著的《集韻》共收字53525個。清朝張玉書等所著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當代的《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個,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
讀完小學階段我們要累計識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要會寫。
3.漢字的演變
中國文字的演變,大體經(jīng)歷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幾個階段。這是符合文字的發(fā)展由繁到簡,由不規(guī)范到規(guī)范的規(guī)律的。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稱篆書。那么,篆、隸、楷、行、草書便構成了中國書法的五種字體。漢字發(fā)展到了今天,楷書和行書還在應用著,而篆書、隸書、草書,特別是篆書已不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只作為一種書法藝術存在了。
4.漢字六書
說漢字的來源,就要說到漢字的六書。
六書就是漢字的六種造字方法。人們依據(jù)不同的造字方法,造出了許多漢字供人們記錄信息,傳遞信息使用。
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和轉注。
象形 象形就是描畫事物形狀的一種造字法。用這種方法造的字,就叫象形字。比如,日、月、燕、網(wǎng)等。
趣談“瓜”字
瓜是一個象形字!肮稀弊种,兩撇表示藤,中間豎鉤表示瓜,捺表示葉。你們看古人造字多精妙。
“葫蘆科植物的統(tǒng)稱”就是“瓜”的本義。
“形狀像瓜”,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像瓜形的,比如,“瓜皮帽”是帽子的一種;“瓜皮船”是船的一種。
“像切瓜一樣”,瓜的命運是要被切分的,由此引申出此義。人們用“瓜分”表示分割或分配。又指若干強國聯(lián)合起來分割弱小或不發(fā)達國家的土地。
“傻瓜”,表示不聰明,這一詞來自古代的“瓜子族”,春秋時期生活在瓜州(甘肅敦煌一帶)姜姓人被稱為“瓜子族”,他們十分勤勞,受人雇傭時總是一刻不停地干活,可是有些人把他們這種老實的習俗看作“傻”,于是就有了“傻瓜”了。
指事 用象征的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號來表示某個詞。比如,“刃”,在刀口上加一點,表示這里最鋒利,這就是刀刃。
指事字的來源
指事字是一種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當沒有、或不方便使用具體形象畫出來時,就用一種抽象的符號來表示,例如“上”、“下”、“兇”……等等。“上”、“下”兩個字是用橫線“一”為界,在橫線上用一點或較短的短線指出上方的位置,寫成“二”,也就是“上”字;而在橫線下面畫符號為“ ”,則是“下”字!皟础弊质侵傅厣嫌幸粋深坑,走路的人沒看見而踏空掉進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間的“×”就是象征掉下坑的那種驚嚇的感覺和危險的情形。
象形字和指事字一般都是獨體字。
會意用兩個或幾個字組成一個字,把這幾個字的意義合成一個意義。比如,“休”,“人”和“木”合在一起,一個人靠在樹上,表示休息。
簡說會意字
會意是為了補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造字方法。和象形、指事相比,會意法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義;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強。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用會意的方法創(chuàng)造漢字,例如“灶、塵、國、孬、歪、甭”等。會意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形體組合而的,組合的方式多種多樣,交叉錯綜,這就是會意的方法所以“高產(chǎn)”、會意字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拿“人”和“木”說:“人”和“人”可以組合為“從、眾”等,“人”還可以和其他形體組合為“保、伐、戍、付、伍”等;“木”和“木”可以組合為“林、森”,“木”還可以和其他形體組合為“析、相、采、困”等。因為會意字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形體的會合,所以可以表示許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難以表示的意義。
下面是幾個會意字例:
(1)“莫”字。甲骨文“莫”字的寫法是:上下都是草,中間是個太陽,意思是太陽已落入草叢之中,天色已暮。是“草”和“日”兩個象形字的會意字。以后簡化為“莫”。“莫”的本義是日落的時候,后又引申出“不”、“不要”、“沒有誰”、“沒有哪一種東西”,以及表示揣測或反問等詞義,如:莫如、一籌莫展、莫不、莫不是等詞。作為本義日落時候的“莫”,后又被新創(chuàng)的“暮”字所替代。
(2)“盥”字。盥洗、洗手的意思。甲骨文的寫法下部是一只盆子的形狀(皿),上部是一只手伸入盆內,表示在洗手,是“皿”和“手”兩個象形字組合而成的會意字。金文和小篆表示得更為明白,左右雙手在盆(皿)中洗,盆中還有水,是“皿”、“雙手”和“水”三個象形字組合而成的會意字,F(xiàn)在已不再象形,盆的形狀已寫成“皿”字。
疊羅漢式會意字
有些會意字是兩個或幾個同樣的字重疊組成的。二字重疊的多是左右的并列結構,三字重疊的多是塔型的上下結構,看起來像體操活動中的疊羅漢。例如三個“人”組成“眾”;三個“火”組成“焱”;三個“木”組成“森”;三個“日”組成“晶”;三個“直”組成“矗”;三個“水”組成“淼”;三個“口”組成“品”等。
破體會意字
會意字由于字形的變化太大,現(xiàn)在已看不出它們的字源了。
例如婦女的婦字,為什么在女旁加個歪山呢?正確的字源分析只能從繁體字“婦”中才能看出。這個“婦”字左邊的“女”旁指婦女,女旁的“帚”是掃帚,前后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婦女拿著掃帚在家里勞動!芭⒅銥閶D”和“力、田為男”是符合當時的“女內男外”、“男耕女織”的社會情況的。
這類不容易看出字源的字相當多,人們叫作“破體字”。
形影相隨,“從”善相親
在人的一生中,總有自己崇拜的對象,喜歡跟從他,學習他。就如右圖(李樂毅《漢字演變五百例》)所示:
一老者在前頭走著,一后生在后跟著,形影相隨,觀察模仿著老者。這就是“從”字。
“隨從、跟隨”,這是“從”的本義。學習某人,必定要“跟隨”而學。子路、曾皙、冉有等為了學習孔子,跟隨著孔子周游列國,邊走邊問,增長才智。
“順從、聽從”,要學習別人,就要有一個良好的態(tài)度,要謙虛,因此就引申出“順從、聽從”的意思。作為解放軍戰(zhàn)士,就要服從命令聽指揮。小學生要聽從老師的正確指導。
“侍從”,這是由“跟隨”引申出來的意思。我們知道,在古代老師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倫常中有“天、地、君、親、師”之說,還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之說,這些都表現(xiàn)了老師的崇高地位。因此,學生對老師除了要“跟隨”學習之外,還要侍奉老師,也就是“侍從”了。
“參與、從事”。要侍奉老師,就要參加到老師所做的事情當中,并和老師一塊動手動腦做。因此“從”字就有“從事、做”的意思,F(xiàn)代漢語中有“從事、從軍”等詞,其意思都是“做”。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跟在后面的后生,顯然是學習者,要看前面的人做事,于是,“從”字就有了“副、從屬的、次要的”之意。在法律上,有兩個詞語最能體現(xiàn)這個詞義:主從關系、從犯。
漢字的獨特神韻
中國的方塊字以其獨特的構造、深遠的意境而特立獨行,如果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很難領略其神韻和精髓。老師講解“臭”字,會說:“自大一點就是臭!币源私逃覀円t虛謹慎,不要自滿;老師剖析“偽”字會說:“人為和起來便是偽!币源藚^(qū)分自然和雕琢的高下,要我們寫文章和做人都要有真情實感。
這實際上玩的是“拆字”游戲,但也讓人過目不忘,回味無窮。比如“富”和“窮”兩個字,所謂“富”,過去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就是有田的人,一大片沃土只喂養(yǎng)一張嘴、一個人,自然綽綽有余,也就“富”了。而“窮”呢,只有靠用“力”打工了,八為十以內的最大偶數(shù),也就是說,窮人是那些耗盡力氣打工的人。只有力氣,當然“窮”了!百v”字也很有趣,“賤”的繁體是“賤”,左邊為“貝”即錢,右邊兩個“戈”即兩個兵器重疊交叉、相互較量在一起,為錢而爭,為錢而斗,自然是“賤”的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漢字都蘊含了事物的本質。我們在讀漢字的時候若對字形加深一層思考,有助于我們更多地了解漢字所具有的獨特神韻。
形聲利用形旁和聲旁組成的新字。在形聲字中,跟讀音有關的偏旁稱為聲旁,跟字義有關的稱為形旁。比如,“崗”字,下面的部分表音,表示這個字讀“gang”,上面的“山”表示這個字的意思與山有關。
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有三種組合方式:
左形右聲:指、詩、估、格
左聲右形:救、歉、劍、欽
上形下聲:空、露、花、嶄
上聲下形:盂、貨、娶、基
內形外聲:聞、問、悶、瓣、辮、辯
內聲外形:園、囤、病、衷、閣、匣
東坡問字
王安石寫了一部書叫《字說》。
有一次,蘇東坡寫了個“坡”字,去問他什么意思。
王安石回答說:“坡就是土的皮。”
蘇東坡說:“難道滑就事水的骨嗎?”
王安石無話可說。
在漢字的結構中,偏旁是比筆畫大的構字部件,是構成漢字的基本單位。“坡”中的“皮”是表示讀音的偏旁,王安石的解釋是不對的,難怪蘇東坡以“滑”字相問,王安石就無話可說了。
秀才識字讀半邊
有個流傳很廣的說法:秀才識字讀半邊。
說的是秀才遇到不認識的字,或懶得查字典,或怕丟面子,有個竅門是讀半邊字。例如:碰上“坷”讀“可”音,碰上“鑼”讀“羅”音。這類的字都讀對了?墒沁@個辦法有時又不靈。如挽救的“挽”不讀“免”音,剛愎自用的“愎”不讀“復”卻讀“bì”。
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原來,有些形聲字,隨著漢字的改革表音部分的讀音有了變化,已經(jīng)不起表音的作用了,如果再讀半邊就要鬧笑話,F(xiàn)在“秀才識字讀半邊”又成了對“秀才”們讀錯字的諷刺。
“她”字的由來
“她”是現(xiàn)代漢語里常用的一個人稱代詞,專指第三者的女性。我國古代沒有這個字,只是到了19世紀20年代才出現(xiàn)了它。
在古文里,作賓語的第三人稱用“之”字表示。后來白話文興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稱代詞,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五四運動”前后,有的文學作品也用“伊”字來指女性,如魯迅時期作品中就是如此。1918年,我國新文化運動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詩人和語言學家劉半農(nóng)在北大任教時,第一個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稱女性。一時轟動全國!八弊忠怀霈F(xiàn),就遭到封建保守勢力的攻擊和反對,但卻很快得到人民的承認、稱贊,并被廣為使用,各種字典也都收錄了這個字,此事在當時文化界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劉半農(nóng)創(chuàng)造了“她”字,結束了以往書面語言中第三人稱的混亂現(xiàn)象,從而純潔、豐富了祖國的語言文字。魯迅高度評價劉半農(nóng)的創(chuàng)造精神,說“她”字的創(chuàng)造是打一次“大仗”。
六書之中,除了上述的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之外,還有轉注和假借,因為它們離我們的生活遠一點,所以不再細說。
漢字的起源4
漢字從形態(tài)到內涵,不僅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而且是一種形象生動,有社會文化背景、生命意識、民族思想、生活智慧的文化元素。走進漢字的文化寶庫,走進漢字的奇妙世界,方能領悟中國古漢字的神妙話語。今天,我們舉幾個例子,大家感受一二。
國(國)
甲骨文中的“國”(國)字由“戈+口”組成,其含義是“軍隊、人口”?梢岳斫鉃椋河扇丝诮M成軍隊,由軍隊來保衛(wèi)人口,這就是國家。在金文、隸書、楷書中,“國”字多了一個四周的“囗”,表示國家有邊境四周;隸書、楷書中的“國”字還多了“一”,表示“土地”。這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國家。
在古漢字中,“國”字的組成中有外面一個大囗和里面一個小口,這兩個口,意思是不一樣的。外面的大“囗”,表示的是國家有四方疆域;里面的小“口”,表示的是人口;而“一”,則表示土地;此外,還要執(zhí)有“戈”矛的軍隊來保衛(wèi)國家的土地、人口和邊疆。上述的大“囗”、小“口”、“一”還有“戈”等因素,構成為國家的“國”字。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具有的共同特征。
可以說,古漢字在幾千年前就已經(jīng)深刻地解釋了國家的幾個基本特征,或者說構成國家的幾個基本要素——邊境、疆域、土地、人口、軍隊等。
家
家是宀+豕!板病,房屋的象形字;“豕”,豬的象形字。“家”字的本義是:上層住著人、下層養(yǎng)著豬的房屋,這就是人的食宿生活的地方——“家”。
古時中國以男子耕田為主的農(nóng)業(yè)社會,社會整個生產(chǎn)力低下,農(nóng)業(yè)很重要,同時又必須有飼養(yǎng)業(yè)做補充,人們才能夠生活得好一些。即使是有錢的'人,比較富裕的人,養(yǎng)殖業(yè)對于他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家畜對于家庭的經(jīng)濟影響很大,是家里的重要財產(chǎn)之一。因此,家家戶戶都會飼養(yǎng)牲畜,特別是豬(豕)。那么怎樣飼養(yǎng)呢?就是養(yǎng)在家里,一來豬等家畜不會被人偷走;二來可以防止猛獸吃掉家畜,遇到猛獸來,人們可以立即拿起武器驅逐猛獸,使家畜免遭損害;三來,房子下層飼養(yǎng)家畜,雖然豬屎馬尿等味道臭點,但是對家庭衛(wèi)生無根本性大礙。這種房屋上層住著人、下層養(yǎng)著豬的做法,即使在當代,在中國一些貧窮山村里依然或多或少能看見。
在古代,養(yǎng)豬成為家庭的一個基本特征。沒有養(yǎng)豬的家庭是令人驚訝的。家以是否養(yǎng)豬,而不是以是否養(yǎng)羊來標識。這也表明中國中原地方已經(jīng)擺脫了以往游牧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比較徹底地進入了農(nóng)耕社會。
“家”字。《說文》:“家,居也!薄缎氯A字典》:“1、家庭的住所。2、學術流派!
善
不論在甲骨文中,還是在金文、隸書、楷書中,“善”字都與羊、與羊的嘴巴相關。在隸書、楷書中,善:羊+口+廿!吧啤保蝾^加上羊嘴。試想,羊的嘴巴只吃草,不會咬人,也不會咬其他動物。羊嘴,善之極矣。
“善”字揭示了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羊對于人類有著眾多方面的“美”的本質:羊吃進去的是草,但是擠出來的是羊奶,提供給人類的是渾身的寶:肉是鮮美的食物,羊毛可以紡成毛線做衣服,羊皮可以做成皮衣,連羊糞蛋也可以肥田。羊對人類是完全奉獻,真是善莫大焉!羊不象牛馬豬等大型的、比較兇惡的動物那樣,對人有時有生命危險,羊對人最為溫順,因此,羊最早被人類馴化,對人類的進步所做出的貢獻也最大。
牛馬豬等大型牲畜,也有許多善,但是,牛會抵人,馬會踢人,有時還會致人死命;而羊即使偶爾發(fā)點脾氣,也很難致人死地。因此,中國古代先民把善與羊聯(lián)系在一起,是最準確、最科學的造字方法。
惡(惡)
亞(亞)+心!皭骸弊直玖x:鱷魚在心中,或者是心如同鱷魚般殘忍。
惡字的上半部分是“亞”字,“亞”是鱷魚頭部的象形字!皝啞弊值闹虚g部分是鱷魚張開的大嘴巴,在嘴巴的左右兩點,是鱷魚眼睛,此外部分則是鱷魚頭部上下沿的樣子。
“鱷”(鱷):魚+噩!柏弊质趋{魚的頭部象形字,代表鱷魚。在中國古代,人們因鱷魚的肆無忌憚和瘋狂而深受其害。因此,古漢字中,對鱷魚的描寫都是與丑惡、兇殘、瘋狂相聯(lián)系的。
貧(貧)
分+貝。一個“貝”(錢)幾個人來分,自然貧了;貧是缺乏錢財,擁有很少量錢財?shù)囊馑!柏殹弊直玖x是:缺少錢財,家境貧寒。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古代文明考古中,貝殼都是最為原始的錢幣。因此,古漢字中“貝”就代表金錢。
古漢字中許許多多的與“貝”字相聯(lián)系的字,也都與金錢的交往相結合。比如,賬目,就是金錢來往的記錄。寶:宀+玉+缶+貝。能夠稱為寶的東西里面,貝就是其中之一,而貝就是錢。實:宀+貫!柏灐敝傅氖潜淮饋淼你~錢等貨幣。
窮(窮)
穴+身+弓!案F”繁體字是“窮”,這個字上方是“穴”,下方是“身+弓”。
中國古代歷史傳說指出,我國先民經(jīng)歷從樹上居住(“有巢氏”就是那些在樹上筑窩居住的先民),到洞穴居住 (“穴居氏”),而后到住房居住的轉變歷史。
在古漢字形成時期,人類生產(chǎn)力已經(jīng)比起遠古時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在平原地方居住的人們,已經(jīng)不適應穴居生活,因為,平原地方雨水下來就直接奔向挖出的洞穴里,不僅洞穴里的東西會被淹沒,而且,洞穴也會被浸軟垮塌。這樣,人們就從穴居轉變?yōu)樯w茅屋居住了,有勢力的部落酋長還居住在大房子里,那里干爽,生活的舒適程度遠遠好于居住于洞穴之中。人們的生活好壞的主要標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住房,因此,用房屋來說明人們的貧窮富裕,是一個最為簡便易行,并且最有說服力的事例。居住在洞穴里的“窮”字,就成為了窮人的標志了。
即使是當代,住房問題也是一件人生大事,只有家像個家的樣子,才能夠擺脫“窮”的形象。
富
宀+一+口+田。“富”字的甲骨文、金文與隸書、楷書是不同的。在甲骨文、金文中,有兩樣東西,房屋和房屋中的酒壇子,講的是房屋和酒壇子這兩樣靜態(tài)的、具體的財富。而隸書和楷書的“富”字,既有靜態(tài)的財富,如房屋和田地;同時,主要的是動態(tài)的財富:這主要是人口(“口”)和田地(“田”)結合后,就能夠創(chuàng)造出新的、更多的財富來!案弧弊峙c“窮”字相比較,富字的上邊不是“穴”字頭,而是“宀”(寶蓋)頭了。富了以后,就可以離開“穴居”生活,在平地上蓋起房屋,這是一種上方有了房頂居住比較舒適的家。富字上面的“宀”加上“一”,表示不用“穴居”了,已經(jīng)有大屋頂?shù)姆孔幼×恕?/p>
總之,“富”字的含義是三者合一:有供人居住的房屋,有不斷繁衍的人口(勞動力),有可耕種的田地。
思
田+心。漢字告訴人們,思想的思,心中有田就是“思”。這種思很純正,不是叫人癡心妄想的思,不是歪門邪道的思,而是干正經(jīng)事情的思,即務農(nóng)的思。
在篆文中,“思”字,上有人頭部的“囪門”,下有人的“心臟”。古代人把握住了人的頭腦和心都有思想、思考的功能。誠然,現(xiàn)代醫(yī)學只承認頭腦才有思考的能力。在隸書、楷書中, “思”字的上部 “囪”被 “田”取代。篆文的 “思”,解釋的是人的什么器官有思考的功能;而在隸書、楷書中的 “思”,則告訴人們什么叫做“思”,通過人們耕田的實踐及其整個思索過程來揭示 “思”是什么。
貿(貿)
卯+貝。什么是卯,在中國古文化中,有十天干、十二地支之說。在十二地支中的第四位是卯,卯代表乙木,乙木指的是荊棘、灌木叢,而荊棘、灌木叢不是可以做棟梁之材的參天大樹,而是一些低矮的枝枝丫丫 (卯的象形字)的、難以做成大材的木材,只配砍下來做燒柴。在古漢字中,與“乙木”相對應的是“甲木”,“甲木”就是那些偉岸、高聳的喬木。灌木絕大多數(shù)只能夠用來做燒柴 (或者做小型的家具、生產(chǎn)輔助用具),而喬木則主要用于做房屋、橋梁等建筑的棟梁之材或者板材。
“貿”字是由“卯”和“貝”組成,其含義是用燒柴(卯)來換錢,或者用錢(貝)來買燒柴,這就是貿,也叫貿易。中國這個 “貿”字,是十分傳神的,緊緊地抓住了事情的關鍵——貿易過程中買賣雙方的貿易行為及其基本表現(xiàn)。
漢字的起源5
漢字詞語"竹竿"和漢字詞語"豬肝"的搞笑故事
新上任的知縣是山東人,因為要掛帳子,他對師爺說:"你給我去買兩根竹竿來."
師爺把山東腔的"竹竿"聽成了"豬肝",連忙答應著,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對店主說:"新來的縣太爺要買兩個豬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該有數(shù)吧!"
店主是個聰明人,一聽就懂了,馬上割了兩個豬肝,另外奉送了一副豬耳朵.
離開肉鋪后,師爺心想:"老爺叫我買的是豬肝,這豬耳朵當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將獵耳包好,塞進口袋里.回到縣衙,
向知縣稟道:"回稟太爺,豬肝買來了!"
知縣見師爺買回的'是豬肝,生氣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師爺一聽,嚇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漢字的起源6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字,也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處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可以說,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漢字。可是,大家知道漢字是怎樣發(fā)展來的嗎?在這里,我就介紹一下漢字的歷史。
有這么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的黃帝時期,黃帝命令他的臣子倉頡創(chuàng)造文字,倉頡是一個長有八只眼睛的怪人,他用自己的八只眼睛觀察八方,看見各種各樣的東西,他把這些東西的形狀簡化后刻在龜殼、獸骨上,就成了最早的文字。這個神話當然是荒謬的,但也說明了一個事實——漢字是由象形字演變而來的。
在幾萬年前的原始時代,遠古人學會了用語言來表達意思,后來又學會了用手勢,但有些事物用語言和手勢是難以表達的,于是有人想出了做記號的方法,可記號太多,容易忘記,后來就用圖形表達意思,比如“太陽”就畫成一個圓圈的形狀,“樹”就畫成樹的模樣,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進入了奴隸社會。到了這時,需要文字記載的東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圖形符號來表示,顯得太繁瑣了。于是人們就簡化了一些象形字,并把一些象形字組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文字,讓人能更容易看懂。比如把“人”和“木”組合起來,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個人靠在樹上睡覺。這樣又創(chuàng)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漢字的一個新類型——會意字。
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大地上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的諸侯國,而這些諸侯國的文字又有所區(qū)別,于是出現(xiàn)了一字多義、多字一義的情況,這給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帶來了困難。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曾下令在全國統(tǒng)一使用一種文字——小篆。這種文字比以前的文字簡化了許多,但仍有些繁瑣,于是民間逐步興起了一種應急的俗體——隸書。到了三國時期,魏國的鐘繇又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更為簡便美觀的文字——楷書。從此以后,漢字就確立了它的方塊形態(tài),開始有了間架結構。以后人們又陸續(xù)創(chuàng)造了草書、行書等各種各樣的字體,也涌現(xiàn)出了像“鐘、王”、“顏、柳”、“蘇、黃、米、蔡”這些舉世聞名的書法家。漢字的發(fā)展逐步進入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
而隨著漢字的發(fā)展,漢字的.個數(shù)也越來越多,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一種便于人們查找漢字的工具,像《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等。
1949年以后,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漢字迎來了它發(fā)展的春天。50年代初期,中央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文字改革的通知,對于一些筆畫過于繁瑣的漢字進行了大膽簡化,使人人都能識漢字、用漢字,這在漢字的發(fā)展史上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舉。
在現(xiàn)代社會,科學飛速發(fā)展,漢字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像表示化學元素的漢字,表示一些新生事物的漢字不斷出現(xiàn),許多漢字也被賦予了一些新的含義。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出現(xiàn),怎樣把漢字輸入計算機又成為一個新的課題。八十年代以后,我國研制開發(fā)了一系列漢字輸入法,如拼音、五筆字型、表形碼、自然碼等等。漢字為適應時代的變化,也在不斷地改進自己,完善自己,為中華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近年來,有些人認為漢字過于復雜,提出了“文字拉丁化”的方案,認為漢字應該走拼音化的道路。但我不這樣認為,因為漢字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歷史考驗,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征,成為了中國人的一種標志,我們不應該拋棄漢字,而是應該發(fā)展?jié)h字,完善漢字,讓漢字在二十一世紀繼續(xù)延續(xù)下去。
漢字是先民們“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見鳥獸蹄遠之跡”,“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而創(chuàng)造的,體現(xiàn)了先民們審視大千世界萬事萬物的獨特思維方式。今觀漢字,能從其演變窺得歷史人文。
漢字的起源7
一、說教材
《漢字的起源》是新課標高中語文選修板塊的學習內容。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漢字有著無法比擬的神奇力量,它的教材編寫意圖主要有以下幾點:
1、從整體上了解漢字,了解漢字所承載的文化底蘊。
2、積累并梳理漢字的相關知識。
3、嘗試從漢字的構造來探究漢字的意義。
要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多年積累的零散語文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對知識有新的認識和體驗,并從中掌握一些規(guī)律。也可以使學生在廣闊的生活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把學生今天的學習與未來的發(fā)展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據(jù)此,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課后反思等幾個方面來進行說明。
二、說學情
作為高二學生,對漢字已很熟悉,并且有了一定的領悟能力,能寫字,會讀音,理解字義,有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根據(jù)這一情況,我適當補充相關內容,加以引導點撥,給學生提供一個自我發(fā)現(xiàn)的平臺,增加其對漢字的了解,進一步培養(yǎng)其對漢字的熱愛。
三、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新課改倡導我們“注重語文應用、審美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教材解讀、學情分析,我設置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積累并梳理漢字的起源、形體、構成、文化等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鑒賞、思考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漢字的情感,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
4、重點:了解漢字的起源、構造方法。
5、難點:欣賞漢字的形體美,解決在生活實踐中遇到的漢字問題。
四、說教法
新課標特別注重學生的興趣、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學法方面,我指導學生在課文中自我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造。教法方面,我將主要采用圖片展示,使學生之間能積極探究、碰撞思維并加深興趣。同時我將適時輔以講授法和問答法,以更好地引導他們欣賞漢字。
五、說教學過程
以語文的學科特性、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學的互動性為教學的出發(fā)點,我將教學過程設置如下:
1、課堂導入,用故事和字謎的方式來導入,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探究漢字起源,為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漢字知識,同時鍛煉學生迅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幻燈片視圖的方法進行。
3、了解漢字的構造方法。漢字是表意文字,探究漢字構造可以判斷漢字的意義,我結合成語及相關詩句,從構造方面推斷字義,即增強學生辨析字義的能力,為高考做準備,又可激發(fā)學生對漢字意義了解的欲望,提高學習興趣。
4.、在探究中體悟漢字的魅力,都說“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漢字的魅力無處不在。探究練習需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生將會有更大的興趣。因此本環(huán)節(jié)從對聯(lián),書法藝術方面加以欣賞,解讀出漢字造字的獨具匠心,尤其是漢字形體美和意蘊美。
5、感受漢字形體美,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我將用自己設計制作的PPT展示漢字形體演變的過程,學生們在觀賞中感受漢字演變“由繁到簡”的發(fā)展規(guī)律,領悟古人造字的智慧;同時在課件上展示名家書法作品和列舉書法名家,讓學生領略到多姿多彩的書法藝術之美。學生們在興奮的同時,也就加強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直觀地體會到了漢字的演變之美、構成之美和書法之美,意蘊之美也蘊含其中了!
6、課堂練習以“北京奧運會的徽標”為內容,及展示漢字之美,又與高考相接,學練結合。
六、課后反思
1、課程導入字謎部分有點多,使本堂課的時間略顯緊張。
2、課堂練習中我認為學生見過這個題,處理的有點快,應讓學生動手寫一下對徽標的認識。
3、漢字的演變雖然不是本節(jié)課的內容,僅僅屬于了解,但處理的有點簡單。
讓學生在語文課上“活”起來,既有文學熏陶,又有語言運用,是我本堂課希望達到的教學效果。
漢字的起源8
【教學目標】
1、了解漢字來源的幾種傳說,能簡單概述不同傳說對于漢字來源這一問題的觀點。
2、了解漢字傳統(tǒng)構形理論“六書”的相關內容,掌握“日”“上”“武”“江”等典型字形的構形方法及理據(jù),并能試著根據(jù)六書理論分析漢字的構形方法。
3、能通過對古文字形的推測與理解,增加對漢字的熱愛,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準備】
1、了解傳統(tǒng)構形理論的相關基礎知識。
2、了解典型字形的構形方法及理據(jù)。
3、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
【學習評價】
1、能用自己的話簡單概述漢字來源的幾種傳說。
2、掌握“日”“上”“武”“江”等典型字形的構形方法及理據(jù),并能用自己的話進行分析。
3、能通過對漢字構形方法的分析,理解漢字的本義。
【課前預習】
試著填寫下列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語:
正如同學們所知道的,語文學習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字、詞是無處不在的:大家的課本上充滿了字詞;我們的教室里貼滿了字詞;我現(xiàn)在在給大家上課,開口說出的是字詞,PPT上展示出來的是字詞,在黑板上寫下的也是字詞。一個個方塊字組成了詞,一個個詞語匯聚成了詞語家族?墒牵覀兊脑~語家族究竟是怎么來的呢?第八單元就是要帶著大家來認識詞語家族。因為詞語也是由漢字組成的,今天第一堂課,我們就從了解漢字開始。
2、學習原因:
。1)從現(xiàn)實的角度來說,高考會考察,強基計劃有古文字學要求……
。2)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漢字的紐帶作用維系著中國由秦以來的大一統(tǒng)局面。
3、課程的理論基礎:
王寧《漢字構形學導論》:漢字的個體字符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散亂的,而是相互關聯(lián)的、內部呈有序性的符號系統(tǒng)。
如云南納西族的東巴文:不是系統(tǒng)的,是孤立的,表意極其局限。
二、漢字的起源——造字傳說
1、圣人造字說/倉頡造字說
(1)傳說。
《呂氏春秋君守》:“倉頡作書,后稷作稼。”
《淮南子?本經(jīng)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驚天地泣鬼神
《說文解字》:“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nóng)氏結繩為治而統(tǒng)其事,庶業(yè)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薄恢箓}頡一個人/也有說伏羲和倉頡是同一個人的
。2)評價。
、偬峁┝藙(chuàng)造文字的條件(史官、眼力)和效果,具有一定合理性。
②文字不可能由一個人創(chuàng)造。
2、河圖洛書說/文字神賜說/八卦說
。1)傳說。
《尚書顧命傳》:“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保堮R:古代傳說中龍頭馬身的神獸。)
《河圖玉版》:“倉頡為帝,南巡守,發(fā)陽虛之山,臨于無扈洛洞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薄獜陌l(fā)明到發(fā)現(xiàn)的區(qū)別
。2)評價
、侔素苑柛鞔硪欢ㄎ锵笥窒嗷^(qū)別,這和早期文字有相通之處。
、谖淖稚褓n不可信;時間錯亂,哲學意義上的八卦到西周及春秋時期才形成;八卦形體過于簡單,區(qū)別度小。
3、結繩說。
。1)傳說。
《周易正義》:“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zhí)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薄局贿m合記錄數(shù)字
。2)評價。
、俳Y繩記事與發(fā)明文字的想法是一致的,具有約定俗成的性質。
、诮Y繩是一種實物性記號,自身不能說明自身,不可能成為記錄語言的工具;結繩的區(qū)別性低。
4、刻契說。
。1)傳說。
《周易》:“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薄皇且环N書寫方式
。2)評價。
①刻契具有約定俗成的性質;刻契帶有“書寫”的性質。
②刻契的構形太簡單,與復雜的文字構形不相類。
三、漢字的形成——造字方法——傳統(tǒng)構形理論
1、《說文解字》。
簡稱《說文》,是由東漢經(jīng)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著的漢語工具書著作。它是中國最早的系統(tǒng)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
2、許慎對漢字構形的說解。
《說文解字敘》: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3、傳統(tǒng)構形理論——六書。
現(xiàn)采用許慎的取名、班固的順序: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為造字方法,轉注、假借為用字方法(清戴震:“四體二用”說)。
。1)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特點:圖畫式的造字方法;都與先民的.生活緊密相連。
例:
。2)指事: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特征:多表示抽象事物;有指事符號。
例:
(3)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武信是也
特征:兩個及以上的義符組合而成,但不是義符意義的簡單相加。
例:
。4)形聲: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特征:由聲符(聲旁)與義符(形旁)組成。
例:
——補充注意:
<1>不要把形聲字講成會意字,不然容易牽強附會、鬧笑話(蘇軾與王安石之間的笑話):
《說郛調謔編》:東坡嘗舉坡字問荊公何義。公曰:“坡者土之皮。”東坡曰:“然則滑者水之骨乎?”荊公默然。
<2>以“門”串起四種造字方法:
門:象形閂:象形/指事/會意
現(xiàn)有多種說法闖閑間:會意聞問:形聲
<3>開:會意→開:?
辨認造字方法需恢復古形,才能還原本義
(5)轉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含義:意義相同或相近,在《說文解字》中互相注釋。
例:
。6)假借: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含義:想要表達某個意思,但沒有專為這個意思造的字,于是借來別的字,來表示這個意思。
例:
注意:許慎所舉的例子“令”“長”其實是本有其字的,即字形與其本義可以一一對應。所以要么是許慎所說的“假借”和我們所理解有差別,要么是許慎舉錯例子了。
4、對六書的評價。
(1)對漢字的構形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性的闡述。
(2)“六書”中的各書并不在同一個平面上(四體二用)。
造字系統(tǒng)在嚴密性和明確性方面尚有缺陷(合體象形與會意有所交叉);
建立在小篆的形體基礎之上,并不具普遍的適應性(六書是專為分析小篆字形出現(xiàn)的,不能用于分析所有的甲骨文、楷書)。
所以!辨認造字方法需恢復古形,才能還原本義!
四、學以致用
1、分一分:描、刃、山、水、本、花、亦、休、采、想、中、舟、門、集、囚、圍。
象形:山、水、舟、門
指事:刃、本、亦、中
會意:休、采、囚、集
形聲:描、花、想、圍
2、選一選:選出全是形聲字的一組(B)
A、信劣明眾
B、避怒伸硝
C、他慈牧爸
D、功尖好圍
3、填一填:
五、總結
漢字記錄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維系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傳承了中華民族終古常見而光景常新的文化。學習好漢字,是我們身為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
六、作業(yè)
1、回顧復習第一課時。
2、完成第二課時預習。
試通過下列字形答:這是什么字?它的本義是什么?這個字的構形有什么特點?
漢字的起源9
中國文字已有五千年歷史,但是早期的文字,已不可得見,今傳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簡稱甲文)。
所謂甲骨文,就是刻或寫在龜甲及牛骨上的文字。
這些文字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另外在地下出土了很多商周時代的銅器,上面鑄有很多銘文,稱為鐘鼎文(簡稱金文)。
這兩種文字,因為是現(xiàn)在所能見到最早的文字,所以又稱為「古文」。
周宣王太史籀曾做籀文(又稱大篆),一部份籀文形體還可以在說文解字中看到。
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后,李斯奏同文字,于是小篆通行,說文解字一書,就是以說解小篆為根本。
漢朝以后,文字漸趨約易,隸書變成漢代通行的文字。
魏晉以后,字體變?yōu)榭瑫瑫鴷鴮懭菀,通行后就保持了相當大的穩(wěn)定性,一直沿用至今。
楷書通行同時,為了書寫的便利,也出現(xiàn)行書及草書,這些都是楷書的變體. 倉頡造字
《淮南子本經(jīng)訓》說:“昔日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說,過去倉頡造字的時候,天空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發(fā)出哭聲。
《荀子》、《韓非子》等古代典籍里也有關于倉頡造字的記載。
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流傳更廣,影響更深。
過去的歷史學家們曾考證過倉頡是否實有其人,如果有,大約在哪個時代,由于缺乏確鑿的史料,很難得出結論。
有人推測倉頡是黃帝的史官。
《荀子解蔽篇》說:“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庇腥私忉屨f,這里的“壹”指正道,也就是正確的規(guī)律。
荀子認為,倉頡是一個因為集中使用文字而摸著它的規(guī)律從而整理了文字的專家。
因此,一般認為,在漢字從原始的文字過渡到較為規(guī)范的文字的過程中,他起到了獨特的作用。
由此推斷,這樣的一個人,在漢字起源階段的晚期,一定會存在的。
但“倉頡造字”的'說法只是傳說而已。
因為文字絕對不是倉頡一個人所能獨創(chuàng),而是在社會文化發(fā)展到一定階段,需要有文字記事的時候,人們在集體生產(chǎn)勞動過程中經(jīng)過觀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據(jù)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而創(chuàng)制出來的。
漢字是個龐大繁富的體系,不經(jīng)過很長的時間是不能創(chuàng)制成功的。
漢字的起源10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明白了漢字的起源,我來說說吧!
漢字早在4000年前就存在了。漢字是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逐漸演變的過程。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常寫楷書,因為楷書端莊,好寫。大多數(shù)人更喜歡寫作?瑫澈笥袃蓚草書——行書。小篆和隸書古色古香,行書流暢,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在甲骨文史上,發(fā)現(xiàn)甲骨文的第一人是王。一天,因為王生病了,他在藥店里買了一包叫龍骨的藥。他在吃龍骨之前仔細觀察了龍骨,這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動。他發(fā)現(xiàn)龍骨上有很多字,于是買了藥店所有的.龍骨,發(fā)現(xiàn)每個龍骨上都有字,于是有了世界上最早的字,人們把這些字命名為甲骨文。然而,在4000多年的演變過程中,現(xiàn)在的寫作變得越來越簡單。這就是甲骨文的由來。你知道嗎?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了解了漢字的起源,漢字的演變過程,甲骨文的起源。你知道什么?
漢字的起源11
所謂字道,觀其形,思其義,解其意。
自看了王婷的《漢字的起源》,我對漢字有了新的了解。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五千年的文化古老悠久,其中,漢字,便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草書瀟灑豪邁,行書形如流水,楷書方正端莊,隸書圓潤整齊,這都是見證歷史滄桑巨變的精華。
中國漢字,同學們也都人盡皆知?烧l又知道它的來歷,它的.起源?據(jù)考古材料證實:漢字發(fā)明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這是一個多么令人振奮的數(shù)據(jù),體現(xiàn)了我中華民族的高智慧。
總體來說中國漢字的發(fā)展,前后經(jīng)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而聰明的華夏子民又巧妙地研究出了書法,研究出了“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更將漢字的精華完全體現(xiàn)出來。
一個字的誕生,需要觀察,研究。在歷史上有一種字叫做象形字,它是由祖先觀察周圍身邊的一切事物而發(fā)明出來的字。例如“魚”是最為熟知的,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先的智慧。也告訴大家一定要多觀察,多思考。我們沒有發(fā)明漢字的高智慧,但我們要繼承祖先的優(yōu)良品質—-勤觀察,多思考。
看著這些漢字,我驚嘆漢字的歷史悠久,贊美漢字的神奇精粹。我總是能想到很多很多,草書的瀟灑豪邁,讓我明白做人就要大大方方,敢做敢想,不要嬌柔做作;行書的形如流水,一氣呵成,更教會了我做事不要拖拖拉拉;楷書的方正端莊,昭示著做人要端莊,形式端正……這些凝聚古人的智慧精華的漢字,彰顯了我泱泱大國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今漢字已經(jīng)走向了全世界,將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帶給所有人民。讓更多的人了解漢字的魅力,這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理應更多的人了解它,明白它。
漢字的起源12
[教學目標]
1、了解漢字的起源;
2、了解漢字的造字方法;
3、了解字體的演變過程,明確隸書在漢字的規(guī)范和最終定型上的重要地位。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漢字的造字方法;
2、了解字體的演變過程。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 以倉頡造字傳說導入
《淮南子本經(jīng)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二、 看圖識字
學生辨識課文中的甲骨文圖片,了解漢字起源于圖畫;
2、 總結造字方法(結合許慎《說文解字》中的闡述及例字甲骨文講解)
A、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指事: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形聲: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引申——兩種用字法:
。、轉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三、漢字字體的.演變(結合多媒體圖片展示講解)
1、流變過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2、隸書的地位
隸書化小篆圓轉彎曲的筆道為平直的筆畫,它的出現(xiàn)大大方便了書寫和鐫刻,在文字演變史上跨上了一個新的、關鍵性的階梯,對于漢字的規(guī)范和最終定型至關重要。
四、課外延伸——利用漢字結構巧猜字謎
1、孔子上山(岳);
2、千里姻緣一線牽(重);
3、日落香殘,了卻凡心一點(禿);
4、江邊點起兩盞火(淡)。
五、布置作業(yè)
探討并完成小試身手一、二、三題。
漢字的起源13
暑假的時候,我媽帶我去了新華書店,在那里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漢字流源字典》。哇,每個漢字都有出處。歷史和詞義。
“涼”的本義是一個人站在窗前,人的兩邊是交叉的窗戶,感覺明亮。如果下雨天在房間里呆久了,打開窗戶透透氣,一陣微風吹過,感覺多爽啊!晚上,站在窗前,看著湛藍的夜空和皎潔的'月亮,真的很爽!
風也很有趣。甲骨文中的繪畫解釋了一只鳳凰,鳥兒隨它飛翔。我的感覺畫的是岸邊的柳樹和楊柳,而柳條是斜的,所以一定有風吹過。
最有趣的是雞肉。甲骨文的“雞”簡直畫了一只大公雞。直到小篆簡化,才成為現(xiàn)在的“雞”字。
但有些漢字的古義與今義大相徑庭,原義已被其他字取代。這個詞只有引申的意思,讓我們很好的理解古文。
比如現(xiàn)在的“說”的意思,一開始不是用“說”來表達,而是用“曰”。甲骨文中畫了一個口,加了一條短橫線,表示張嘴說話的意思。后來,使用了最初表示喜悅的“說”
代表。歡喜最初的表達不是現(xiàn)在的“說”,而是“稅”的表達。甲骨文上有一個人、一張嘴、一個“八”的圖畫,意思是咧著嘴笑。后來,這個意思就沒必要了
“稅”的意思是“他”字從“稅”中減去,字旁現(xiàn)在是“說”,聲音變成“越”,表示喜悅;“說”字不僅表示說話、喜悅,還讀作“水”,意為勸導。嗨。無聊嗎?比如“學而時習之”要讀“越”字,“說之”要讀“不言之事”,“說之”要讀“游說”。如果沒有這本字典,我會把它們讀成“說”。
漢字文化真的很深刻!
漢字的起源14
爸爸所給我講的是漢字的起源,漢字非常有趣,有形聲字,象形字,還有會意字。像漢字“休”,感覺是一個人在靠著一棵樹休息,“本”像一棵樹,“一”指那個點,就是人指出來的,所以,人造出來的字是很有道理的。爸爸說:“有些知識爸爸不太清楚,你還是上網(wǎng)查一查吧!”我就上網(wǎng)看了看,就查出了下面這段文字: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于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漢字的來歷演變起源發(fā)展歷史
關于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F(xiàn)代學者認為,成系統(tǒng)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chuàng)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漢字的來歷演變起源發(fā)展歷史,從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后發(fā)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
上面的那段話我還不能完全看懂,爸爸說等我長大了,學習的知識多了就明白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我也要向這些人學習,我一定也會寫出這樣的研究漢字的起源文章的。
漢字的起源15
漢字的其源有種種傳說,但多數(shù)說法說漢字是倉頡創(chuàng)造的。不過無論誰創(chuàng)造,早起的漢字十分形象。因此我覺得了解一下漢字的起源,就可以了解漢字的構造,減少錯別字的產(chǎn)生。雖然現(xiàn)在的'一些字失去原來的形態(tài),但是追溯起源,總能找到漢字起源的蛛絲馬跡。
我首先了解了“月”的由來:天空中最明顯的事物就是太陽和月亮,古人很早也留意到了,所以想把月亮寫出來。太陽是圓圓的形狀不會變,古人就用“⊙”來表示,但是月亮也用“⊙”表示不是分辨不出來了嗎?幸而,月亮的形狀是會變化的,有新月、滿月、半月等形狀,既然不適合用滿月的形狀,就用新月的形狀造了“月”字。甲骨文中的月字不是剛好像一彎新月嗎?中國傳統(tǒng)的歷法,如把月亮的圓缺周期稱為一個月,所以與月有關的字還有“期”、“望”等等。
了解了“月”的來歷,我覺得很有趣,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漢字無窮的魅力。除了“月”字,我還了解了“船”、“日”、“書”、“羊”。的來歷,是我牢牢記住這些字的筆畫,像一年級小朋友看圖識字一樣,增長了知識,也感受到了其中的樂趣。
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古人聰明的才智,讓我十分敬佩。
【漢字的起源】相關文章:
漢字的起源03-12
漢字的起源15篇[精選]03-12
漢字的起源【常用15篇】03-12
漢字的起源匯總(15篇)03-12
漢字的起源(匯總15篇)03-12
人類起源作文07-22
黑茶的起源05-02
人類起源概說作文08-01
哀,樂的起源作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