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潘霍華的獄中詩魂
德國青年神學家迪特利希-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的傳世之作:《追隨基督》、《團契生活》和《獄中書簡》,早已是基督教界廣為流傳的名著。自七○年代起,因著中譯本的發(fā)行,華人教會早有諸多引介文字。可惜,最具爭議性的《獄中書簡》,所據(jù)之英譯只是節(jié)本,其中書信多遭刪頭去尾,尤其美中不足的,多首精采的詩作被刪除。而在《獄中書簡》(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4年第八版)和《潘霍華的心靈世界》(雅歌,1995年再版)二本中文著作中,所收錄的詩更有節(jié)譯、漏譯、錯譯之現(xiàn)象。(注1)
本報告根據(jù)《獄中書簡》英文全譯本(注2),完整收錄潘霍華在獄中所作十首詩,譯成中文;并嘗試從文學和神學的雙重角度,初探潘霍華的獄中詩魂。詮釋潘霍華的詩的論述,目前似乎只有一本德文著作,Hampe所著的《善的力量》。(注3)
時空背景
一九四三年四月五日,潘霍華被逮捕,囚于柏林之提格(Tegel)監(jiān)獄。同時他的二姊(Christine,后來活到一九六五年)和二姐夫杜南毅(Hans von Dohanyi)也被捕。他們都被控告陰謀叛變。
隔年七月二十日,舒道芬堡伯爵(Colonel Klaus von Stauffenberg)謀刺希特勒失敗,反抗運動的組織曝光。十月初,潘霍華和朋友原本計劃越獄,但旋即放棄,因為在十月四日哥哥克勞斯(Klaus Bonhoeffer)和大姐夫施來舍(R?diger Schleicher)等人也遭逮捕,潘霍華不想因越獄再連累家人。十月八日,潘霍華被移到高度設防的阿布雷希王子街(Prinz-Albrecht-Strasse)監(jiān)獄。
一九四五年四月九日,潘霍華在福洛森堡(Flossenburg),被處絞刑,享年三十九歲。姐夫杜南毅同一日在沙身豪新(Sachsenhausen)受死。四月二十三日,克勞斯和施來舍也在柏林被處死。
自一九四四年六月到十月,潘霍華從提格監(jiān)獄,先后寄了九首詩給他的好友貝德格(Eberhard Bethge)--同時是他的學生和親戚,因貝德格娶了潘霍華的外甥女,就是大姐烏蘇拉(Ursula)和姐夫施來舍的小女兒雷娜特(Renate)。最后一首詩,是潘霍華于一九四四年底,從阿布雷希王子街監(jiān)獄寄給母親的。這些作品按照寄出的時間順序排列如下:
1. 回憶 (The Past, June 1944)
2. 憂傷與喜樂 (Sorrow and Joy, June 1944)
3. 我是誰? (Who Am I? June 1944)
4. 基督徒與異教徒 (Christians and Pagans, July 1944)
5. 囚牢夜語 (Night Voices in Tegel, July 1944)
6. 通往自由的四站 (Stations on the Road to Freedom, July 21, 1944)
7. 朋友 (The Friend, August 1944)
8. 摩西之死 (The Death of Moses, September 1944)
9. 約拿 (Jonah, October 5, 1944)
10.善的力量 (Powers of Good, December 1944)
【以上詩歌譯本請訪問:《獄中詩選》】
這里,正好以刺殺希特勒失敗的七月二十日,作為劃分這十首詩的分界。七月二十日以前的五首作品,讓我們得窺這樣一位意識高超的人物被囚的內(nèi)心世界--他的沮喪和希望、恐懼和勇氣、憂傷和喜樂--這些內(nèi)心剖白,在在見證他的獄中生活和他對苦難的態(tài)度。
以后的五首作品,除了「朋友」,其余四首都充滿被澆奠的死亡意象。
為什么要探討潘霍華的詩?
詩,是用最簡短的語言,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和散文相比,詩較多感性,散文則更具知性。不過,潘霍華的詩作,沒有一首論及兒女私情,都是寄給貝德格的。除了「回憶」和「囚牢夜語」兩首,比較多個人主觀的情緒宣泄,其余八首作品,單從標題來看,無一不具有鮮明的神學主題。即使是個人性的「回憶」和「囚牢夜語」,也都探討了受苦和公義。
因此,潘霍華的詩兼具感性與知
[1] [2] [3] [4] [5]
【潘霍華的獄中詩魂】相關(guān)文章:
獄中詩,獄中詩惲代英,獄中詩的意思,獄中詩賞析 -詩詞大全03-13
獄中詩,獄中詩楊匏安,獄中詩的意思,獄中詩賞析 -詩詞大全03-13
詩魂04-28
詩魂經(jīng)典散文04-27
新妝詩,新妝詩楊容華,新妝詩的意思,新妝詩賞析 -詩詞大全03-13
《獄中雜記》教案04-25
獄中聯(lián)歡教學設計04-30
霍眼04-29
霍建華04-29
獄中的司馬遷的作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