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利維坦》及其當代之詮釋
動蕩不安的時代,往往也是不同思潮競逐最激烈的時刻,因為舊的思潮常常無法應付變動不居的情勢;舨妓梗═homasHobbes)正是一位身處于這樣的年代的政治哲學家;舨妓箤懹1640-51年的一系列著作,發(fā)揮了他罕見的天才,結合了當時歐洲思想的一切傾向,為后來的政治思想指引出新的方向。在這些著作中,最能充分表現(xiàn)其思想的,莫過于在1651年出版的《利維坦》(Leviathan)。在這本書中,霍布斯一方面為了克服當時英國所面臨的戰(zhàn)爭狀態(tài),指出了古典共同體理論中的不足之處;另一方面,他以一種嶄新的思想,回答了構成近代國家的兩個課題:可運作的政治制度與維持國家存在所必須的政治或倫理凝聚力(cohesion)1。在以下的文章里,我將鋪陳霍布斯的政治思想。首先,我將對霍布斯的政治理論作一番思想史上的考察,以說明其理論在西洋政治思想史上的某種承先啟后地位。其次,我將介紹霍布斯政治哲學中的創(chuàng)見,以說明其思想新穎之處。最后會列舉若干當代對霍布斯思想的獨到詮釋,藉此指出當代霍布斯研究的多樣性。一思想史上的考察
斯圖亞特(Stuart)時期發(fā)生的英國大內戰(zhàn)(theCivilWar),直接促成霍布斯寫作《利維坦》。然而這個歷史事件卻是“有限王權”與“絕對王權”兩種政治思潮相沖突的結果2。正是因為這個歷史的轉折點,促使霍布斯做出超越傳統(tǒng)的貢獻。
內戰(zhàn)前的英國,正處于一個變動劇烈的時期。在思想方面,最主要的爭論在于:國王是否應該同時擔任教會的領袖?胡克(RichardHook)被認為是對王權最有力的辯護者。為了論證為何國家的法律必須高于宗教的律令,胡克發(fā)展出一套嶄新的政治義務理論。他根據(jù)一種準契約論的說法,認為“人類若遵其理性而行,則自然對主權者(即制法者)及一切法律有服從之義務”3。他所要表明的是,清教徒拒絕代表主權者的國教教會的同時,也拒絕了一切政治義務,這種作法顯然違反理性法典范。另外,他認為基督教的組織與信仰本身無關,因此并不需要一個普遍的、獨立于政權外的教會4。胡克所代表的意見與中世紀以來(仍被當時的清教徒與天主教徒所信仰)的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大相徑庭,使得當時不同宗教派別間的沖突不斷。
王權除了試圖染指教權之外,也與議會發(fā)生沖突。在內戰(zhàn)前的都鐸王室受到法國博丹(JeanBodin)學說影響,開始傾向絕對王權的看法。此外,國王也頻頻因征稅問題與議會發(fā)生齟齬。國王常為了擴大稅收卻未經(jīng)議會同意徑行征稅,而議會方面往往認為這是國王破壞英國政治傳統(tǒng)的作法,因為當時普遍流行的想法是國王與議會及其法庭間的和諧與禮讓。這支政治思潮形成了古憲法理論。該理論以當時的大法官柯克(SirEdwardCoke)為代表?驴说睦碚撝攸c在于普通法(commonlaw)是人類理性的體現(xiàn),也是政治權力的來源,整個國家體制是這個傳統(tǒng)的產(chǎn)物,而非法律是國王的意志。換句話說,國王并不高于這套法律;相反地,他必須臣服于這套法律5。
簡言之,英國在內戰(zhàn)前夕,各方面的矛盾已經(jīng)相當嚴重。各方不但在現(xiàn)實利益上角逐(在宗教上有國教徒與清教徒、在政治上有國王與議會、在經(jīng)濟上有新興中間階級與國王間的沖突),在思想上更是處于新舊思潮的轉捩點(中世紀的基督教傳統(tǒng)與新的國教傳統(tǒng),以及古憲法與新絕對王權間的沖突)。這一切的紛爭,都可以歸類于國王/國家權力是否應當擴張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霍布斯嘗試在理論上為當時的困境尋找出路。他旋即于1651年內戰(zhàn)結束、共和政府初成立時,出版他在政治哲學方面最成熟的著作――《利維坦》。
二思想史上的貢獻
[1] [2] [3]
【《利維坦》及其當代之詮釋】相關文章:
論儒學義利之辨及其當代啟示04-30
“德”之詮釋_550字08-27
信用文化及其當代重構04-26
龍的精神及其當代意義04-26
孔子敬畏倫理思想的當代詮釋05-02
楊朱人生哲學之詮釋04-27
徐靜蕾,卵子與利維坦05-01
當代科技與社會的互動及其啟示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