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論文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的寶貴遺產,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人文精髓。初中課本中的古詩詞是浩瀚的文學海洋的點滴,是中華文化的沉沉載體,它們如同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脈脈相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優(yōu)秀人才。古詩文閱讀在學生繼承傳統(tǒng)文化,形成文化積累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新課程標準很重視這種作用,對古詩文閱讀提出了新的要求:
“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
“誦讀古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yōu)秀詩80篇”。
“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
由此可見,新課程標準要求古詩文閱讀教學突破知識型教學模式的框架,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閱讀體驗,養(yǎng)成習慣和培養(yǎng)能力,最終形成文化積累。
然而,傳統(tǒng)的古詩文閱讀講讀解譯的教法,造成古詩文閱讀教學“少、差、慢、費”的癥結:少,課堂容量少;慢,學生形成積累慢:費,課堂教學費時費力。如何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適應新課標對古詩文閱讀教學的要求,是擺在語文教師案頭的重要課題。筆者通過教學實踐與探索,歸納出“查、釋、探、品、悟”的五字古詩詞教學法。
1 查——查詢了解詩人,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對初中生提出的閱讀要求是“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根據這些要求,我們設計了“查”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這兩個加起來就有94%,還有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通過查詢獲得信息,既看得見,又聽得見,還能動手操作,這種通過多種感官刺激獲取信息的方式,比單一地聽教師講解更有利于記憶。因此,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們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具體做法是:教師在上新課前布置學生查詢(查詢方式自定)所學古詩作者的生平事跡及主要作品,了解作品的寫作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了解與作品內容相關的文化常識。這樣,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范圍,又助于學生對作品進行準確的解讀。
2 釋——介紹背景解釋詩題,培養(yǎng)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赤瑞特拉的另一個實驗表明: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自己聽到內容的20%,自己看到內容的30%,自己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所說內容的70%。這就是說,如果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的效果。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要在課內外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交際。在舊的教學模式中,詩的寫作背景是由教師介紹的,F在我們讓學生自己有選擇地介紹搜集來的信息,使他們由被動地接受信息轉為主動地獲取、運用信息。學生在介紹作者及寫作時代背景的同時,解說古詩詩題的含義,既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又明白了題目的意思,為進一步理解古詩做好準備,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有效落實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
3 探——質疑討論探詩意,教給學生理解古詩的方法
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著重訓練學生理解古詩能力。培養(yǎng)其合作探究精神。宋代著名學者陸九淵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小進,大疑大進。”要鼓勵學生學而思,思而疑,在閱讀時劃出對詩文不理解的地方并提出疑問來,再通過獨立探究形成初步結論,最后讓學習協(xié)作小組討論、篩選,把難以餌答的問題歸納整理后,通過小組或班級交流、評議。從重點字詞到整首詩意的理解以及詩文的寫作技法賞析等都讓學生在“自助、互動”中訓練,在交流中質疑研討,并在討論的基礎上做出結論。真正做到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課堂是學生的舞臺。教師只起“適時點撥。相機引導”的作用。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質疑,就是為了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并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潛能。眾所周知,教育的本義就是教學生學會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通過互助合作的形式,并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讓學生在教師幫助下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最后互相補充,集思廣益,得出較為全面、科學的認識。這種協(xié)作學習方式無疑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重構。
4 品——吟誦品詩味,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健康感情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在主動積極地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备鶕@一要求,我們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想象能力和審美情操。做法分四步:1 先讓學生在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反復吟讀,教師在詩的節(jié)奏和重音方面等方面給予指導,師生共同總結朗讀古詩的方法。2 變換形式閱讀,使學生在讀中得到美的享受。3 利用古詩本身具有感染性強和陶冶性強的特點。讓學生受到深刻的審美教育。一方面引導學生品味詩詞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做到“披文人情”、“身歷其境”,如對詩歌中所描寫的祖國秀美山河為之贊賞、熱愛,對詩文所歌頌的英雄人物從心底里升騰起崇敬之情,對詩文所表現的社會底層的人們的不幸傾注同情和關切……另一方面,則要求學生選擇一首最合適的曲子給詩歌配樂,然后進行朗讀,進一步品味感情,加深理解。
5 悟——遷移拓展悟詩質,提升學生學習古詩的獲取的感悟
“詩言志”是歷代詩人的共識!爸尽辈粌H反映在詩人的言談中,更體現在他們的詩作里。任何一首詩歌,或對某事物表示一種態(tài)度,或抒發(fā)一種情感,或揭示某種哲理……無不表現為人之“志”。教學古詩,就要讓學生從學習過程中深刻體會詩的本質所在。從這點動探索,主動發(fā)現,最后互相補充,集思廣益,得出較為全面、科學的認識。這種協(xié)作學習方式無疑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重構。
【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論文】相關文章:
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論文12-20
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10-30
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能力之我見10-10
小學音樂如何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論文11-29
充分利用課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高考詩歌鑒賞能力07-26
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個性論文02-10
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02-22
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習慣論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