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活動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數學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認讀數字9的基礎山,理解數量9的實際意義。
2、規(guī)范描寫數字9,培養(yǎng)專注力。
活動準備:
1———9的卡片、教學圖片、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共同玩兒手指游戲"對數"
教師帶領幼兒讀兒歌,創(chuàng)編動作,帶領幼兒做手指操。
教師:我說1,你對1,1根手指就是1;
我說2,你對2,1添1就是2;
我說3,你對3,2添1就是3;
我說4,你對4,3添1就是4;
......
我說9,你對9,8添1就是9。
小結: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感知數字之間的關系。
2、教師講故事,引導幼兒感知故事中人物數量變化。
教師講故事《拔蘿卜》,提醒幼兒注意故事中的人物和他們的出現順序。
教師:故事里有多少人物?分別都是誰呀?他們是按照什么順序出現的?
3、翻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認識數量9。
1)教師引導幼兒點數水果店中的每種水果的數量。
教師:水果店中都有什么水果呀?每種水果有多少個?
小結:引導幼兒點數出9根香蕉、9個桃子、和9個蘋果。
2)理解數量9。
教師:9根香蕉、9個桃子和9個蘋果應該用哪個數字來表示數量呢?
小結:數字9可以表示生活中數量是9的物品。
教師:還有那些物品可以用數字9來表示數量?
小結:9條魚、9個橘子、9頂帽子、9片葉子......
4、教師帶領幼兒觀察數字9的外形特征。
1)教師出示9的數字卡片,引導幼兒認讀數字9。
教師:小朋友,你認識他嗎?它長得像什么?
小結:鼓勵幼兒說出數字9的外形特征。
2)教師出示氣球的教學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氣球和數字9的相像之處。
教師:大家看圖片中是什么?它和數字9像不像?
小結:9像氣球天上飛。
5、教師指導幼兒練習描寫數字9。
1)教師出示數字9的.田字格書寫范例卡片,帶領幼兒觀察數字9的字形,一邊講解,一邊范書。幼兒跟隨教師用手指書空描寫數字9。
小結:數字9由一筆寫成,占田字格的右半格。起筆約在右線上的1|4處,向左上方向運筆,在右上半格畫圓,回到起點以后再向左下方直線運筆,止筆于右半格下線的約中間位置。
2)翻開幼兒用書,幼兒動手練習描寫數字9,教師巡回指導、幫助。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2
數字寶寶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2.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字,知道數字無處不在。
3.運用數字進行游戲活動,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兩行五列表格一張,藏有數字的表格一張。
2.數字排列圖若干。
3.數字連線畫、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猜想數字,激發(fā)興趣
1. 出示空表格,讓幼兒數數有幾個格子。(10個)
“小朋友你們喜歡捉迷藏嗎?喜歡。今天有幾個數字寶寶要和我們捉迷藏,你們想不想玩?(想)”
2.出示藏有數字的表格
“你們看每個格子里都躲著一個不同的數字,它要小朋友的亮眼睛給找出來,誰來找一找!
3.老師引導幼兒逐一尋找藏著的數字。
4.幼兒完整地讀數字兩遍。
二、用不同的方法給數字排隊
1. 讓小朋友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數字。
“小朋友這10個數字中誰最大,誰最小?(9最大,0最小)”
2.讓小朋友給數字從小到大排序
“小朋友我們來給數字排排隊,要求從小到大排,誰來排一排?”
3.讓小朋友給數字從大到小排
“剛才小朋友真能干,把數字從小到大排隊,現在誰能它倒過來排一排?”
4.讓小朋友想想還有什么不同的.排法
“小朋友你們還想到什么排法嗎?”老師出示幾張排列圖標,問幼兒像什么?
三、在日常生活中數字的用處
1. 讓小朋友找出平時接觸的數字
“小朋友你們平時在家里或其它位子看到過,用到過這些數字嗎?誰來講一件!
2. 老師出示相關的數字實物
“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是什么?上面有數字嗎?你知道這些數字有什么用嗎?”小朋友逐一回答后老師總結(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時間的,比如說鬧鐘上的數字,日歷上的數字。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位子的,比如說小朋友在幼兒園茶杯擺放的位子,書目錄上的數字。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數量多少的,比如說藥瓶上的數字,飲料上的數字。)
四、游戲活動
1.老師出示數字連線畫:小朋友你們看我這張紙上有很多數字,這些數字里都藏著一個小動物,小朋友想不想把它找出來?(想)那我教你一個方法,老師演示從小到大連線。
2. 幼兒動手操作,老師巡導
3. 問找到小動物了嗎?是什么?請你把找小動物的本領告訴班里其他的小朋友吧。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理解10以內數字的加減法的運算。
2、能準確地進行運算并能正確寫出算式。
3、體驗動腦筋思考解題的樂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城堡場景插圖,車的圖片,蝴蝶關相關圖片,螞蟻關相關圖片,小白兔關相關圖片,國王關相關圖片,終極挑戰(zhàn)關相關圖片。
材料準備:畫板、畫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觀察圖片,引起幼兒的好奇。
這個城堡的名字叫快樂城堡,它里面有好多神奇的地方,小朋友們想進去看看嗎?
請小朋友們坐著老師的車進去看看吧。
播放課件,理解10以內數字的加減法的運算。
1、指導幼兒進行闖關游戲:第一關“蝴蝶關”。
蝴蝶姐姐的花園里有什么?有多少只呢?一會又飛來了4只,現在有多少只?
小結:花園里原來有3只蝴蝶,飛來4只后,一共有7只蝴蝶。用算式表示是3+4=7。
2、指導幼兒進行闖關游戲:第二關“螞蟻關”
小螞蟻的小草坪上有什么啊?一共幾塊呢?可是吃了3塊,還剩幾塊呢?用算式表示是什么?
小螞蟻說要分給大家4塊,那它還剩幾塊呢,用算式又怎么表示?
3、指導幼兒進行闖關游戲:第三關“小白兔關”
小白兔的園里種了什么?有幾朵?可是采了3朵還有幾朵呢,用算式怎么表示?
4、指導幼兒進行闖關游戲:第四關“國王關”
國王很高興大家都來看他的城堡,他說成功通關會獎勵我們好多禮品哦!
國王的`城堡有6面小紅旗,可是他想要9面,誰知道還要加幾面才是9面小紅旗呢?
5、指導幼兒進行闖關游戲:第五關“終極挑戰(zhàn)”
看蘋果對著的數字來寫等式,請小朋友把答案寫在紙上。
6、闖關結束
小朋友們都通過了全部的關,國王獎勵大家很多禮物都放在了汽車上,我們一起開著汽車回家吧!
教學反思
在學習完10以內的加減法后,孩子們已對教材豐富多彩的知識呈現方式越來越熟悉,越來越喜歡了。我深深認識到把生活帶進課堂,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數學,能激起學習的興趣,擴展思維的空間,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注意問題呈現多樣性,激起挑戰(zhàn)的欲望
解決問題,是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學習目標,怎樣才能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在教學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誠的感謝實驗教材的編委,教材本身與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層次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以教材為依托。平時教學中注意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問題呈現的多樣化,例本案例的教學中,由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后自主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一種游戲、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生問、生答,更能激起學生的解決欲望。平時課堂上“你難不倒我”“我來考考你”都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問題解決的表現,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大家解決后,也注意人際化的情感教育。“對同學們的解答你滿意嗎?”“謝謝大家”,無一不透露出濃濃的情。平時結合課本的實際情景,常以第三人稱的方式請小朋友幫助解決。
二、緊密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提供思維發(fā)展的空間
低年齡兒童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中的計算教學,以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這種過渡不能是跳躍式的,應該給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級教學中,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創(chuàng)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問題情境,通過直觀的操作、觀察,過渡到抽象的算式表達。有了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們才會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計算過程,依次運算、條理清晰。所以低年級的教學中把數學還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數學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計算教學中滲透實際問題,改變問題呈現方式
解決問題教學長久以來一直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項目,教材的精心編排我深深認識到雖只涉及到10以內的加、減教學,然而每一課的計算教學無一不滲透著應用教學,所以在課的設計上,盡力挖掘計算教學中的應用素材,不僅有利于計算教學中算理的講清、講透,更是滲透了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生活的思想。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4
1、小小統(tǒng)計員
2、好玩的貝殼
3、幫豆豆搬家
4、釣魚
小小統(tǒng)計員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片自由拼搭各種物體,并學習從數、量、色、形等角度進行統(tǒng)計。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發(fā)展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顏色、形狀、大小不同的各種幾何圖形片若干。
2.統(tǒng)計表若干份(如圖一)。
活動玩法:
先讓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自由拼搭物體,并將其粘貼在統(tǒng)計表左邊的空白處,然后再從數、量、色、形等角度統(tǒng)計拼貼物體所用的幾何圖形片?梢龑в變喊葱螤罱y(tǒng)計所用圖形片的數量,并在統(tǒng)計表中填寫;也可增加難度,在統(tǒng)計表左方涂上紅、黃、藍等顏色,然后統(tǒng)計出相應的圖形片數量,如紅色三角形有幾個,黃色圓形有幾個,藍色長方形有幾個等,并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統(tǒng)計結果。
活動建議:
1.統(tǒng)計難度應根據幼兒的能力逐步增加。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根據統(tǒng)計出的各部分數量計算出某一項目的總數。
3.該活動適合大班幼兒。
好玩的貝殼
活動目的:
按貝殼的顏色排序,復習10以內的數字,比較數的大小,學習數的組成。
活動準備:
貝殼若干(其中凸出的一面分別涂上紅、黃、綠色,凹的一面分別寫上1~10的數字)。
活動玩法:
1.按貝殼的顏色排序,如一個紅貝殼,一個黃貝殼,一個紅貝殼,一個黃貝殼……
2.按數序排列貝殼。
3.比大小。兩個幼兒同時翻出一個貝殼,比比誰的數字大,大的可以吃掉小的,最后比比誰贏得多。
4.撒貝殼,練習數的組成?纯凑娉系挠袔讉,反面朝上的有幾個,然后說出幾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起來是幾。
5.將貝殼拼成各種圖案,并說出結果。如:“我用7 個貝殼拼了一朵花。”
活動建議:
該活動適合中、大班幼兒。
幫豆豆搬家
活動目的:
1.學習10以內數的順數、倒數,區(qū)別10以內數的單、雙數,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2.鍛煉手指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蠶豆、筷子若干,畫有數字或圖形的'紙板圖若干張(如圖二)。
活動玩法:
1.用筷子將一粒蠶豆依次從1搬(夾)至10或從10搬(夾)至1。等熟悉玩法后進行“夾豆子”比賽,又快又正確者為贏。
2.分別按單、雙數練習幫豆豆搬家。
3.用筷子將一粒蠶豆任意夾到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圖形里,并說出結果。如:“我把豆豆搬到了三角形的家里!
活動建議:
該活動適合小、中班幼兒。
釣魚
活動目的:
學習數物對應,比較數字的大小,學習6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準備:
磁性釣魚竿若干,寫有數字或式題的紙小魚(上別有回形針)若干,魚塘背景圖一幅(如圖三)。
活動玩法:
1.把釣到的魚放到寫有相應數字的魚池中。如:釣到寫有數字4 的魚,就把魚放到4號魚池。
2.把釣到的魚放到比它大1或小1的魚池中去。如:釣到寫有數字3的魚,就把魚放入4號或2號魚池中。
3.根據釣到的魚身上的加減式題,把魚放入相應得數的魚池中去。如:釣到的魚上寫有式題“1+2”,就把魚放入3號魚池;釣到的魚上寫有式題“2-1”,就把魚放入1號魚池。
活動建議:
該活動適合中、大班幼兒?梢砸粋人玩,也可以合作玩。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
2、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花 小松樹 蘋果 雪花片
活動分析:
重點是能理解5的組成與分解難點是能熟練操作作業(yè)單
活動過程:
1、“今天我有一個難題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你們愿意嗎?”
教師出示5個蘋果,“我準備了幾個蘋果,一個盤子里放不開,想請小朋友把它們分到兩個盤子里,誰想來試一下?”“我要把它們記下來,不然過會我就忘了“教師示范記錄。
3、“現在小朋友們看看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什么?”出示小松樹 小花 雪花片,引導幼兒操作并記錄
4、教師進行小結,用分合式表示,和孩子一起讀出分合式,并講解分合號、總數與部分數
5、拍手游戲:“小朋友,我問你,5可以分成3和幾?老師,我告訴你,5可以分成3和2!币源擞螒蚴褂變菏炀氄莆5的`組成與分解。
6、幼兒操作作業(yè)單、鞏固5的組成。教師最后和幼兒一起驗證答案。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鞏固5的組成與分解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物體中區(qū)分大和小。
2.學習用大和小說一句話。
活動準備:
大小魚、大小貓、大小數字寶寶、大小花朵
幼兒與教師的鞋子、幼兒與教師的衣服等。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主題。
(1)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兩位動物客人,他們是誰呢?(師出示圖片) “我們一起同動物客人打個招呼吧!”
(2)師:“小朋友真有禮貌,這兩只貓有什么不一樣的呢?”它們哪只是大貓哪只是小貓呢?
(3)幼兒回答,教師幫助幼兒完整說句子:“紅色的是大貓、綠色的是小貓。”
(4)師:“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遍吧!”再請幼兒大聲的說。
二.通過游戲,認識大和小。
(1)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老師這兒還為兩只貓客人準備好玩的玩具呢!”
(2)師:“這是什么?這兩個花朵有什么不一樣的呢?教師出示不同顏色的大小花朵。引導幼兒完整說:“大花、小花!
(3)教師給每個幼兒分發(fā)大小雪花片,在發(fā)的.過程中教師說“請你說一說、比一比,哪個是大花片,哪個是小花片!
(4)游戲“方形變變變”。幼兒學老師的樣子將兩個方形藏于身后,當老師說變變變,小花出來了,幼兒就把小花舉起來。當老師說變變變,大花片出來了,幼兒就將大花舉起來。游戲數遍后可以讓幼兒將兩個方形交換位置再玩幾次。
三.給貓客人喂魚吃。
(1)師扮哭“是誰在哭呀?為什么哭呢?哦,原來是我們動物客人肚子餓哭了,小朋友你知道貓最喜歡吃什么嗎?”幼兒回答
(2)師出示一大一小兩條魚。
師:“這兩條魚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你覺得大貓應該吃那條魚,小貓應該吃那條魚?” “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遍吧!”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師:下面,我們就給貓客人喂魚吧!一邊喂魚一邊說“大貓請吃魚,小貓請吃小魚”
(4)貓客人吃飽了可開心了,要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呢!
四.遷移提升經驗。
(1)師:寶寶們在我們教室里還有哪些東西是大的那些東西是小的?趕快用亮亮的眼睛找一找吧!
(2)教師作適當的暗示,大小手、大小腳,引導幼兒觀察桌子上的東西發(fā)現大和小。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7
設計意圖
排序是一項比較具有挑戰(zhàn)性的數學活動,需要幼兒運用有限的經驗,找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也這就是規(guī)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fā)現幼兒工作喜歡玩串珠,建構類游戲,有意識無意識的使用規(guī)律排序。指南中也指出,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按照一定規(guī)律排序的事物,體會其中排列的特點與規(guī)律,并嘗試自己創(chuàng)造新的規(guī)律。大班幼兒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谝陨险J識,設計本次活動引導幼兒發(fā)現周圍有規(guī)律排序的事物,發(fā)現和概括出事物之間的關系和規(guī)律,提高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
說教材
本次活動,通過情景導入的方式來引入主題,吸引幼兒興趣和注意力。將排序聯(lián)系生活,讓幼兒自己發(fā)現有規(guī)律的排序事物,理解生活中的排序,最后動手操作,制作具有規(guī)律排序的手工鼓勵幼兒自己創(chuàng)造規(guī)律,表達規(guī)律,并且能聯(lián)系生活讓幼兒理解規(guī)律排序。
說活動目標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科學活動的目的在于對幼兒進行科學素質的早期培養(yǎng)。平時的活動中,幼兒也開展過排序相關的工作,所以對于規(guī)律排序有著初步的認知和了解。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定了如下三維目標:
認知:感知發(fā)現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物品,了解排序規(guī)律的方法。
情感: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享受同伴合作排序的過程。
能力:嘗試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方法進行排序,并且嘗試創(chuàng)造出新的規(guī)律。
說重點難點
重點是嘗試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方法進行排序,并且嘗試創(chuàng)造出新的規(guī)律。
根據大班年齡發(fā)展特點,幫助孩子理解排序規(guī)律并鼓勵創(chuàng)新。
難點是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享受同伴合作排序的過程。
培養(yǎng)幼兒團隊合作的能力,感受數學的樂趣。
說教法
情景創(chuàng)設法: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幼兒在愉悅的情景中認識排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結合活動室里的環(huán)境,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為幼兒展現一環(huán)環(huán)的活動過程,引發(fā)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兒原有知識和經驗。
探究發(fā)現法:在教學中,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說學法
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新學法,在本節(jié)課中幼兒的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實踐操作法: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幼兒親自學會解決問題,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同伴交流和全班交流活動,通過互助,讓幼兒構建學習方法。通過靈活、有趣的游戲,鞏固新舊知識,發(fā)現排序規(guī)律。
說活動過程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驗和體驗,尊重他們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引導他們在與環(huán)境的積極相互作用中得到發(fā)展!币虼宋以O計了如下活動過程
1.利用故事情境和多媒體導入展開活動。
大獅子要開宴會了,聽說只有通過挑戰(zhàn)的勇士才能拿到宴會的邀請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進而順利地進入下一個活動環(huán)節(jié)。
2.初步認識規(guī)律
這個環(huán)節(jié),幼兒通過自由交流完成以下活動任務:
① 利用圖形和顏色的排序,幫助小動物們過河。
讓幼兒自己發(fā)現規(guī)律,總結規(guī)律,上手排規(guī)律。規(guī)律進行初步的認知。
② 聯(lián)系生活,發(fā)現生活中的規(guī)律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小朋友要從故事聯(lián)系生活,貼近生活。觀察教室內有規(guī)律的`物品,鼓勵分享總結經驗,構建規(guī)律排序學習概念。老師會問:這個是按照什么來排序呢?如果是你你可以怎么排序?促進幼兒觀察,思考,探索,引導幼兒的分享和合作,促進新舊經驗的交替,讓幼兒重新整合對于規(guī)律排序的概念。
3.實際操作,嘗試創(chuàng)造新規(guī)律(重難點)
以小組為單位,給大獅子制作蛋糕。分發(fā)一些裝飾材料,串珠,黏土,水果及時貼,蠟筆,讓幼兒通過同伴的合作討論,制作一個有規(guī)律排序的手工。制作結束后,邀請小朋友以小組來分享如何進行設計的,怎么進行規(guī)律排序的,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活動的過程和表述概括出活動的規(guī)律,進一步鞏固規(guī)律的認知。
說活動總結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應注重啟蒙性,生活性和趣味性。整個活動中,幼兒處于感知和體驗規(guī)律的氛圍中,對規(guī)律排序有比較豐富的認知。內容是幼兒熟悉的,也是他們能夠理解的,讓幼兒感受到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幼兒觀察生活,探索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在活動中通過探索規(guī)律,從而運用規(guī)律這一概念去解決排序的問題,比如說鋪石子,或者制作禮物給大獅子,培養(yǎng)幼兒初步探索和邏輯推理能力。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學家,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不斷探索身邊的奧秘,希望我們老師都能做到引導而不主導,放手而不上手!
說活動延伸
好的教育活動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動,而是一個長期、持續(xù)的過程,特別是對幼兒能力、習慣的培養(yǎng),活動延伸不可缺少。所以在課程結束以后,讓規(guī)律排序貼近生活。
1.在做體育活動時,按照一定規(guī)律擺放器械,鍛煉動手能力,又提高審美能力。在音樂活動中,用規(guī)律圖形代表來表示音樂節(jié)奏,讓音樂節(jié)奏能看出來。
2.尋找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的排序,如裝修,墻面,地磚,綠化;蛘呤侵黝}活動延伸,串珠,裝飾,有規(guī)律的數學活動或者是手工。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點數3以內的數,正確感知3以內的數量。
2、能用重疊對應、并放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3、能用簡單的語言邊操作邊講述,會按要求整理活動材料。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第1頁的標記圖若干,小盤若干,娃娃若干套(每套數量為3以內),禮物若干套(如水果、玩具等)。
2、磁帶《生日快樂》、錄音機。
3、木偶1個。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樂樂的生日情境,感知3以內的數。
教師出示木偶樂樂:今天是我的'生日,小朋友和我一起唱歌跳舞吧!
師幼隨音樂跳舞。
教師出示娃娃卡片:看,娃娃們也來祝賀我的生日了!來了幾位小朋友?我們一起數一數,用手指一個數一個,1、2、3,畫個圈,有3個。
教師帶領幼兒學習點數,引導幼兒正確感知3以內的數量。
2、送禮物給娃娃,一一對應比多少。
在標記圖上排排隊。
教師出示標記圖:快!我們要用禮物招待娃娃們,先請娃娃們站在這兒排隊吧!
教師指標記圖:看看,娃娃應該從哪里開始排隊呢?誰來試試?
集體討論、觀察個別幼兒的操作,明確小娃娃排隊的方法:在小紅旗的旁邊、黑線的上面一次擺放小娃娃。
送蘋果給娃娃。
教師出示3個蘋果:數數有幾個蘋果?怎樣給小娃娃送蘋果?
教師帶領幼兒練習手口一致點數3一內的數。并請個別幼兒示范重疊對應的擺放--將蘋果放在娃娃身上。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和操作的幼兒一起說:一個娃娃送一個蘋果。
觀察、比較兩組物品數量的多少。
教師:每個娃娃都有蘋果嗎?娃娃和蘋果哪個多哪個少?
3、分組操作活動。
教師介紹各組禮物和活動規(guī)則:先數數有幾個娃娃,在標記圖的黑線上面擺放娃娃卡片;再數數有幾個禮物,在標記圖的黑線下面擺放禮物卡片,一邊擺一邊說。取卡片的時候,先將標記圖黑線上面的娃娃卡片放回小盤里,再將標記圖黑線下面的禮物卡片放回小盤里。
幼兒自主的選擇送水果、送玩具、送糖果等操作活動,邊送禮物邊講述。玩完一組活動后,再換組活動。
4、說說"我送的禮物"。
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材料。
教師:看看,他(她)送的禮物對嗎?它們一樣多嗎?
教師再次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兩組物品的多、少、一樣多。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體驗1-5數序的序列感,理解1-5數的實際意義。
2.能嘗試與同伴商量,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
2.貨架(圖片)各種貨物(水果、文具、玩具、鞋、帽……)數量分別為1-5數字卡片
3.各色串鏈(分別貼有數字1-5)
4.店牌、門牌
活動過程:
一、布置貨架(探索、體驗有序擺放的序列感)
1.我們的森林小區(qū)要開商店,我們可以開什么店呢?
2.[出示各種貨物及貨架]請幼兒兩兩結伴,把貨物放入貨架。放好貨物后清點貨物、貼上卡片。
3.幼兒嘗試擺放貨物。
幼兒可能出現的情況:
1)隨意放(引導幼兒體驗這樣放很亂,買東西不方便)
2)先將貨物分類,把相同的擺放在同一格里。
4.(以獅子經理的`口氣)提示:要把最少的貨物放在最高一層;怎樣讓貨物看上去整齊?(引導幼兒按序擺放)
5.觀察:引導幼兒感受到擺放整齊的貨物看上去象樓梯一樣,下面一層總比上面一層多1個(件、只……),上面一層總比下面一層少1個(件、只……)
二、編門牌號碼(運用數序經驗)
1.森林小區(qū)的商店布置好了,可是森林里有這么多家商店,郵遞員送信、送報紙可不方便了,他送信都是按照門牌號碼來送的,可現在怎么送呀?(啟發(fā)幼兒為商店編門牌號碼)
2.隨意編------發(fā)現號碼有重復或漏掉。
3.這里有8家店該怎么編呢?(引導幼兒運用數序知識編號后,嘗試用接著數的辦法為剩下的店編。)
三、布置商店(鞏固)
1.獅子經理送來了禮物,不過我們還要動手來做一做。
2.請幼兒穿彩鏈。(引導幼兒注意彩鏈上的數字)
幼兒可能出現:
1)將同色彩鏈按數序穿。
2)將彩色彩鏈按數序穿。
3)按間隔色、按數序穿。
4)選擇半成品:缺少一個補上去。
3.把穿好的彩鏈布置在商店門口。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啟發(fā)幼兒學習按圖形特征歸類,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學會把用過的東西放在學具筐里。
活動準備:教具:不同形狀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紙各一張。學具:幼兒兩張大小不同的梯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圖形分類。
出示大小、形狀各異的長方形、梯形若干,提問:"誰會把一樣的圖形放在一起?"請一位幼兒操作。"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2、認識梯形。
出示梯形,"這是什么圖形?它和長方形有什么地方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梯形上面邊短,下面邊長;上面的兩條邊平平的,不一樣長,有四個角,不一樣大。"
3、引導幼兒觀察直角梯形、四邊形。
"這兩個圖形都是梯形嗎?""那一個圖形是梯形,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是梯形的?"(它上下兩邊平平的,不一樣長,四個角不一樣大)
二、小組活動
第一組:變梯形。"請小朋友拿一張圖形紙把它剪一剪,讓它們變成梯形。"
第二組:給梯形涂色。
"看看圖中都有什么圖形,請小朋友給梯形都涂上顏色。"
第三組:梯形找家
給各種不同大小和不同顏色的梯形找到自己的家。
三、活動評價
重點請個別幼兒演示是怎樣變梯形的,啟發(fā)幼兒想出多種方法。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11
一、課程目標:
讓幼兒學會每次增加1的遞增模式。
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二、課程準備:
繪本《打瞌睡的房子》,卡通圖片,積木。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每次增加1的遞增模式。
難點:掌握遞增模。
四、活動方法與組織形式:
活動方法:提問法、觀察法、討論法。
組織形式:集體活動
五、活動過程:
1、與幼兒一起復習繪本并排序
師:“還記得我們上節(jié)課讀的《打瞌睡的房子》嗎”(記得)
師:“能告訴老師故事里發(fā)生了什么嗎”(都在打瞌睡)
師:“誰第一個是睡著了”(老奶奶)拿出一張老奶奶的卡通圖片貼上。
師:“誰第二個是睡著了”(小男孩)“他睡在哪里了”(老奶奶的身上)
拿出一張老奶奶、一張小男孩的卡通圖片貼上,將小男孩的卡通圖片貼在老奶奶的卡通圖片上面。
師:“誰第三個是睡著了”(狗)“他睡在哪里了?”(小男孩的身上)
拿出一張老奶奶,一張小男孩、一張狗的卡通圖片貼上,將狗的卡通圖片貼在老奶奶和小男孩的卡通圖片上面。
師:“誰第四個是睡著了”(貓)“他睡在哪里了?”(狗的身上)
拿出一張老奶奶,一張小男孩、一張狗、一張貓的卡通圖片貼上,將貓的'卡通圖片貼在老奶奶、小男孩和狗的卡通圖片上面……
2、發(fā)現規(guī)律
向幼兒提問:“看看這些圖片你發(fā)現了什么”(像樓梯,每次都會多1個)
師:“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呢”(該老鼠睡覺了),那我們的圖片會發(fā)生什么(會變高),好,我們一起來驗證吧。
師:“誰第五個是睡著了”(老鼠)“他睡在哪里了?”(貓的身上)
拿出一張老奶奶,一張小男孩、一張狗、一張貓、一張老鼠的卡通圖片貼上,將老鼠的卡通圖片貼在老奶奶、小男孩、狗和貓的卡通圖片上面
師:“最后一個誰是啊”(跳蚤),那我請一位小朋友把他貼在適當的位置,(拿出一張老奶奶,一張小男孩、一張狗、一張貓、一張老鼠、一張?zhí)榈目ㄍ▓D片貼上,將跳蚤的卡通圖片貼在老奶奶、小男孩、狗和貓的卡通圖片上面)
師:“最后告訴老師你發(fā)現了什么”(相同的圖片在同一條線上,每次都會多一個)這就是遞增模式。
3、模式游戲
現在我想讓小朋友做一個這樣的遞增模式,我們用積木來試試吧。
為幼兒提供積木,觀察幼兒游戲,并指導。
六、活動延伸:
幼兒可以回家和家長一起玩遞增模式的游戲,例如紙杯等。
活動反思:
《打瞌睡的房子》是“一本圖畫與文字的天作之合”。經典的圖畫本就是圖與文的完美結合,是文學和藝術在最為純凈的層次和階段的完美結合。我的課堂上孩子們的反映證明了《打瞌睡的房子》的確是一本好書,也再次證明圖畫書對孩子們在觀察、思維、審美等能力的提升方面,對孩子們良好個性與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所起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則是不容忽視的。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12
活動目的:
引導幼兒比較兩種物體的高矮,懂得高與矮的比較是相對的、培養(yǎng)幼兒比高矮的興趣,發(fā)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懸掛氣球,同樣大小的紅色、綠色大長方體積木各一塊,兩張小雞和小鴨圖片,一把貼絨小椅子、
2、每人一份高矮不同的材料:紅色、綠色的小長方體積木、圓柱體積木各若干,木珠若干,大小不同的量杯各一個,套管、盤子各一個、(盤子的正面有方格,反面有凸釘)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誰拍到了氣球
請甲乙兩名幼兒來拍懸掛著的氣球(不能踮起腳或跳躍),可看到甲拍到了氣球,乙卻拍不到、(教師為什么甲拍到了氣球,乙卻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話題)
2、與同伴比高矮
幼兒兩兩組合比高矮(也可以和老師比),講出誰高、誰矮或兩個人一樣高、自由交換伙伴再比,可多次進行、(教師:甲和乙比,甲高乙矮;甲和丙比,甲矮丙高)
3、比用具
幼兒在活動室中自由尋找兩種用具比較高矮:如熱水瓶高,杯子矮;組合柜高,小椅子矮……
4、比積木
教師出示紅色、綠色長方體大積木各一塊,變換擺放方法,讓幼兒觀察比較:兩塊積木平放――一樣高;紅積木豎起來,綠積木平放――紅高綠矮;紅積木平放,綠積木豎起來――紅矮綠高、教師拿掉紅積木,問:綠積木是高還是矮?(幼兒無法比)由此使幼兒懂得了一種物體不能比出高矮,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之間才能比出高矮來、
。2)分組操作:
幼兒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進行比較、
1、讓幼兒用同樣方法將相同數量的小長方體積木在桌子上搭高、(教師問:你們誰搭得高,誰搭得矮?幼兒:一樣高)
2、讓幼兒將相同數量的木珠穿入套管,再插在凸釘盤上,相互比高矮、(教師:看看誰插得高,誰插得矮?幼兒:一樣高)
3、讓幼兒將大小不同的兩只量杯比高矮、(教師問:哪只高,哪只矮?幼兒:大杯高,小杯矮)
4、請幼兒把6塊紅圓柱體積木搭在一起,再把5塊綠圓柱體積木搭在一起,然后比一比、(教師:哪個高,哪個矮?幼兒:紅圓柱體積木比綠圓柱體積木高、教師:用什么方法能讓紅圓柱體積木比綠圓柱體積木矮呢?幼兒:拿走兩塊紅圓柱體積木,或加上兩塊綠圓柱體積木就行了)
。3)演示游戲:
教師出示小雞、小鴨的圖片(遮住下半部分)玩游戲、(教師用小雞的口吻說我小雞高,你小鴨矮、教師然后又用小鴨的口吻說:不,我小鴨高,你小雞矮)
教師請幼兒判斷一下小雞、小鴨哪個高,哪個矮?(幼兒可能回答一樣高,因為它們的下半部分被布遮住了,從頭部看是一樣高的)
教師揭去遮蓋的布,幼兒看到小雞站在小椅子上,小鴨站在地上、再請他們想一想,小雞、小鴨哪個高,哪個矮?教師可邊說邊把小雞從椅子上取下來與小鴨比,使幼兒懂得比高矮必須在同一平面上、
延伸活動:
教師讓幼兒到操場上去找任何一種物體與自己比高矮、如,讓幼兒比過后說,我和大樹比,樹高我矮;我和欄桿比,我高欄桿矮、教師提醒幼兒要站在同一平面上做比較、
教師請幼兒回家后和爸爸、媽媽分別比高矮,如果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三個人一起比高矮,該怎樣比?把比的方法告訴大家、
活動評析:
1、設計中將高與矮比較中的相應性、相對性、可變性巧妙地滲透在集體活動和分組操作中、在演示游戲和延伸活動中,還進一步揭示了不同的物體比高矮時,必須在同一平面上、這樣,有利于幼兒仔細觀察、多做比較、
2、設計中的各環(huán)節(jié)注意動靜交替,既有拍氣球時的向上跳躍等活動性比高矮設計,又有桌面組合、擺弄操作材料等安靜性比高矮設計、幼兒不僅人人有親身投入比較活動中去的機會,同時還有思考、判斷、應用和再創(chuàng)造的機會、
3小班數學優(yōu)質課:五彩石頭路
活動領域:
游戲化的教育活動,正確排序、活動前評析最近發(fā)現許多幼兒對排序不太了解,通過這堂課能有所進步、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學習按石頭的特征有規(guī)律的進行排序
3、發(fā)展幼兒的數數和分類、排序的能力
活動準備小豬洗澡的圖片,1—5圓點卡片和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實錄:
。ㄒ唬┮}
回憶故事,引導幼兒一起去鋪路
。ɑ顒右婚_始通過老師簡短的話,既幫助幼兒復習了有關故事的角色,同時也揭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和去幫兔姐弟來引起幼兒鋪路的興趣、為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ǘ⿹焓^
1、觀察石頭
1)看看這里有多少石頭?
2)這些石頭是怎么樣的?
3)小結:原來石頭是各種各樣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ㄗ層變和ㄟ^自己的觀察,進一步掌握、了解石頭的特征,并突出了石頭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為后面的根據石頭的特征進行排序埋下了伏筆、同時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既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的語言得到了發(fā)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不僅說出了石頭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還有的幼兒說出了石頭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樣,這些都說明了幼兒比較細致的觀察能力、如果在教學中老師能及時的抓住幼兒的這一回答引導幼兒再細致的進行觀察、描述,那么更加體現了多種教育內容的整合、可見老師心中應該時時裝有整合的目標、使整合真正落實、體現,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整合而整合、)
2、撿石頭——能數量撿石頭
1)聽口令撿石頭
2)聽拍手聲撿石頭
3)石頭排隊,你撿了幾塊石頭?
。ǖ谝淮巫層變簱焓^的環(huán)節(jié)中老師給了幼兒多種的刺激,通過聽口令、拍手、小鈴的聲音等不同的方法來讓幼兒撿相應的石頭、然后又讓幼兒自己數數撿來的石頭一共有幾塊、同時老師又把石頭的'數量控制在6以內、使的幼兒能數的清楚、正確、然后讓幼兒根據石頭的光滑、粗糙的特征分類,使得幼兒對于石頭的這兩個特征有了進一步的鞏固了解,又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撿石頭奠定了物質的準備、)
3、分類
把撿到的石頭送回家:光滑的石頭放在紅筐里,粗糙的石頭放在綠筐里
4、撿石頭
1)要求幼兒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撿不同的石頭
2)數數你撿到了多少石頭?
。ㄔ僖淮巫層變簛頁焓^,而這次撿石頭老師充分的放手,讓幼兒自由的撿石頭,但是在放手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讓幼兒一塊一塊的撿不同的石頭,主要是為后面的排序作好準備、由于幼兒動作有快慢,撿的時候有的幼兒一塊一塊的在挑選,有的則見一塊撿一塊、因此幼兒撿的數量都不一樣,這樣在數數的時候也顯示了差距、同時每位幼兒不同數量的石頭也為后面的排序鋪路造成了數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學的時候,老師的時間沒有很好的控制,給幼兒的時間稍長了點,導致有的幼兒撿了17、18塊石頭,數量過多、不僅為數數帶來了難度,更影響了后面的排序、)
。ㄈ╀伮
1、幼兒自由鋪路
2、交流:你用石頭是怎么鋪的?(老師把幼兒的鋪法陳列在黑板上)
3、學別人的方法鋪路
4、學習按間隔的方法進行鋪路
(用石頭鋪路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由于有了前面對石頭特征的了解的鋪墊,因此在幼兒自由鋪路的時候,有的幼兒是按照大的石頭排好再排小的石頭,有的幼兒則是先排光滑的石頭再排粗糙的石頭、而有的幼兒雖然整條路是沒有規(guī)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規(guī)律,如有的幼兒用大小間隔的方法拍了四塊石頭、有的幼兒用光滑粗糙間隔的方法拍了三塊石頭、老師在孩子自由鋪路的時候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敏銳的觀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時候讓他們把好的方法說給同伴聽,并通過在黑板上的現場圖示,讓幼兒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圖示的基礎上讓幼兒根據圖示來進行對應的排序、在幼兒自己經驗的基礎上老師加以提升,讓幼兒學習間隔的排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于幼兒原有經驗的提升顯得著急了點,如果在提升的時候能更仔細、詳細就更加完美了、)
。ㄋ模┭由旎顒
1、今天我們一起鋪了一條石頭路,上次我們去哪里走過?
2、一起去踩踩自己鋪的石頭路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3的加減法,感知三幅圖的含義,繼續(xù)學系列加減法算式。
2、理解加法題中的“一共”表示合起來。減法題中的“還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書寫過程中注意保持正確的坐姿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學會2的加減,初步會看三幅圖
2、物質準備:
教具:面包圈范例圖,筆
學具:《幼兒用書》P34頁,每組雪花片若干,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一、老鼠買面包圈展示《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書,請幼兒說說兩個好朋友最喜歡吃什么?
師:小老鼠給大老虎買面包圈當點心,我們看看它買了幾個面包圈,出示三幅圖,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并說說每幅圖的意思:第一幅圖——小老鼠買了一個面包圈;第二幅圖——小老鼠又買了2個面包圈;第三幅圖——小老鼠一共買了3個面包圈。引導幼兒了解“一共”表示把兩次買的面包全合起來的意思。
師: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買面包圈這件事嗎?鼓勵幼兒嘗試列加減法算式,引導幼兒看算式說說數字與符號的意思,判斷算式是否正確
二、大老虎吃點心師:大老虎可喜歡這個點心啦,瞧它吃的多開心。出示三幅圖,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每幅圖的意思:第一幅——大老虎有3個面包圈;第二幅圖——大老虎吃了1個面包圈;第三幅圖——打老虎還剩2個面包圈。引導幼兒了解“還剩下”表示吃點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師: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這件事嗎?鼓勵幼兒嘗試列減法算式,引導幼兒看算式說說數字和符號的意思,特別是“-1”的`意思。
三、小組操作活動看圖列3的加減算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幼兒用書上三幅圖的變化,并學習用“一共”和“還剩下”的詞語,大膽講述3幅圖的含義。鼓勵幼兒根據畫面含義列出3的加減算式?磮D形記錄圖形特征,看算式進行3以內的加減運算,看算式寫得數,讀一讀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數量變化過程,寫出得數。
四、活動評價教師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講述畫面內容和算式,其他幼兒對照自己的操作材料,集體進行評價,重點引導幼兒正確使用“一共”“還剩下”等詞語。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復習2以內的點數,在游戲中嘗試區(qū)分紅黃綠色。
2、初步引導幼兒感知按物體的一種特征進行分類。
二、活動準備:
1、物質:紅黃綠色汽車掛卡與幼兒人數相同;紅黃綠色圈各一個;
2、標有顏色和點子的停車場六個。
三、活動重難點:
1、復習2以內的點數
2、按物體的一種特征進行分類。
四、活動過程:
。ㄒ唬⑵囬_來了:
1、 幼兒身掛汽車掛牌,邊唱歌邊開車進入場地。
2、 說一說自己開的是什么車?
3、 說一說自己開的是什么顏色的車?
4、 按喇叭:
。1)聽老師說數字,按喇叭。
。2)看圖片,按喇叭。
(二)、紅綠燈:
1、 馬路上有許多和走路的人,是什么來指揮交通的?
2、 我們現在一起來玩一個紅綠燈的游戲好嗎?
3、 教師介紹玩法:紅燈停,綠燈行,黃燈準備。
4、 師生共同游戲。
。ㄈ、停車場:
1、 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車子的顏色和點數。
2、 引導幼兒觀察停車場的顏色,及其標志上的點數。
3、 引導幼兒根據顏色和點數將車子停到相應的停車場上。
五、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游戲的同時,感受到數學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15
課題生成:
餅干是幼兒常見、喜吃的一種食品,它不僅種類繁多、艷,而且形狀各異,味道豐富。遵循"生活即課堂"的宗旨,熟悉的餅干著手,嘗試將數學教育的新觀念轉化為教育行為。其目的是在生活活動中做個嘗試,并在充分尊重幼兒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通動手操作,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qū)別,在探索活動中,讓幼兒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力改變的。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qū)別。
2、在探索活動中,讓幼兒初步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的。
3、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圓形餅干(大、中、。┟课挥變喝龎K放人盤中。
2、投影儀、電視機。
3、課前請幼兒洗手并消毒桌面。
活動過程: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qū)別。
。1)觀察餅干,感知形狀與大小,發(fā)散幼兒思維。
教師,"盤子里的餅干你們喜歡嗎?它們都是什么形狀"生活中,你還發(fā)現什么東西是圓形狀的?"
(2)品嘗餅干,比較大、中、小。
教師:"三塊餅干比較一下,你發(fā)現有什么不一樣的?"圖案、花紋、厚薄等。)"請你挑一塊你最喜歡的餅干嘗一嘗,然后說說你吃的餅干?"(從大、中、小來分。)"你吃的叫什么餅干,你是怎樣知道中餅干的?"(讓幼中餅干是相對大、小餅干而言的。)
小結:"中餅干比大餅干小些,比小餅干大些,安排們叫它中餅干。"
2、在探索中,讓幼兒初步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力改!
教師:"剛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餅干,你們看,餅干被口洧什么變化?把你的發(fā)現告訴老師。""餅干被咬,掰了以后,像什么呢?"……發(fā)揮幼兒想像探索大或中餅干的變化。(像船、山峰、扇子……)教師:"餅干被小朋友咬了以后,發(fā)生了許多變化,改變的形狀。"
3、請幼兒繼續(xù)吃餅干,想像、交流。(先吃完餅干的水、漱水。)
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比較大、中、小"是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利用生活中常見物"餅干"進行粗淺的數學活動;顒觼碓从谏钣謿w于生活,幼兒在活動中感到親切、自然;顒舆^程難易結合、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恰當的設問激發(fā)了幼兒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多通道感知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便于幼兒掌握學習。生活化的數學活動使幼兒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讓小班幼兒在沒有學習壓力和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輕松愉快地學到了粗淺的科學道理,從而掌握了有關數學的奧秘。
專家點評:
皮亞杰認為:"認知的發(fā)展不是由內部成熟或外部教學支配的,它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兒童通過他們自己的.活動(外顯的物體操作和內隱的智力活動),逐步建立分化和理解認知結構。"對幼兒來說,探索的過程要比探索的結果更為重要。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在生活和游戲中進行的有關數學的探索活動容易引起幼兒興趣,也更容易掌握要學的內容。
因此,隱含在生活和游戲中的數學值得好好開發(fā)和利用。
反思與討論:
談談你對"生活化的數學"的認識,檢驗一下生活化的數學對幼兒是否有作用。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數學教育活動教案01-11
幼兒數學活動分類教案02-20
幼兒數學活動教案15篇02-03
幼兒園數學活動教案01-31
幼兒園數學活動教案12-16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排序教案06-07
幼兒園數學活動教案:圓形02-12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教案02-09
幼兒園小班的數學活動教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