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常用【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 篇1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自然科學領域的有關知識;
2、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篩選信息、勾玄提要的能力;
3、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篩選信息,勾玄提要
教學過程
導入
自然科學是是基礎科學,科學技術推動著我們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作為新世紀的學生,我們必須了解自然科學的有關知識,這一單元,我們就將閱讀幾篇自然科學的文章,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能夠通過勾玄提要從中篩選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做好閱讀筆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掌握文章所要傳達的信息,才能逐漸積累我們的科學素養(yǎng),為以后的工作和學習打好基礎。
第一課時《數學與文化》
一、簡介數學與文化
簡單介紹數學與文化的定義。
數學: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是研究模式與秩序的一門學科。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了公民所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
文化:文化是一個包括人在社會中所習得的知識、信仰、美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任何其它的能力與習慣的整體。
二、閱讀課文
學生默讀課文,邊閱讀邊將文章中的.重點語段標注出來。
三、總結文章要點
師生共同總結:
1、數學文化的幾個特點
2、數學與社會文化的關系
3、數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4、數學中邏輯思維和感性思維的關系
四、總結擴展
快速閱讀《論數學(節(jié)選)》或《關于數學和科學的隨想》,結合自己學習數學的體會,談談對這一學科的認識。
第二課時《熵:一種新的世界觀》
一、引入“熵”這一名詞
熵
物理學上指熱能除以溫度所得的商,標志熱量轉化為功的程度。
科學技術上泛指某些物質系統(tǒng)狀態(tài)的一種量度,某些物質系統(tǒng)狀態(tài)可能出現的程度。亦被社會科學用以借喻人類社會某些狀態(tài)的程度。
二、閱讀課文
三、總結文章要點
師生共同總結:
找出作者論述的要點,并作簡要分析。
四、擴展延伸
熵在科學技術上泛指某些物質系統(tǒng)狀態(tài)的一種量度,某些物質系統(tǒng)狀態(tài)可能出現的程度。亦被社會科學用以借喻人類社會某些狀態(tài)的程度。結合課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第三課時
自讀第三、四課,作閱讀筆記,寫出文章的內容提要。
第四課時
教師選取歷年高考科技文閱讀作為訓練題目,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象。
2、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3、激發(fā)幼兒觀察、發(fā)現、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木偶臺、木偶小兔、兔媽媽。
2、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 教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教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故事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嗎?”
二、 小朋友做小實驗(幼兒第一次嘗試,分組活動)1、幼兒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教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fā)現了什么?
3、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象叫做“蒸發(fā)”。
4、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fā)”現象嗎?
(發(fā)散性思維)
三、 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象“幼兒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1、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倒熱水在杯里,問:杯子里冒出來的是什么?(水蒸氣)3、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什么?
為什么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 放幻燈(通過直觀教學,重點理解“為什么會下雨”的科學現象)1、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都到哪里去了呢?
2、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結合幻燈)3、請小朋友把“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小秘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 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1、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好處。
2、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危害。
3、總結幼兒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幼兒從小學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觀察動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狀與特征。
2、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去比較,掌握對比的方法。
3、體會到對有生命的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意識到動物之間也有許多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教學準備:
1、教師提供兩種動物,供學生觀察。2、觀察記錄紙。
教學活動建議:本課與上一課涉及到的科學概念同為生物單元的二級概念。本課的觀察對象是可選擇的,螞蟻、蝸牛都是比較常見、容易捕捉、易于飼養(yǎng)的小動物,選取它們?yōu)橛^察對象,可以將學生頭腦中以往的經驗充分調動出來,提高認知水平。課文中知道較多,呈現出“扶”的狀態(tài),讓學生在捉、看、研究中收集證據并做出解釋,了解科學探究的大致過程。從前兩課到本課,都注重記錄、描述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懂得在科學研究中要重視收集證據,因為它們是得出結論的依據。
教學過程:
一、組織探究活動
1、觀察蝸牛。
(1)談話:我們先來觀察蝸牛(出示蝸牛)。
。2)提問:在觀察時應該主義什么?
師生討論后總結出:
A不要發(fā)出大的響動,以免它受到驚嚇;
B不要用手直接觸摸,以免它受到傷害;
C靜靜地觀察一段時間,會發(fā)現更多的特性(怎樣出殼、怎樣爬行);
D觀察時要把觀察到的記下來或畫下來。畫的時候不光要畫它的`外形,還要標清它身體的各個部分,一定要畫的“像”,不要進行藝術加工。
。3)學生觀察、記錄、展示、交流。
。4)研究蝸牛的食性。
(5)研究蝸牛對刺激物的反應。
2、觀察螞蟻、觀察魚。
用同樣的方法觀察螞蟻或魚。
二、概括小動物的共同特征
1、談話:我們仔細觀察了蝸牛、螞蟻和魚,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討論: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比較?
3、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
三、給常見的動物分類
1、看教科書第21頁,提問:你認識這些動物嗎?還認識哪些動物?2、談話:我們來給它們分類,說說你想怎樣分類。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交流分類依據。
四、總結
補充講解英國動物學家珍古德博士的故事。通過讀科學家的故事,了解觀察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引導學生從故事中感悟出,要像科學家一樣繼續(xù)探索生命世界的奧秘。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積極參與研究磁鐵性質的實驗活動,認識磁鐵能吸鐵,各部分的強弱不一樣。
2、技能目標:能比較磁鐵的各部分磁性強弱。認真觀察,如實記錄,根據研究的目的設計、操作實驗,在實驗過程中積極動腦動口。與同伴協(xié)作完成實驗和制作任務。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科學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鼓勵學生通過實驗獲取直接經驗。在學生對磁鐵原有的經驗基礎上,啟發(fā)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實驗,對同一問題尋找不同的實驗方法。
教學難點:鐵也能吸磁鐵。
教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觀察演示用: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huán)形磁鐵、餅形磁鐵等。
2、分組實驗用:磁鐵、銅鑰匙、鐵鑰匙、回形針、大頭針、小鐵釘、牙簽、橡皮、塑料尺、紙片、棉線等。
3、小組探究用:鐵架臺、小鋼珠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常見的磁鐵。師:這是什么?(板書:磁鐵)
2、師:你對磁鐵有什么想了解的?
(二)、交流我們知道的磁鐵
1、師:我們在什么地方見過磁鐵?哪些物品上有磁鐵?
學生用自己帶的磁鐵進行介紹。
2、師:給大家介紹你帶的磁鐵分別是什么形狀的?
調動學生已有的對磁鐵的`認識和經驗,交流已獲得的對磁鐵的認識。讓他們體會到磁鐵與我們的生活非常貼近,激發(fā)他們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3、出示各種形狀的磁鐵。
師:見過這種形狀的磁鐵嗎?根據磁鐵的形狀給各種磁鐵取個名字。
。ㄈ、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1、師:桌上有好多物體,推測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找出教室中的有鐵的位置)
2、學生分組實驗觀察: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這些物體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我們把磁鐵能吸引鐵一類材料做的物體的性質叫做磁性。交流:實驗中我們還有哪些新的發(fā)現?(磁鐵、銅鑰匙、鐵鑰匙、回形針、大頭針、小鐵釘、牙簽、橡皮、塑料尺、紙片、棉線等。)
學生通過實驗感知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然后討論能被磁鐵吸引住的物體是什么材料做的,不能被吸引的物體又是什么材料做的,引導學生認識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是鐵做的,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
。ㄋ模、磁鐵各部分的磁性強弱都一樣嗎?
1、師:磁鐵各部分的磁性強弱都一樣嗎?怎樣設計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
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看回形針吸得的多少;看距離的遠近;教材上的兩種辦法)。
交流實驗方案,選擇一種實驗方案,觀察比較磁鐵的各部分的磁性強弱。(棉線、條形磁鐵、回形針、鐵架臺等。)
例:
ABCDE
磁鐵
實驗記錄表:
A點能吸()個回形針。
B點能吸()個回形針。
C點能吸()個回形針。
D點能吸()個回形針。
E點能吸()個回形針。
我們發(fā)現:
交流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能用數量來描述磁鐵磁性的強弱。
2、討論:磁鐵各部分的磁性一樣嗎?(原來磁鐵的兩端磁性最強)
思考:在磁鐵的D處放一顆小鋼珠,小鋼珠會不會滾動?放在A點呢?會滾動嗎?方向?
分別試試,結果怎樣?
。ㄎ澹、磁鐵有兩個磁極。
1、師:磁鐵磁性最強的地方是磁極,有二個磁極。每種磁鐵都有二極嗎?環(huán)形磁鐵的磁極在哪里呢?
小組實驗:找出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huán)形磁鐵、餅形磁鐵的磁極。
2、討論:怎樣找到餅形磁鐵、環(huán)形磁鐵的磁極?
學生實驗。
4、師:如果有人不小心把一塊磁鐵碎斷了,那它還有二極嗎?
學術討論并實驗證明。
。、磁鐵的磁場。
師用鐵屑和磁鐵,在投影儀上演示磁鐵的磁場。
學生談談看到的現象,并提出問題。
。ㄆ撸熒〗Y。
師:磁鐵有哪些特點?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學習掌握播種技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適宜的實驗,觀察種子的萌發(fā)過程;根據研究植物生長變化的需要,確定觀察、記錄的內容和方法;根據對種子萌發(fā)狀況的預測,確定本階段觀察的重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樹立用事實闡述觀點的`意識,即科學的實證思想;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播種的方法
【教學難點】: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小鏟、花盆、泥土、鳳仙花種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紙等。
【教學過程】:
一、學習播種方法
1、師:“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播種的好季節(jié)。今天,我們來種植鳳仙花。怎樣種植鳳仙花呢?
2、師:請大家看P4頁中的“播種方法”。
3、生:閱讀P4頁中的“播種方法”。
4、師:指一名學生說說播種的方法。
5、師:播種鳳仙花的方法是選種、放土、下種、澆水。
二、關注種子變化
1、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3、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后,我們要關注鳳仙花種子的變化。請大家閱讀P5頁順數1~10行內容。
4、生:閱讀P5頁順數1~10行內容。
5、師:注意觀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種子生長變化情況;注意觀察花盆中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知道科學這門學科的學習內容和自己平時所經歷的科學過程。
2.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推理歸納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是使學生知道科學就是研究事物的.規(guī)律的。
2.推理歸納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的是難點
【教學準備】
1. 實驗材料。按課文要求準備。
2. 掛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要點】
1.讓學生懂得要進入科學領域必須從自己開始。
2.讓學生對自己的外表、特征有所了解。
3.學會使用測量工具和記錄數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
1.通過插圖提出問題,產生好奇心。
圖片與插圖相結合;口頭與教材相結合。
2.通過演示提出問題,產生好奇心。
簡單易做的小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提問題,不解釋為什么。
3.參考實驗:掛物體吸盤、空氣占據空間。
4.通過觀察提出問題,產生好奇心。
5.關于電視提問題,可安排小組討論。
注意:讓學生提問題,首先讓學生有問題,其次能夠提出問題,要給出時間、機會。本活動的重點是提出問題的訓練,而不是問題的訓練。
二、體驗活動
1.提現成問題“向兩片紙中間吹氣,猜一猜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2.讓學生自己填寫“我認為”。
3.兩人一組體驗,交換角色體驗。
4.填寫觀察到的現象。
5.填寫我的解釋。
6.交流我的解釋。
三、小結:
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就是我們科學上要解釋清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我們今后要研究的課題。只要我們努力學習積極探索,科學這一門學科將會學得更好,同學們一定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性。
注意:重點是喚起學生的探究興趣,不要糾纏學生答案的對與錯。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經典】科學教案10-09
科學教案(經典)10-15
(精選)科學教案11-16
[精選]科學教案11-17
科學教案02-22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經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