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范文通用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胡同文化教案范文通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胡同文化教案范文通用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賦予胡同文化的內涵。
2、體味作者對胡同文化的復雜情感。
能力目標: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概括要點、提取精義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賦予胡同文化的內涵。
教學難點:
作者對胡同文化所持的態(tài)度。
教學方法:
1、教法:點撥法
2、學法:朗讀法、討論法
輔助教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談自己對于北京的印象.
。ㄇf嚴,古老,現代……)
2.學生發(fā)言,談談對與北京的印象
3.用多媒體觀看幾張有關北京的圖片
4.自己總結:北京不僅是帝王之都,也不僅是現代化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著許許多多的胡同,它們一樣也是北京文化發(fā)展和歷史變遷的見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北京胡同的文章。
二、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蘇高郵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職大中國文學系。他當過教師、編輯。不平凡的生活經歷,使之對社會、對人生有深刻獨到的見解,尤其給人深刻印象的是
三、整體感知,明確學習內容
1.提問:你們覺得胡同是什么樣的?
接著用多媒體觀看幾張胡同的圖片。
2.提問:什么是文化呢?
利用多媒體總結明確:文化是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文化具有階級性、地域性、民族性。
3.提問:什么是胡同文化呢?請同學翻看文章找出有關語句。
然后用多媒體呈現有關語句:
“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北京人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閑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等等(學生分組討論),談談比如“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的看法,以及北京人“安分守己”的優(yōu)缺點,有意識得培養(yǎng)學生辨證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四、理清思路,理解胡同文化的內涵。
齊讀1—4段,談談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點。
方法:抓關鍵句子和關鍵詞
(在學生讀課文的同時自己板書:布局,名字,數目,環(huán)境)
(讓學生走上來在黑板上填寫有關特點的字詞)
胡同文化教案范文通用2
一、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概括要點的能力
2、讓學生體會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間的細膩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對北京胡同文化內涵的品讀
2、概括要點方法的概括
三、教學設想
實施發(fā)現引導式教學;運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內容,也有助于學生感性理解基礎上的理性思考;
本文的教學時數為一課時。
四、教學步驟
1、導入
有人說過:建筑是凝固的音樂。今天我們所學課文涉及到的是一種相對古老的建筑胡同。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壇寂寞了四十
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給攝影藝術集《胡同之沒》寫的序文《胡同文化》。讓我們慢慢品讀課文,就象欣賞美妙的`音樂一樣去感受它內在的文化氣息吧!
2、解題
讀題,要求學生調動已有經驗,充分發(fā)揮想象,說說題目告訴了你些什么內容?
明確:胡同:小弄(long)堂
(點出了寫作對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無名胡同賽牛毛
文化:比較下面兩個句子中文化的含義
*現在這社會,沒文化是不行的。(知識)
*北京大學有很濃的文化氛圍。(人類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科學等)
屏示胡同與文化的關系:
當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時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轉移到曾經共存的物品和環(huán)境中。過一段時間人們就從這器物和環(huán)境中了解感受與認識昔日生活形態(tài)和精神了。這樣,器物與環(huán)境更發(fā)生了質變。
馮驥才《文化眼光》
3、速讀課文,概括段落要點
圈點每段要點(運用跳讀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師生總結概況要點方法(見板書)
根據要點理總體思路(運用已學過的第二單元閱讀方法理清思路)
*(第5段)過渡段
*(15)北京胡同的一些特點
*(612)北京胡同文化的內涵
前后兩部分符合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胡同文化在胡同這種特定環(huán)境中形成的。
概括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點(方正封閉)
對文中幾個極富表現力的詞進行揣摩:
*寫北京人易于滿足的六句話,尤其一個嘿字
*睡不著瞇著
師生概括語言特點(見板書)
4、思考:
根據課文倒數第二段的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這句話,思考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態(tài)度。
明確:
態(tài)度很復雜既喜歡又否定,結合文章第二部分內容分析。作者畢竟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對胡同及胡同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但也認識到了這是歷史的必然。
屏示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態(tài)度
過去的總歸要過去,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在無可奈何之中,總有新的希望在生長。
汪曾祺《日子就這么過來了》
5、推薦好書:
為擴大學生閱讀量,了解中國的居住文化,了解汪曾祺,了解其樸素語言里包含的豐富內涵,介紹下列好書。
屏示:
《中國居住文化》(丁俊清著同濟大學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江蘇文藝出版社)
《老頭汪曾祺》(江彬等著人民大學出版社)
《悠閑的生活藝術》(汪曾祺等著貴州人民出版社)
6、布置作業(yè):
汪曾祺在北京胡同居住了些時間,寫下了內涵豐富的《胡同文化》。從你居住的環(huán)境入手,自擬題目,寫一篇短文,但要寫出你對環(huán)境的思考,如《農居文化》、《高樓文化》等。
胡同文化教案范文通用3
【教學目標】
1、概括內容要點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3體味本文樸素、雅致的語言
【重點難點】
概括內容要點
【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語文課比起其他的學科來更容易培養(yǎng)一個人的個性、靈性、悟性、創(chuàng)造性,《胡同文化》教學設計1。猜謎:石刻的史書,凝固的音樂(建筑)
從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與人們最為親近的背景文化,它給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時代的烙。挥盟囆g的眼光來看,民居是凝固于時間長河的多重性藝術,它為生活平添著詩章;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民居是無處不在的倫理學、民俗學、建筑學的歷史縮影,它使生活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
中華民族的智慧和耐勞精神,創(chuàng)造了巍峨的長城、莊嚴的宮殿、秀美的園林,也創(chuàng)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特鮮活的生命。
2、胡同文化就是在詮釋著北京民居建筑與市民文化之間的關系。《胡同文化》放在第三單元“要點概括”之下,我們正好通過它來作概括要點的練習。
【學習方法指導】
、僬谊P鍵語句;
、跓o關鍵語句的找出共同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進行概括;
、鄯智鍖哟。
段落關鍵句要點概括備注
胡同
(1)北京像一塊豆腐,四方四正——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北京人的方位意識)
(2)胡同的原意(水井)取名(各種來源)源于生活
(3)胡同的寬窄大小(區(qū)分階層)數量(數不清)
(4)胡同是貫通大街的網絡(方便而安靜)影響生活
(5)胡同與四合院是一體形成文化影響思想
文化
(7)封閉的文化(6)段的第一句話概括(6)(7)兩段的內容,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胡同文化》教學設計1》。從一些關鍵詞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遷”,“獨門獨院”,“但是平常日子,過往不多”,“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說“封閉”。
(8)北京人易于滿足,他們對物質的要求不高。
(9)“北京人愛瞧熱鬧,不愛管閑事”(冷漠)
(10)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已,逆來順受。)
。13)北京的.胡同在衰敗沒落
(14)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懷舊”、“傷感”“無可奈何”幾分留戀,幾分清醒。
。15)“再見吧,胡同”
文章的(11)(12)段分別舉“我的小說”和“生活”中的兩個例子來說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因此,沒有要點可直接畫出。
3、文章的結構
第一部分(1一4)介紹北京的胡同。布局影響取名數量。
第二部分(5一12)胡同文化的特征。從居住焦急娛樂飲食處世方式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沒落的感受和思考。作者寫到胡同文化在時代大潮的沖擊下的的衰敗和沒落,帶有明顯的傷感的情緒。
4、作者賦予了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樣的內涵?用原文的話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閉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滿足,他們對物質的要求不高”“北京人愛瞧熱鬧,不愛管閑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已,逆來順受。”
5、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點與文化特點有何關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文化特點。由于胡同的安靜閉塞,使胡同里的人們很少與外界接觸,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們封閉守舊,安于現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過安逸日”的小農意識;而胡同的方正特點又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到其思想意識,封建正統思想較為嚴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來順受,甘做順民。
6、作者在文中對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種復雜的感情,這種感情在文中是如何體現的?
作者對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時又有幾分向往留戀。例如在寫到胡同取名的來源時,列舉了很多胡同名字,這些名字有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說明北京人的內心,有一種鄉(xiāng)土情結;下文又寫了北京胡同人們生活方式的安寧、平和,閑逸恬談,寫了北京人講究“處街坊”,懂禮數,寫了他們的飲食習慣,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樸的風俗和田園式的生活,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懷戀之情。但由于這種文化有封閉守舊一面,在商品經濟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是可貴的。最后一句“再見吧,胡同”,末尾用句號而非感嘆號,表現了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
【胡同文化教案】相關文章:
《胡同文化》教案02-28
胡同文化教案09-16
關于胡同文化教案03-19
有關胡同文化教案04-27
胡同文化教案15篇01-23
胡同文化教案(15篇)01-23
《胡同文化》教案14篇03-03
胡同文化教案(精選12篇)09-28
胡同文化教案(精選10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