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師生共構活動:我為幼兒園活動區(qū)設計標志牌
活動目標
1、樂于發(fā)現問題,并積極動腦筋解決問題。
2、大膽地表述與表現自己的想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調動和運用已有經驗。
活動準備
1、調查記錄:全班幼兒分成7個小組,每個小組自己選擇幼兒園活動區(qū)域進行調查,并將發(fā)現的問題及想法記錄在表格上。
2、材料準備:記錄表、剪刀、透明膠。各種廢舊材料,如:硬紙板、泡沫板、繩子、紙棒、筷子,裝有沙子的各種盒子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
1、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演唱自創(chuàng)歌曲《標志歌》。
2、教師肯定幼兒為幼兒園活動區(qū)設計標志牌的想法,激發(fā)幼兒講解記錄表的愿望。
二、個別幼兒發(fā)言講述記錄表的內容
1、教師請個別幼兒拿上記錄表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講述。引導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發(fā)現的問題,設計標志的內容以及制作標志牌所需要的材料。如我在××地方發(fā)現了××問題,我想設計一個正方形的指示標志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制作標志牌所需要的材料是××。
2、分享中,教師要對發(fā)現問題細致、材料選擇多樣的幼兒給予肯定。
三、同伴交流分享
教師鼓勵幼兒與小組同伴進行交流,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為每個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
四、設計標志并制作標志牌
1、教師引導幼兒按照自己調查的情況,運用對三種標志(警告標志、指示標志、禁令標志)的認識,大膽設計出與問題相符的標志圖案。同時注意觀察幼兒設計圖案的大小有無變化。
2、教師鼓勵幼兒在制作標志牌的過程中遇到困難能積極想辦法解決。
五、張貼標志牌
1、幼兒將自己設計的標志牌張貼到相對應的活動區(qū)域,體驗成功的樂趣。
2、教師注意觀察幼兒在張貼標志牌時是否考慮了位置的清楚、醒目。
活動延伸
幼兒對自己的標志牌進行調查:(1)設計的標志牌能否被別人發(fā)現?(2)標志牌的圖案能讓別人看懂嗎?(3)標志牌呈現后,問題得到了解決嗎?
共構活動的感悟
關于活動的產生(關鍵詞:追隨)
開學至今,圍繞“標志”,我班一直在追隨孩子們的興趣、疑問、討論的焦點等,逐步共構了一系列的活動。如:“尋找、收集交通標志”“相似標志”“我統(tǒng)計的標志”“創(chuàng)編標志歌”“我發(fā)現的生活標志”,以及如今生成的“我為幼兒園活動區(qū)設計標志牌”。該活動源于孩子們在平日的生活、游戲中將自己發(fā)現的問題大膽地向老師或同伴提出。如:“今天下雨了,媽媽差一點在幼兒園大門口摔交”,“教室走廊花臺里的花總是要被朋友摘掉!薄巴嫔车臅r候,有的小朋友一高興就將沙灑在別的小朋友頭上”……孩子們發(fā)現了這些問題并想到通過立標志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讓我欣喜。
關于活動的想法(關鍵詞:思考)
怎樣讓活動的價值發(fā)揮最大,這是師生共構開展至今我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我認為分析生成活動的特點及分析孩子在活動中的發(fā)展點顯得尤為重要。
分析:在第一次為班級活動區(qū)設計標志,孩子們在分享時發(fā)現:問題與設計圖案不相符,標志圖案太小不醒目,呈現的位置不恰當,有些問題沒有發(fā)生不需要標志,有的標志沒有支撐材料容易掉等等。如今,孩子關注活動區(qū)出現的問題,那么他們會在活動中去解決上一次設計出現的問題嗎?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地提供一個“設計、制作、呈現”的活動形式,能夠有效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嗎?
發(fā)現:要將看到的問題通過簡單的圖形準確表現出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何況這次孩子是為幼兒園設計標志,與為班級設計相比加大了難度。只有讓孩子在具體的場景中充分觀察、思考,并結合對標志設計的已有經驗,幼兒才能在第二次的設計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前期經驗的獲得尤為重要。
策略:采用小組為單位讓孩子選擇活動區(qū)進行觀察,并為每個孩子準備一張調查表,讓孩子將自己發(fā)現的問題、設計標志的形狀,及呈現時所需材料都用自己的符號進行記錄。
價值:①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意識,相互學習、相互幫助。②針對性地觀察、記錄,能有效提升孩子設計的技巧。③材料的記錄能幫助孩子在設計活動前對自己所需材料有所思考,有所準備,從而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教師也通過記錄看到孩子在選擇材料上的變化并能及時提供補充和完善材料。④設計之前讓孩子相互分享記錄的內容,不僅能提高大膽表達的能力,還能幫助孩子有針對性地設計,有效地解決相關問題,設計中記錄表的參考也能幫助孩子回憶問題的場景,使設計更具計劃性、科學性。
關于師生共構帶給孩子新的變化(關鍵詞:提升)
1、幼兒的主體性得到提高,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由于活動來源于幼兒,是幼兒感興趣的,是符合他們需要的,因此總能引發(fā)孩子積極參與探索,樂意嘗試各種方法。
2、培養(yǎng)了孩子細致觀察、大膽表述、積極動手操作的能力。教師經常為幼兒提供實地觀察、分享討論、動手操作的機會,并以尊重、平等、寬容、接納的態(tài)度去支持孩子多樣化的表達,使孩子們的觀察力、表述力、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提高了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在活動中,孩子們總會問出許多個“為什么”,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自己去查找資料,去記錄、討論、探索、發(fā)現。每一種經驗對他們而言都是新鮮的、受歡迎的,正是這種對經驗的開放態(tài)度使得他們樂于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
4、幼兒學會了在交流(與老師、同伴、成人、環(huán)境)中學習。共構活動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機會,讓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和同伴、教師、成人交流,和環(huán)境對話,并從中獲得經驗。
5、提升了幼兒敢于表達敢于表現的能力。教師尊重和接納的態(tài)度使得幼兒在活動中不壓抑自己,敢于質疑,敢于嘗試各種活動,大膽展示自己。
6、建立了自信的品質。孩子在活動中反復嘗試,反復驗證,對自己充滿信心,形成了自信的品質。
7、增強了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合作的機會,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組建成探究小組,在共同觀察、記錄、收集材料、制作的活動中,孩子們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信任、相互學習的關系逐漸建立。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意識得到增強。
8、有強烈的規(guī)則意識并能自覺遵守。孩子們通過對標志的理解、認識、運用,將遵守規(guī)則內化為自己的需要,并能在活動中去督促自己,建立良好行為。
9、積極關注周圍人或事,更加熱愛生活。共構活動的深入開展不僅讓孩子們在能力上得到提高,還促使孩子們對周圍的人或事抱以積極關心的態(tài)度,有了主人翁意識,對生活也更加熱愛。
關于師生共構帶給教師的新思考(關鍵詞:深思求變)
1、教師追隨孩子興趣提供活動,不是等待孩子在活動中變化與發(fā)展,而是積極思考活動本身的特點,價值的傾向,讓孩子學會在活動之前去分析思考問題、準備材料等,培養(yǎng)自主學習、自我建構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獲得能在接下來的活動中起到支持、推動、促進的作用。也就是說師幼互動的價值不僅僅停留在活動當時,而是圍繞“怎樣促進孩子發(fā)展”從活動的準備、進行、分享等方面,給以充分的體現。
2、不同班的孩子開展同一個共構活動,其生成的活動內容會不一樣,會更能反映本班孩子的特點、興趣傾向,更加有利于教師分析孩子、有效地促進孩子的發(fā)展。
3、共構活動中音樂元素的加入。我們都知道音樂活動深受孩子的喜愛,而師生共構的活動也是孩子們喜歡的,那么這兩者能發(fā)生聯系嗎?在我班開展標志的共構活動中,孩子們學習了一首相關兒歌《交朋友》,而在舞蹈《青春舞曲》的學習中,孩子們對其音樂旋律很感興趣。但我發(fā)現《青春舞曲》的歌詞較成人化,孩子不容易理解,而《交朋友》的兒歌內容深受孩子喜愛,能不能將兩者結合呢?于是我開展了創(chuàng)編歌曲的音樂活動,讓孩子將兒歌配人音樂旋律,同時去感受創(chuàng)編歌曲的另一種形式。孩子們在此活動中參與積極,創(chuàng)編的熱情高漲,并命名為“標志歌”,同時成為孩子喝水、聊天時經常傳唱的歌曲。
我的思考,我的想法,能帶給孩子們這樣的變化與發(fā)展,我感到非常欣慰。所以我想說,師生共構帶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建構快樂、共同成長、收獲幸福!
【大班師生共構活動:我為幼兒園活動區(qū)設計標志牌】相關文章:
寒假師生共讀活動總結04-25
幼兒園大班區(qū)角活動方案03-12
大班區(qū)角活動教案11-03
師生共讀書活動方案(通用6篇)04-28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我設計的郵票09-30
大班區(qū)角游戲活動方案09-09
幼兒大班區(qū)角活動教案02-26
大班區(qū)角游戲活動方案01-16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捏面人》活動設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