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辯論賽質詢
辯論賽也叫論辯賽,還叫做辯論會,
辯論賽質詢
。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辯論賽質詢,歡迎閱讀。更多資訊請繼續(xù)關注辯論賽欄目!辯論賽質詢
質詢答辯技巧;美國法律界紅極一時的律師愛德華?威廉斯(Edwa;質詢是一種藝術;對參加過俄勒岡賽制辯論的讀者來說,威廉斯的說法毫;質詢與答辯的權利義務在俄勒岡規(guī)則中有基本規(guī)定;因為答辯者只能回答,因此他不能反問質詢者;由于仿自英美法庭的質詢是俄勒岡賽制的重要階段,不;
(一)質詢的準備;出色的質詢相當程度需要依賴臨場反應,但這絕不表示;逆向思考;在分析立場的過
質詢答辯技巧
美國法律界紅極一時的律師愛德華?威廉斯(Edward Bennett Williams),曾經在接受《時代周刊》(1959.6.22)采訪時談到了質詢(反對詢問)的技巧,他說:
質詢是一種藝術。它就如同要你將繩索套在被傳喚來傷害你的證人身上,使他被你控制,反過來幫助你。這情況就像是與證人共處暗室,他手持匕首,隨時想捅你一刀,這時你必須小心翼翼地緊跟在他身后。你絕不可能在質詢中做實驗,絕不能問不知道答案的問題。如果你確知答案,證人確并未那樣回答,你可以立刻干掉他,否則被干掉的就是你。
對參加過俄勒岡賽制辯論的讀者來說,威廉斯的說法毫不夸張。許多辯手都曾經因為提出不當?shù)膯栴},而在質詢中遭到重創(chuàng)。在各種發(fā)言階段中,經驗不足的辯手最感到困難的通常就是質詢階段。
質詢與答辯的權利義務在俄勒岡規(guī)則中有基本規(guī)定。根據(jù)規(guī)則,質詢者有質詢的“主導權”,也就是問答的進行使由他來掌控。規(guī)則中說: 質詢者得控制時間,得提出任何與題目有關之合理而清晰之問題,并可隨時停止被質詢者得回答。(規(guī)則第九條) 不過質詢者不能濫用這個主導權。作為質詢者,他只能問,不可以利用質詢時間自行申論,或根據(jù)答辯者回答自行引申。一旦如此,答辯者可以喧賓奪主,透過表示“對方辯友您不要自行申論”、“對方辯友請不要自行評論”或者“對方辯友請您問我問題”等方式來加以制止。 答辯者則只能回答。除非問題明顯不合理(如涉及與辯論無關的隱私),
否則不能拒絕回答。雖然在無法理解問題時,他可以要求質詢者再問一次,但不能“惡意”這么做,否則將可能被評委認定為故意干擾提問。
因為答辯者只能回答,因此他不能反問質詢者。“反質詢”在俄勒岡賽制中是違規(guī)行為,質詢者不但不必回答,還有權利加以制止。 不過答辯者只能答并不代表他只能任人宰割,當質詢者在問題中露出破綻是,他還是可以隨時捅上一刀,在質詢中獲取利益。
由于仿自英美法庭的質詢是俄勒岡賽制的重要階段,不能善用質詢答辯,很難在這類辯論賽中由出類拔萃的表現(xiàn),后面介紹的就是關鍵的質詢答辯技巧了。
(一)質詢的準備
出色的質詢相當程度需要依賴臨場反應,但這絕不表示質詢無法準備。透過“逆向思考”和“打造地基”,多數(shù)質詢都可以在上臺前準備妥當。
逆向思考
在分析立場的過程中,辯手應該已經對哪些爭議點有機會發(fā)展為“可能議題”有了基本概念,質詢的準備應該以這些可能議題為重點。例如在“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利大弊大”的辯論中,針對我方主打的“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即使失敗,仍將增進其挫折抵抗力”,以及對方可能主打的“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會造成課業(yè)分心”等議題,辯論隊伍都應該設計好質詢題目;如果場上確如意料中的出現(xiàn)了這兩個議題,就可以使用事先備妥的質詢來回應。
換句話說,事前的準備工作做得越充分,猜中的議題越多,質詢就越可以依賴事前的準備情況,而不必只靠臨場發(fā)揮。因此,準備質詢題目時,辯手不應該從“我要怎么問,問什么”的“問題設計”開始,而要先思考“我要問出什么”,也就是先想結果,再想題目。這種由結果倒推問題的準備方式,就是所謂的“逆向思考”(reverse thinking)。
一般而言,對攻防而言越重要的議題,也就是對質詢而言越主要的主題,質詢時辯論隊伍攻擊對手立論和防御本方立論的重要工具。 打造地基
接下來辯手要思考怎樣問出自己要問出的東西。前面說過,辯論或者論證的基本過程是透過雙方都同意的事,來使對方承認他原本不同意的事(由“第一共識”找“第二共識”)。因此最好的論證擁有三大組成要素:1、無可否認的根據(jù);2、無從推翻的“推論”,因此產生3、無可回避的主張。 簡單的說,主張的“大樓”必須建立再根據(jù)與推論的穩(wěn)固“地基”之上。而質詢就是打造地基(ground building)的有效手段。 舉例來說,如果我方統(tǒng)一“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回造成課業(yè)分心,因此弊大于利”的方式,是“很多事情都會造成大學生分心,因此造成分心不構成弊大于利的理由”,這個我方主張就是要試圖構建的大樓。而要怎樣使對方接受這個主張呢?類比論證使一個可能的方法。我方如果以交男女朋友、打球與參加社團做類比,強調這些事情也會使大學生分心,但卻不被認為弊大于利。辯手可以這樣問——
問:對方辯友,請問您有沒有女朋友?
答:有。
問:請問您交女朋友是不是會花時間?
答:我懂得時間分配。(答辯者打算逃脫)
問:那請問有沒有大學生會交女朋友交到無法兼顧課業(yè)?(質詢者不為所動,繼續(xù)以其它大學生為對象進行追問)
答:這不一樣……(答辯者回避問題)
問:請回答我的問題,有沒有大學生會因為交男女朋友而耽誤課業(yè)?(質詢者不為所動,再次追問同樣問題)
答:呃,有可能,但是……(獲得對方承認類比)
問:謝謝你,我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了。
在打造地基時,質詢者最常用的就是“類比論證”。如果對方無法否認類比,又無法證明二者“不能類比”,他將就無法回避主張——交男女朋友利大于弊。如果交男女朋友、打球、參加社團這些多數(shù)人不認為弊大于利的事情,依照對方的邏輯都屬于弊大于利,其辯論的外部連貫性就將受到重傷。
所謂“絕不能問不知道答案的問題”,指的經常就是以對方無法否認的事情作為質詢的地基。“有沒有大學生會因為交男女朋友而耽誤課業(yè)”,在一般人的“已知”答案中顯然是“有”,因此對方無法否認。除了一般人的已知,對方自己說過的話他們也將難以否認,同樣可以作為質詢的基礎。例如:
問:您剛才是不是提到“刑罰教育犯罪者的目標重于報復的目標?”
(他們自己說過的話,這是很難否認的)
問:所以當二者沖突的時候應該以教育目標為優(yōu)先嘍?(這是同一說法的重復,同樣難以否認)
問:請問您,如果有一位盜竊犯已經服完所有刑期(報復目標完成),并且未再觸犯任何法律,您方是否一定要讓他出獄?(這時有兩種可能的答案,質詢者推測他會答“是”,但如果他回答“不是”,將發(fā)生自相矛盾,對質詢者更有利) 問:請問他是不是可能還沒改過(教育目標未完成)?(因為這個問題的“強度”很低(可能),對方將很難不回答“是的”) 問:那么您方為什么要讓他出獄呢?(這是逼對方啞口無言的問題,對方回答不回答都將暴露矛盾)
在設計系列問題打造地基時,“耐心”非常重要。若能達成質詢效果,即使延長系列問題的數(shù)目也無妨。
完成問題的初步設計后,辯手可以彼此扮演質詢者和回答者,來測試問題中是否有明顯疏漏,容易讓對方有可乘之機的地方,
資料共享平臺
《辯論賽質詢》(http://www.dameics.com)。透過上述“心懷目標→打造地基→設計問題→問答演練”的準備過程,在比賽正式開始前,辯手們應該擁有重要議題方面的多套質詢題目,有備無患。(二)問題的形式
在設計問題時,質詢者要知道自己可以使用的問題的形式。一般而言,質詢者最常用的問題形式有三:我問你答的一般問題,以及目的在“我代你答”和“你無法答”的特殊問題。
一般問題一般問題(generalquestions)指的;先來談是非題(trueorfalsequesti;問:請問有沒有大學生會因為交男女朋友而無法兼顧課;問:您說不一定是不是因為有些人會,有些人不會?;答:呃,對;問:那表示有人會嘛;答:這個題目不能用是或不是來回答;問:為什么呢?;答: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阿;問:所以是有些人會,有些人不會?;答:呃,對;請注意上
一般問題(general questions)指的是尋求答辯者回答的問題,又可以安裝學生考試中的常見題型,分為是非題、簡答題、選擇題和申論題、在質詢答辯中,選擇題比較少見,簡答題偶爾出現(xiàn),最常見的則是是非題和申論題。
先來談是非題(true or false questions)。為了占有主導權,質詢者應該多詢問這類題目,例如在上面的兩個例子中,所有的問題都是只要求對方回答“是或不是”、“對或不對”以及“會或不會”的是非題。 如果遇到狡猾一些的答辯者,可能在是非題上回答“不一定”。這時質詢者不用驚慌,因為“不一定”代表的是“有時候是(對、會),有時候不是(對、會)”,只要多追問一個問題就可讓這類答辯者無法逃避,例如——
問:請問有沒有大學生會因為交男女朋友而無法兼顧課業(yè)? 答:不一定。
問:您說不一定是不是因為有些人會,有些人不會?
答:呃,對。
問:那表示有人會嘛。 答辯者也可能作出“迉類問題不能用是或不是來回答”來答復。有時這的確是質詢者的詢問內容不適合以是非題形式來提出,例如“請問核能發(fā)電是一種好的發(fā)電方式么?”由于“好”(價值詞)的定義是相當模糊的,答辯者自然難以用簡單的是或不是來回答。但有時這仍是答辯者試圖回避,質詢者應該透過追問將它拉回來,例如—— 問:請問有沒有大學生會因為交男女朋友而無法兼顧課業(yè)?
答:這個題目不能用是或不是來回答。
問:為什么呢?
答: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阿。
問:所以是有些人會,有些人不會?
答:呃,對。
請注意上面的例子里,質詢者問了一個“為什么”。在這里“為什么”是要請對方澄清“不能用是或不是來回答”的原因,對方很難長篇大論,仍屬于“要求有限答案”的簡答題(short-answer questions)范圍。簡答題也可以請對方簡短提供證據(jù)和主張,例如“請問您方相信植物人并無意識的證據(jù)是什么”,或者是“可否請您簡單重述反對公益彩票的三大理由”,當然質詢者會這樣問,意味著它將即刻對對方的證據(jù)與主張?zhí)岢龇瘩g。
質詢者應該盡量避免詢問的是“要求無限答案”的申論題(essay questions),也就是一般所謂的“開放式問題”(open questions)。申論題的風險是給予對方過大的回答空間,因而使質詢者喪失質詢的主導權。例如如果質詢者問“請問您方為什么認為經濟全球化競爭大于合作”,回答者的答復使“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十個方面來分析”,這下質詢者又要如何回應呢?
特殊問題
除了尋求答辯者回答的一般問題,質詢者在發(fā)問中還可以用兩類特殊的詢問方式:一是“建議式詢問”,二式“對質式詢問”。
首先,建議式詢問(suggestion)尋求的不是答案,而是以問題形式
替答辯者說出答案。在美國法庭,這類問題經常用于質詢的結尾。具體的做法式:當答辯者被質詢者的問題逼到墻角時,利用建議式詢問替他說出他不愿說出的答案,然后快速收尾。在前面經常提過的,有關刑罰目的的質詢里,質詢者就可以透過建議式詢問來處理使答辯者啞口無言的問題——
問:那么您方為什么要讓他出獄呢?
答:呃……
問:是不是因為他以及服完他的犯罪罪行相當?shù)男唐诹四?(因為對方出現(xiàn)遲疑,質詢者迅速提出建議式詢問)
答:呃……
問:謝謝,我想我已經得到需要的答案了。(對方在建議式詢問后再度出現(xiàn)遲疑,質詢者迅速將系列問題收尾) 老經驗的辯手會建議質詢者以“快速收尾”完成上述步驟,如果在啞口無言的問題上逼問對方過久,答辯者可能急中生智,答出令質詢者吃驚的答案。
其次,對質式詢問(confrontation)要的也不是答案,而是希望提出違反答辯者立場的傷害性事實,來暴露他的發(fā)言與事實不符,以傷害其可信度。例如以下這個例子——
問:您剛才是不是說多元入學方案實施之后,學生的升學壓力獲得減輕,補習的人也少了?
答:是的。
問:可不可以請您念一下我手上的這份資料。
答:好。
問:這份資料是來自2001年5月16日出版的《臺北市市政統(tǒng)計周報》,請念這一段。
答:“根據(jù)調查89年本市中等以下各級學校學生平日放學加校外補習之比率為55.14%,較上年54.05提高0.64格百分點,國中、高中學生亦半數(shù)以上下課后進入補習班,分別為67.96%和55.41%”。 問:請問是不是還有超過半數(shù)的學生在補習,甚至補習人數(shù)還增加了?
在事實勝于雄辯的情況下,這時答辯者唯一的脫身之道,可能是表示“我方的資料顯示補習人數(shù)降低了”,但質詢者還是達成了提出矛盾證據(jù)的效果。
對質時最好利用事實證據(jù),如果是意見證據(jù)(請對方辯友念某位專家的意見),效果將是相當有限的。對方辯友可以輕易在他們的質詢中“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用支持他們的意見證據(jù)來提出相同的質詢。
(三)質詢的目標
前面說過,質詢應該以逆向思考的方式來準備。也就是先確認質詢目標,在思考質詢方法。從論點交鋒的角度來說,雙方所有的主要議題都可以是質詢的目標;就功能的角度而言,質詢的主要目標則可以歸納為“限定”、“攻擊”與“防御”三大類(游梓翔、溫偉群,1989)。 質詢的第一個主要目標是限定(limiting)辯論的范圍,質詢者透過澄清對方立場、建立雙方共識等做法,將隨后的攻防焦點引導到關鍵議題上。下面這則澄清對方立場的質詢是出自“高中聯(lián)考應加計在校
成績”的辯論:
問:您方所主張的“高中聯(lián)考應加計在校成績”,請問是五育(德、智、體、美、勞)成績的哪些部分?
答:是加計智育,透過這樣的方法,我們可以……
問:謝謝您,我要問下一個問題了。
透過這則簡單的質詢,質詢者得知正方要加計的是智育成績,就可以放棄預先準備用來反駁加計其它四育分數(shù)的論點,而集中討論只加計智育的問題。
【辯論賽質詢】相關文章:
辯論賽的技巧05-30
辯論賽獎項05-23
地理辯論賽05-21
辯論賽流程與規(guī)則05-26
經典的辯論賽技巧句子06-01
辯論賽流程及賽制06-01
關于辯論賽的規(guī)則05-30
小學辯論賽策劃方案05-25
生物的變異利弊辯論賽01-18
順境出人才的辯論賽材料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