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教材教學反思
新教材教學的幾點反思
在應用新版教材從事教學的這段時間,我認真研讀了有關新課程改革的書籍、論文和資料,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標準,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xiàn)將體會總結出來,以求共勉,
新教材教學反思
。一、教學中要轉換角色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美國課程學家多爾認為,在現(xiàn)代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在教學中,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課程中經常采用的課堂教學形式,這些組織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
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fā)。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地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時,教師不是拖著走,而是激發(fā)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地向上攀登。
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fā)現(xiàn)“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xiàn)交流。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新教材倡導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的“用教材”,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要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對教材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教學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既要有能力把問題簡明地闡述清楚,同時也要有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索、自主學習。
(1)教材不等于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大于教材。教學內容的范圍是靈活的,是廣泛的,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只要適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的材料都可作為學習內容。教師“教教科書”是傳統(tǒng)的“教書匠”的表現(xiàn),用“教科書教”才是現(xiàn)代教育應有的姿態(tài)。
(2)充分利用教材開創(chuàng)自由空間,
資料共享平臺
《新教材教學反思》(http://www.dameics.com)。過去的教和學都以掌握知識為主,教師很難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開發(fā)教材,現(xiàn)在則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編入了一些讓學生猜測和想象的內容,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各種不同的思維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學生自由閱讀的欄目以及學習課題。三、注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就此進行教學。”這段話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掌握了這個標準以后,我在教學中始終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fā),了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方法。從教學實踐來看,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數(shù)學新教材教學反思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是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對知識本位,教師中心和傳授灌輸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造,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取得過程和結果并重的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上學期我承擔按新課標實施的七年級數(shù)學課的教學任務.一學期的新教材教學中,自己雖然在教改中做了不少的嘗試,但仍無經驗可言,只能談點粗淺的教學體會.
一,新課程標準學習體會
1.新課程關注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新課程的目標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了多元,綜合和均衡的重新定位.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學大綱對學生發(fā)展目標的定位中存在短視,片面,僵化的問題.只強調知識和能力,其中的能力主要指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鞏固知識的能力,核心是學生的應試能力.
2.新課程關注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新課程強調通過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獲得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從課程目標,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方面都對促進學生的自主性發(fā)展提出了具體要求.學生自主性的發(fā)展要求我們的教育提供適宜的土壤和適宜的發(fā)展空間.而新課程的實施就提供了這樣的可能性.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1)"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2)給學生"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機會;
(3)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
(4)注重教學過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
3.新課程與不同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二,新教材研究體會
【新教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要反思什么10-16
教學反思到底反思什么10-20
新教材網(wǎng)絡培訓總結10-09
橋教學反思06-14
霧凇教學反思10-21
秋天教學反思09-03
教學反思的誤區(qū)09-18
教學反思的寫法09-12
《太陽》教學反思10-13
海燕教學反思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