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1
學校是建起來了,如何留住孩子卻成了難題。
為留住這些學生,家訪成了張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去有些學生家的路太難走,連車都租不到,只能徒步前往。一個假期甚至兩個假期,即便馬不停蹄,張桂梅也只能走訪完一屆學生的家庭。盡管如此,她依然堅持,“無論如何,我一定要親自到每一名學生的家里去看看!
一次家訪,到了山下,司機告訴張桂梅,車上不去了。學生的.家在山頂,僅有一條不到半米寬的山路,路的一邊是萬丈懸崖,走路的話需要6個小時。為了節(jié)省時間,張桂梅搭乘鄉(xiāng)政府工作人員的摩托車上山!爱敃r坐在車上,我都不敢低頭,摩托車稍微歪一點,就會跌入懸崖粉身碎骨!毕肫甬敃r的場景,張桂梅至今心有余悸。
學生下山來接她,在半山相遇時,張桂梅第一句話就問她,“你為什么要回這兒來啊?你怎么還老想回這兒啊?這地方你怎么回來的啊?”女孩低著頭淡淡地說,“老師,我不回來,我上哪兒去啊?”張桂梅無言以對。
關于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2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共產(chǎn)黨員為黨的事業(yè)而奮斗,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一種信念,為的就是一種理想!叭紵粜iL”張桂梅,就是這樣的人,讓華坪女子高中的師生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里有光,讓理想信念迸發(fā)出改天換地的強大力量,為山區(qū)女孩追夢人生鋪起了一條光明大道。
這是拔掉窮根的堅定信念。華坪縣地處金沙江腹地,山區(qū)面積占97%,2/3以上的大山在海拔1500米以上,散居著傈僳族、納西族、彝族等民族。走出大山、改變命運、過上好日子,是山里人世世代代的夢想、心心念念的追求。
山里人窮,窮在意識落后、文化落后。與教育和貧困打了半輩子交道,張桂梅最懂山里孩子的渴望,最懂這片山。1996年8月,張桂梅到華坪縣中心學校任教,“女生比例很低”、“很多女孩讀著讀著不見了”的現(xiàn)象,引起她的極大不安。通過不斷的家訪她發(fā)現(xiàn),在家務農(nóng)、外出打工或早早嫁人,是大多數(shù)當?shù)嘏⒌墓餐\。面對山區(qū)教育的'“錐心之痛”,張桂梅認為,“女孩的教育問題解決不好,就會陷入貧困女孩—貧困母親—貧困下一代的惡性循環(huán),所以救一個就是救三代!”水激則石鳴,人激則志宏!拔野涯切┕媚镆粋個往回撈,哪怕我自己出錢,也一定讓她們讀書!”在那片貧瘠的土地上,張桂梅孜孜不倦地播種教育脫貧、創(chuàng)造美好新生活的希望,并將這一希望撒向云嶺山鄉(xiāng)。
張桂梅始終秉持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癡心和執(zhí)著,創(chuàng)造了貧困山區(qū)教育史上的一個又一個奇跡,詮釋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對基層教育工作的責任和擔當,用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干事品格為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
這是拿命來拼的堅定信念。越是在艱苦的地方,信仰越容易生長;越是經(jīng)風雨的考驗,信仰越歷久彌堅。幼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還身患骨瘤、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20多種疾病,經(jīng)歷了數(shù)次病危搶救。張桂梅忘我工作的同時,忍受著常人無法承受的心靈傷痛和身體病痛。連續(xù)的命運重擊,怎么挺過來?靠堅定的信念!困難沒有將張桂梅打倒,反而成了她燃燒自己的柴火。
理想就在崗位上,信仰就在行動中。1997年4月,張桂梅被查出身患腫瘤。沒錢治病,舉目無親。她決定瞞著病情,把初三畢業(yè)班帶到畢業(yè),這一拖就是3個多月。后來,學校了解到她帶病教學,送她去醫(yī)院做手術,當時取出來的腫瘤重達2公斤,非常危險!拔沂抢蠋煟v臺就是我的生命,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她的事跡傳開后,華坪縣各級干部、老百姓主動給她捐款,一位到縣城開第七次婦代會的代表也捐出僅有的5元回家路費,這樣的善舉,極大地溫暖了她的心,給她以新的生命力。人在難處最知暖!叭A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為華坪做些事!睆拇,張桂梅的人生就與山區(qū)教育事業(yè)深深融合一起,燃燒自己、照亮學生,她用拼命精神,換來了貧困山區(qū)女孩人生命運的轉(zhuǎn)折。
這是教育報國的堅定信念。貧困山區(qū)教育起步晚、資源少、底子薄。有好心人勸導她:“張老師,女孩輟學問題在貧困山區(qū)具有普遍性,各級黨委政府會逐步解決的。”張桂梅卻回應說:“我們等得起,可孩子們的成長等不起,她們可都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山區(qū)的希望,女高早辦一天,就能少讓一批山區(qū)女孩輟學,就能多為山區(qū)發(fā)展點燃一分希望啊!”張桂梅只是一名鄉(xiāng)村教師,但她在教育工作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她的心中有強烈的家國情懷。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尤其貧困地區(qū)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全面提高,離不開無數(shù)個像張桂梅一樣的優(yōu)秀人民教師的努力奮斗。從邊疆到內(nèi)地,從鄉(xiāng)村到城市,從高山到海島,涌現(xiàn)出張麗莉、李保國、黃大年、張桂梅等一大批優(yōu)秀人民教師,一棒接一棒,一代接一代,提高人民教育素質(zhì),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不斷為筑牢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做出貢獻。
關于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3
XXXX年1月,一場以向張桂梅學習為主題的“感恩行動”在麗江市迅速掀起,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張桂梅為何與"感恩”產(chǎn)生聯(lián)系,她的感恩情懷源自何處?記者從她的人生軌跡中找到了答案。
出生于XXXX年的張桂梅,年輕時不僅長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開朗,能歌善舞,對生活充滿憧憬。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夫妻雙雙在大理市的一所中學教書。但正當夫妻倆沉浸在甜蜜、美好的生活中時,不幸卻突然降臨到他們的頭上,她的丈夫得了不治之癥。為了給丈夫治病,她東奔西走到處借錢,能夠借到錢的地方都借了,該花的錢都花了,但丈夫的病還是不見好轉(zhuǎn)。XXXX年,身患癌癥的丈夫離她而去,張桂梅陷入極度的悲痛之中。后來,在同事的幫助下,她決心重新振作起來,為了擺脫令她觸景生情、傷感悲痛的環(huán)境,XXXX年8月,張桂梅從大理調(diào)到華坪,在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環(huán)境賦予了張桂梅新的生機。來到華坪民族中學后,她承擔起4個畢業(yè)班的政治課教學工作。她所教的班級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后院,相隔100多米,早上、晚上、前院、后院,她來回奔走,天天如此,好像忘記了疲倦,享受著工作的快樂?删驮谶@時,不幸再次降臨到她的頭上。XXXX年4月,張桂梅感覺身體消瘦得特別快,臉也變得特別黑,但肚子卻越來越大,硬硬的摸上去像塊石頭,疼痛難忍。到醫(yī)院檢查,結果嚇了她一跳,原來肚子里長了一個腫瘤。醫(yī)生要她馬上住院治療,否則后果就不堪設想。但是,想到承擔的4個畢業(yè)班的學生再過幾個月就要參加中考,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怎么能扔下他們不管呢!一邊是學生的前途,9年的期盼;一邊是自己的生命,怎么辦?
張桂梅經(jīng)歷了太多的磨難,但這些磨難更加激勵起她對生活的`愛和希望。想想那些學生期盼的目光,她咬緊牙關,回到學校把檢查結果鎖進抽屜。這一切,她沒有告訴任何人,一直堅持到把學生送進考場才住進了醫(yī)院。XXXX年7月,張桂梅做了腫瘤切除手術。手術后,醫(yī)生要求她必須注意休息,最少要調(diào)養(yǎng)半年?墒菫榱藢W生,她在手術后的第24天,又走上了講臺。
張桂梅的事跡迅速傳遍華坪大地?h政協(xié)委員來學校視察,校長在匯報時,介紹了她的情況。聽了介紹以后,所有委員馬上起立向她三鞠躬,并當場為她捐款6230元?h里召開第八次婦代會,全體代表和縣領導都為她捐款。希望她好好治病。對此,張桂梅眼淚奪眶而出:“病無情,人有情,這是一些多好的人啊!”
發(fā)生在丈夫和她自己身上的兩次磨難,使她想到,人與人之間是多么需要理解、幫助和支持呀!如果沒有華坪人民,她的生命將無法延續(xù)。她說,她的生命屬于華坪,把全部精力奉獻給華坪人民。正是由于這種感恩的心態(tài)和情懷,張桂梅把人間最偉大的母愛獻給了他的學生和那些失去父母而需要幫助的孩子們。
【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張桂梅的事跡04-06
張桂梅事跡感悟10-25
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01-09
張桂梅先進事跡06-20
“時代楷模”張桂梅事跡04-21
張桂梅事跡心得體會優(yōu)秀06-17
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范文04-11
學習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01-17
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范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