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上教案 古詩兩首 望洞庭 峨眉山月歌
3、古詩兩首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意,感悟詩的意境。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望洞庭》。 2、理解詩意,感悟詩的意境,讓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那里的美景。 2、看月下洞庭 唐朝詩人劉禹錫來到洞庭,被這里的美景吸引住了,不禁詩興大發(fā),寫下了這千古傳頌的佳作。 二、精讀會意 1、自讀全詩 2、“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相:相互。 和:和諧、協(xié)調(diào)。 湖光:湖水反射的光。 秋月:秋天的晚上。 這句話中用了一個比喻句,你能找出來嗎?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翻譯: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3、“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遙:遠遠的。 這句話中也用了一個比喻句。 把洞庭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4、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理解詩意,感受詩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欣賞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二、學習古詩 1、這也是一首秋天夜晚的古詩。 2、“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們常說“一輪明月”,這里為何是“半輪”? 影:月影。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別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中,又伴隨著我順流而下。 3、“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清溪:地點。 下:順流而下 連夜從清溪出發(fā),向三峽方向駛去,想念友人卻見不著,只好懷著依依惜別的心情向渝州駛去了。 4、詩人坐在小船上,抬頭仰望月空,瞧見半隱半現(xiàn)的月亮,低頭望那流逝的平羌江,心里會想些什么? 李白在清溪告別了朝夕相處的朋友,登上前往三峽的船只,船行駛到平羌江了,詩人抬頭看到峨眉山頂那半輪明月,低頭一看,月影倒映在水中正與他隨行呢!詩人心中一片惆悵,月影能夠伴隨我,但我的友人卻留在了清溪,想見也見不著了。 作業(yè): 1、習字冊。 2、背誦古詩,說說古詩的意思及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3、再背兩首思鄉(xiāng)思人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