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蘇教版下冊數學研訓總結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結論,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蘇教版下冊數學研訓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蘇教版下冊數學研訓總結1
從教學過程看,首先注意通過直觀方法引導學生感悟整十數的意義,認識數的組成,具體認識幾個十是幾十,以求形成整十數的概念。其中認識“一百”做得比較具體,讓學生看到“(9個十)再添1個十”是10個十,捆成一大捆是“一百”,清晰地感受10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10個十。其次注意借助直觀體會寫數的方法,用計數器撥珠了解幾十怎樣寫出來。這些都是好的做法。
就本課而言,我覺得一問一答式的方式多了。課堂需要互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但簡單問答式對學生來說并沒有促進思維的作用,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思維的發(fā)展,因為它不需要學生主動尋求、思考知識間的聯系,學生就沒有機會利用已有的認知結構中相關成份去認識所學數學知識的屬性、本質,去感受知識是怎樣生成和發(fā)展的。有效的互動是需要提供思維空間的,要特別注意所提的問題要有思維性。要從層次目標出發(fā)、圍繞知識本質設計問題,使學生需要通過思考和探究、討論和交流來理解所學內容。這既用于學生學習新知,也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除此以外,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1.加強數數,幫助學生體會和認識數的實際意義。在認識三十、六十時,可以讓學生借助直觀十個十個地數十、二十、三十……,分別認識3個十是三十、6個十是六十;學生數數時,不能僅拿出五十、七十,“舉起來看一看”,應該要求數出五十、七十放在桌面上,每次都讓學生數一數十、二十、三十……,并追問為什么是五十、七十,并在此基礎上概括出“幾個十是幾十”。
2.認識數位的活動再適當加強一些。應該說通過數數生成“百位”的`方式是好的。但可以加強一些。在十位上數滿10顆(即數到一百)時,不要采用直接說明的方法揭示數位,可以讓學生思考:十位上滿10顆是一百,要怎么撥?前一位就是什么數位?再根據學生的思考撥珠、揭示“百位”。這樣學生不僅了解右邊起第三位為什么是百位,還可以體會十進制計數法,體會由于數數的需要產生了新的數位。
3.寫數、讀數應主要讓學生自己完成。對于整十數,學生已經有了寫、讀10、20的經驗,不必用問答式的方式由老師自己板書寫數。究竟怎樣做呢?我認為:一是可以在計數器上分別撥出四十、八十、一百,讓學生自己嘗試寫出來,再交流怎樣寫的,獲得整十數的寫法。二是寫數后應該讓學生讀數,認數不讀數是不行的?梢栽趯憯岛螅髮W生把寫出的數讀一讀,說說為什么這樣讀。三是適當歸納整十數的寫法和讀法,使學生明確:幾十就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上沒有單位直接寫0;十位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0不讀。這是以后千以內數、萬以內數和多位數讀寫的直接基礎。
一年級蘇教版下冊數學研訓總結2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數學學習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數學作為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語言也日益成為人們進行交流的生活語言。重視培養(yǎng)學生數的意識,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地從數量上觀察分析客觀事物的習慣,體會到數的產生與發(fā)展,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認識的數”是在教完100以內數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安排的一次實踐活動!稑藴省烦珜ё灾魈剿,合作交流,實踐創(chuàng)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強調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為學生提供充分地從事教學活動和交流的教學知識,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教學和掌握基本的教學知識、教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教學活動經驗。
本節(jié)課為學生提供了現實而又有趣的教學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教師首先通過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故事“糊涂的小藍貓”這個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新課,喚醒了學生們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生產生了情緒的高昂的學習需求,積極投入到用100以內熟悉的數字說一句話的活動中去。
2.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數學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識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事實上學生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100以內數的知識,在教學中教師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他們自身的知識背景出發(fā)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作用。所以課堂上,老師先讓同學們看看一張自己的全家福,引導出學生說出自己家中熟悉的成員的歲數,然后再以猜年齡的智力游戲的形式說出今年64歲的人可能是小明的什么人,使學生感受到數的意義,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意識。
3.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參與交流活動的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師要向學生提供充分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教學思想和方法。本節(jié)課,教師能巧妙地設計猜、數、糖果和花生的活動。以游戲的形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并注意關注學生之間的合作與合流,讓學生體會到同伴之間的合作,并在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討論等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活動,在親身的體驗中獲取知識,從而使學生逐步增強估算的意識,掌握估算的方法,提高估算的能力。
2.充分發(fā)揮教師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的作用,給學生提供自我評價的機會,讓他們充分地肯定自己,在自我評價中增強自信。
3.通過激勵措施,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的精神,讓他們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
4.注意課外延伸,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因此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加強課外學習運用,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引導學生把課內學到的知識、方法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本節(jié)課教師讓學生充分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之后,再安排走出教室,到校園里數一數,是為了提高學生在生活中自覺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使他們真正學到生活中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
一年級蘇教版下冊數學研訓總結3
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認識100以內的數并會比較數的大小的基礎上安排的。通過教學,使學生會使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語描述兩個100以內數的大小關系,進一步培養(yǎng)數感。針對教學目標,應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落實在以下幾個方面:
1.著力于學生的語言發(fā)展,能用完整的語言,準確地描述“多些、少些”,來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
2.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充分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
利用身邊的例子引入。上課開始,我就問學生:教我們的老師有多少?我們班有多少人?學生興趣挺高,一起在數教我們的老師有多少人,然后再數我們班有多少人,這樣既鞏固了學生數100以內的數,也讓學生學習的勁頭高漲。數出:老師7人,學生51人(板書)。然后由這兩個數據讓學生明白:“多得多、少得多”的含義。然后還是用身邊的.例子:男生和女生的人數(人數差不多),來引入本課的另一個知識:多一些和少一些。這樣,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習效果挺好。
3.采用歡快輕松的教學方式,避免單調的模仿和說教。
在學生初步理解了“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含義后,讓學生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以便更加熟練理解。讓孩子們互相舉例子,更加鞏固含義。然后全班交流:孩子們舉的例子挺好:比如說:我又10支鉛筆,小紅又50支,小紅的比我的多得多等例子,加深學生多兩個數之間大小關系的理解,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一年級蘇教版下冊數學研訓總結4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預設”的非常好的教學設計在實施過程中也常常會“卡殼”。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過分的拘泥于靜態(tài)教案的“預設”而忽視動態(tài)學案的“生成”,使學生深陷在“預設”的巢臼里。教師能否準確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學生,有效開發(fā)資源,是進行教學“預設”的重點,也是動態(tài)“生成”的邏輯起點。評價“預設”的效能高低,應當分析“預設”是否促進了課堂的有效“生成”,這就要求我們應當為“生成”去謀劃好“預設”。使“預設”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成”的質量。
一、“預設”教學目標――準確定位,源于全面了解學生
在一節(jié)數學課堂教學之中,教學目標的設定尤為重要。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即教學應達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學上的.盲目性,是順利進行教育活動的基本保證和首要環(huán)節(jié)。我們用發(fā)展的眼光審視教學目標,堅持面向未來,立足課堂,確定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這節(jié)課學習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是小學階段整數大小比較的基礎和重點。為以后的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多位數的大小比較奠定基礎,從而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教材提供了情境,讓學生自己解決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最后由教師給出比較的方法。使學生能夠比較100以內兩個數的大小,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感。
1.使學生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并體會比較兩數大小的方法。
2.利用輕松愉快的游戲和現實有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習數學的興趣。
3.培養(yǎng)知識遷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預設”新知教學――準確把握,源于學生的需要
荷蘭著名的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強調:“數學是人的一種活動,如同游泳一樣,要在游泳中學會游泳,我們也必須在做數學中學習數學!苯處煈浞窒嘈艑W生,既不能過高地估計學生,也不能過低地估計學生,新知的學習應源于學生的需要,讓他們能夠自由而主動的學習。
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雖然已經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并能用符號表示大小,但對100以內數只是初步認識,抽象地比較數的大小較為困難。因此,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他們
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從中感知兩個數的大小,再逐步過渡到借助計數器的比較,最終能抽象地比較數的大小。
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細心觀察學生,要貼近學生,俯下身子來備課,多和學生交流,不失為備課的有效途徑,課前短短的交流和調查,勝過教師長時間的“閉門造車”。
三、要在“生成”中即時準確“預設”
教師要了解學生,上課的時候,要關注學生的情況,關注學生有什么創(chuàng)意?有什么困難?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做適當的調整,把學生的情況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來利用,而不是作為負擔。所以教師在課堂中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作出“生成”的教學策略。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真正做學習的小主人。
四、要在“生成”中不斷調整 “預設”
本節(jié)課上完以后還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1.新授部分過程太快。應從數的組成的角度去比較數的大小,使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也為后繼教學做鋪墊。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2.習題的設計要細化,要充分理解編者的意圖。
通過這堂課的教學使我深深的體會到要認真的吃透教材,精心的設計每一個數學活動,使我的每一位學生有所得。
【一年級下冊數學研訓總結】相關文章:
校本研訓總結集合06-17
中學學期校本研訓計劃08-26
一年級下冊數學總結(精選20篇)08-31
一年級下冊數學工作總結05-29
一年級數學下冊總結(通用11篇)09-10
第一學期小學校本研訓計劃06-20
一年級數學下冊復習計劃04-22
一年級數學下冊的復習計劃07-07
數學一年級下冊復習計劃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