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三國志》讀書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志》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國志》讀書心得體會1
《三國志》中,我最欣賞的則是曹操。曹操在那個諸侯稱雄的年代,可謂是天下罕見的全才。
他文武雙全,官拜驍騎校尉(僅次于將軍),足見其勇略。董卓進京,不少滿口仁義的漢室棟梁對董卓的惡行是敢怒而不敢言。唯有曹孟德,不惜背上諂媚小人的罵名,懷揣兵刃,棲近董卓身旁,意欲為國除賊。須知,若刺董成功,自己也將身首異處。曹孟德此舉,足見其大智大勇。
刺董失敗后,曹操輾轉(zhuǎn)奔波,經(jīng)過數(shù)年的苦心經(jīng)營,他已有十萬兵甲。而后,瞅準時機,親率勁旅迎獻帝回朝,定都許昌。有人認為曹操乃大漢國賊,以挾天子之便,掌控天下。可是當年十八鎮(zhèn)諸侯討伐董卓時,除了曹操與孫堅力戰(zhàn)西涼軍外,其他諸侯哪一個不是坐觀成敗,以圖漁利?獻帝出逃,袁紹、公孫瓚,甚至是漢室宗親的劉表,都未營救圣駕。只有曹操急行軍數(shù)百里前去護駕。
縱觀曹孟德的功績,滅二袁,亡呂布,平西涼,收漢中。所行無一不是完成漢廷的一統(tǒng)大業(yè)。雖然曹孟德的文治武功,冠絕天下。但當他掃平北方時,已是烈士暮年。他急于在死前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怎奈心有余而力不足,故有赤壁之敗。然而兵敗赤壁,卻決定了曹操此生是無法完成平定天下的.宏愿的。于是他精心治理轄內(nèi)的軍政,為繼任者平定四海奠定基礎(chǔ)。
盡管對于曹操的忠奸,世人褒貶不一。但我始終認為,曹操乃國之大賢,掃平四海,使得萬民安居樂業(yè)。這便是我看《三國志》時的一些讀書心得體會。
《三國志》讀書心得體會2
《三國志》是一部記載蜀、魏、吳三國的歷史著作,是我們研究三國時期歷史的重要歷史文獻資料!度龂尽肥顷悏鄹F盡半生的心血結(jié)晶,客觀的還原了歷史的本來面貌,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不可多得好材料。
說到《三國志》,我們不得不說一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度龂萘x》與《三國志》兩者的'區(qū)別就在于,前者是根據(jù)后者的歷史原型,藝術(shù)性的改編而成的!度龂萘x》中的很多歷史事件存在著虛構(gòu)成分,李代桃僵的事情常有發(fā)現(xiàn)。如“溫酒斬華雄”的精彩篇章的歷史故事原型其實是孫堅,而不是關(guān)羽。咋們再回到《三國志》。陳壽根據(jù)史實著書,認真考量,對歷史的點評也做到客觀公允。我認為這才是他能夠完成這樣歷史巨著的最大原因。對三國的興衰都進行了系統(tǒng)而獨到的分析,蜀國的滅亡跟諸葛亮之死有最大的關(guān)系,是最顯著的標志;吳國的衰敗跟吳國的內(nèi)耗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責任最大的人就是孫權(quán),因他晚年的殘暴才致使吳國的衰。晃簢m然統(tǒng)一了三國,但也難逃滅亡,走向轉(zhuǎn)折點就是曹爽的伐蜀失敗和幼主的繼位。陳壽的這些分析非常到位,完全符合歷史事實,做到了客觀。
三國人物中,陳壽認為曹操是“超世之英杰”,諸葛亮是“臥龍”,孫權(quán)有“勾踐之英才”,劉備是英雄,虎臣中有張飛、關(guān)羽、程普、黃蓋……良臣中有董允、陳震、薛綜……良將有張遼、樂進等,《三國志》中對每個人的特點都做了介紹,也為后世提供了相當有內(nèi)涵的歷史創(chuàng)作文獻資料。
同樣,《三國志》的不足之處也相當明顯,對有些歷史事件的描寫相當簡略,內(nèi)容不夠豐滿,顯得不是那么充實。我想,這可能是作者在了解歷史事件有限的情況,尊重事實,不添加任何主觀描述的結(jié)果吧。但這完全不妨礙這是一部偉大的經(jīng)典著作。
《三國志》讀書心得體會3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有人說過:“你我他,無論喧囂與寂寞,一切都將成為歷史!便筱笕A夏二千多年的傳承,在我看來,沒有任何國家的歷史能與他相提并論。史學家把整個中國演變的菁華,立著于書,流傳至今。其中,《三國志》是史書中的經(jīng)典之作。
我有幸閱讀這本苦澀,嚴謹,簡練,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的史書。說它苦澀,是因其簡練。在《曹操本紀》中,陳壽寫赤壁之戰(zhàn)寥寥幾筆帶過,你根本無法讀出那帆船蔽日,飛火漫天的恢弘場面。后來的`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大概也是出于簡練的原因吧。陳壽能恪守史書不虛美,不隱惡的特點,勾勒出一個個生動鮮明的歷史形象:統(tǒng)兵能力強卻又剛愎自用的關(guān)羽,富國強、御兵弱的諸葛亮,具有完美高尚品格卻受“忠漢”局限的士大夫代表荀!桓齦隼史人物在他的筆下顯現(xiàn)的不只是人物的生平,連內(nèi)心的活動與政治思想都完美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其筆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抓住要害,切入實際。但受各方面的影響,也會有曲筆,甚至張冠李戴。
《三國志》的另一特點是對正義、善良、忠君、堅韌等一系列優(yōu)秀品質(zhì)的贊揚與向往。陳壽父親獲罪被諸葛亮處死,而陳壽卻能在《三國志》為其單獨立傳,并給予諸葛亮高度評價。可見,有“良史之才”的陳壽,在寫《三國志》是秉承公正、正義的態(tài)度下筆的。而且在傳記結(jié)尾處,陳壽會寫出自己對人物的評價與看法。這些語段,使陳壽自己也化身成一個讀者,敘說自己的見解與讀者交流。
古人語:“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薄度龂尽肥潜揪珶拝s又冗長的史詩。我所理解的僅僅是大海中的一滴水,這部文化瑰寶需要停下來細細品味。
《三國志》讀書心得體會4
寒假中,我認真閱讀了《三國志》這本書。它不僅是一部史學巨著,更是一部文學巨著。而且是史料中研究三國歷史最為準確的一部史書。
《三國志》的作者是陳壽,《三國志》主要善于敘事,文筆也簡潔,剪裁得當。它把三國的主要歷史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把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寫的非常細膩。突出了事件的真實性與人物的性格、特點。例如:作者描寫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中國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戰(zhàn)略決策、成語典故以及千古名篇都和他有關(guān),比如《隆中對》、《出師表》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更是成為了他的代名詞。再如,對黃忠的描寫也是如此,“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zhàn)斬淵,淵軍大敗!彼趹(zhàn)斗中屢建奇功,深得劉備和諸葛亮的贊賞。
書中還有很多細致的描寫,如長坂的狂奔、赤壁的烽火、逍遙津的縱馬一躍、五丈原的悲涼概嘆,作者都已厚重的語言進行描寫,震撼著我們內(nèi)心的三國情懷。通過閱讀這本《三國志》,使我更加了解歷史上的事件和杰出的人物。真是一書在手,神游三國,豈不快哉!
《三國志》讀書心得體會5
《三國演義》,四大名著之一,文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在中國,無論是乳臭未干的孩童還是風燭殘年的老者,只要你提及《三國演義》,他們都能與你樂道幾句。相比《三國演義》,它的“老祖宗”——前四史之一的《三國志》也是毫不遜色。這個國慶假,《三國演義》讀過不談,惡補了一下《三國志》,那么,就分享一下我對兩部宏偉巨著的小看法和小感觸吧。
兩者,一為正史,一為野史,或者是小說更加恰當。這很大程度決定了兩者的不同,小說是寫給讀者看的,所以它需要很多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和成功的人物形象支撐。正史寫給當朝統(tǒng)治者看的,所以它需要的是在政治方向正確的情況下,盡量還原歷史原貌。
既然這樣,那陳壽和羅貫中筆下的同一段歷史,肯定會碰撞出不少火花。舉幾個讓我印象最深的例子吧。在眾所周知的《溫酒斬華雄》中,關(guān)羽第一次展現(xiàn)了自己的高超武藝,在群雄中脫穎而出。正史卻記載,華雄是死于孫堅的古錠刀下。當身邊有些人還以為阿斗是孫尚香所生的時候,《三國志》卻只是“權(quán)稍畏之,進妹固好”一筆帶過。黃巾軍起義首領(lǐng)張角,演義中說他乃是個“不第秀才”,然而當時還未有科舉制,漢朝還是用“舉孝廉”選拔官員,科舉是隋文帝之后的事,三國時,哪來秀才之說?要說演義中劉關(guān)張一同作戰(zhàn),最經(jīng)典的橋段非《三英戰(zhàn)呂布》莫屬了吧,結(jié)果《三國志》一翻,媽耶,虎牢關(guān)一戰(zhàn),呂布也是敗給了孫堅!可憐了我的江東之主呀,功勞全算在了劉關(guān)張頭上去了。這也讓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羅貫中神話了劉關(guān)張一波人,丑化了我們的“奸雄”曹丞相,于是小說善惡兩派全了,“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我們同樣人才濟濟的江東,就只能淪落到打醬油的尷尬境地了。
劉關(guān)張趙馬黃諸葛的神化形象已經(jīng)深入人心,即使他們可能不那么真實,但他們已經(jīng)不僅僅是歷史上的人物了,而更是偉大的藝術(shù)形象,當然,這都沒什么。但是,在這里我得為被丑化的曹丞相“美言幾句”。這位世人皆知的大奸雄,在演義中是名奸詐多疑的角色。讓他成為奸雄的,有這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大“功勞”。演義中記載,曹操欲刺董卓未遂,于是四下逃命,逃命過程中,借宿在父親結(jié)義兄弟呂伯奢家,夜里聽到磨刀聲,疑心人要殺他,便屠了別人一家!皡s見縛一豬欲殺”,原來是要款待他,便繼續(xù)奔逃。路上偶遇“手攜果菜而來”的伯奢,曹操雖然知道他是好意,但怕伯奢知道后帶人追殺,“知而顧殺”。陳宮問其何故,曹操便留下了這么一句豪言壯語。這句話《三國志》中不曾記載,它的出處是在《三國志》裴松之注引,具體有三個版本,《魏書》說,伯奢兒子要打劫曹操,曹操被迫殺人。還有一種說法是,曹操懷疑人家要他命,便殺了他們!秾O盛雜記》中說是曹操聽到人家“食器”聲,以為人家要殺他,殺了人全家,“既而凄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顯然羅貫中選擇了《孫盛雜記》的說法,但他改編的有些不那么真實,說磨刀就算了,還說是殺豬,難道,曹操能聽到微小的磨刀聲,卻聽不到撕心裂肺的豬叫么?就算曹操真的`說了這么一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我依然要說,首先曹操是凄愴地說的,只代表當時就事論事,而不是他的人生觀,更沒有說是“天下人”。其次,這句話,我覺得有兩種意思,寧可以譯為“寧可”,但也不是不能翻譯成“難道”,類似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同時“毋”也有“不能”和“沒有”兩種意思,那么就是說這句話,也可以翻譯成“難道只要我負了他人,就沒有別人負我的地方嗎?”裴松之是公元372年出生的,是南朝人,當時沒有標點,我這么翻譯也不能算錯。
如果說曹操還有什么黑歷史的話,那就是大軍屠城徐州了。演義中說陶謙手下投降的黃巾軍又惹事,殺了曹操父親奪了其家產(chǎn),落草為寇,然后曹操蠻不講理屠了徐州。而《三國志》中則是直截了當?shù)恼f殺他父親的人正是陶謙,雖然手法還是很極端,但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
毛主席,也非常欣賞、推崇曹操,主張堅決為曹操翻案。98他還曾特地前去許昌瞻仰魏都遺跡,并與羅章龍合作一首《過魏都》。在他的《沁園春雪》中也可以看出,他認為,無論是秦王漢武,唐高宋祖或是成吉思汗都缺乏文采,然而曹操不僅是頗有軍事才能,還能稱得上一位偉大的詩人。歷代皇帝能說在文學上有造詣的,能和曹操相提并論的只有李煜了,但高曉松卻說:“光從統(tǒng)治者的層面來看的話,李煜都不配給他提鞋,兩只手都提不起一只。”
其實,對于三國,還有很多可說的,但由于篇幅原因,我選擇了這個性格復雜,后人頗多爭議的,也是我很喜歡的人物——曹操。一孔之見,翹盼高論!
《三國志》讀書心得體會6
有這樣一本書,它的作者憑著它流芳千古;它也成為中國歷史文化的瑰寶,中國文壇的里程碑;它的名字從此載入史冊。這本書是中國第一部演義體小說,也是最有名的一部。這本書創(chuàng)造了許多瑯瑯上口的故事,許多已被改編成京劇、電影。這本書的名字叫:《三國演義》。它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國、乃至世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
但是,在這部著作的背后,還有一部著作,它就是——《三國志》。《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的紀傳體國別史。如果說三國演義“七分實三分虛”。那么,《三國志》幾乎是有實無虛?梢哉f,讀《三國演義》是享受,讀《三國志》是學習。在《三國志》中,我認識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有才華橫溢又忠心耿耿的.政治天才諸葛亮;有勇冠三軍又生性高傲的武神關(guān)羽;有精明強干晚年又昏庸無比的吳主孫權(quán);有殺人如麻又愛才如命的魏武帝曹操……
陳壽用生動的筆風,細膩的筆法,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制造了一份份詳細的“個人簡歷”。另外,我也從《三國志》中了解到許多人生的真諦。赤壁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告訴我們驕兵必。豢粘怯嫺嬖V我們有時虛比實更真;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告訴我們忠義是做人的本質(zhì),也是做事的原則……書中含有很多的道理值得我們?nèi)ゴ吞剿鳌!度龂尽分猿蔀闅v史名著,不僅僅因為它的歷史價值,還因為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三國志》不僅對研究歷史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還對其它許多方面有莫大的幫助。
比如,在商業(yè)方面,首先要培養(yǎng)出多個有能力又忠心耿耿的心腹,然后委以重任,這樣企業(yè)就可能蒸蒸日上。還要認真思考:為什么曹操殺人如麻,他手下將官仍愿為其赴湯蹈火?他用什么方法博得將心的呢?還可以研究三個國家是如何衰敗、興盛的呢?《三國志》也是一部大書,一部不亞于紅樓的寶典,其中的奧秘無窮無盡。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連接了現(xiàn)代通向古代的橋梁,有些人看完《三國志》,很可能就不會再讀《三國演義》了。這樣不對,因為一個是藝術(shù),一個是歷史;必須公平對待,這樣我們的知識面就會更加廣泛,理解也會更加透徹。
相信,你在看完《三國志》之后,對《三國演義》里人物的看法會有改變。
《三國志》讀書心得體會7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jié)義至三國歸晉共經(jīng)歷了五個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jù),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但這僅僅是小說不能帶表歷史。
《三國志》當然也是寫的這些,不過是以人為題,還有就是他是歷史。
這些過程我就不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這段悠久的歷史中,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到底周瑜是不是像羅貫中所說的小肚雞腸和陰險狡詐呢?為此,我查閱了很多資料,直到讀了一下三國志,我才明白:周瑜在歷史中不是像在《三國演義》里的一樣。他很年輕就掛帥上陣,孫策還臨終托故給他?梢娝趨擒娭械男蜗笥卸嗝春。哪為什么羅貫中要把他寫得那么壞呢?原來是羅貫中對諸葛亮有種寄托,把周瑜寫壞點可以村托出諸葛亮的'好。這下子,本來周瑜沒有這件壞事變成了有這件壞事,本來周瑜有這件好事變成了沒有這件好事。你們說他慘不慘!羅貫中覺得這樣子還不夠,還要把諸葛亮再神話一下,就又多了些火燒新野、草船借箭等羅貫中編出來的故事。這下可好,《三國演義》的影響力大了,人們就把《三國演義》當成了歷史,漸漸忽略了《三國志》。從人們口里傳出來的就只有周瑜的一些或自己本身或羅貫中編上去的一些壞毛病,而沒有了羅貫中的好了。
我覺得,在熟讀小說《三國演義》的同時,不妨也來讀讀原汁原味的歷史《三國志》。
《三國志》讀書心得體會8
縱觀古今,聽聞亂世之使命便是出英雄。群雄起,討董卓,梟雄生,挾天子以令諸侯。青梅煮酒論英雄?v使時至今日,觀之,也倍感熱血沸騰。
時常夢縈三國時分,難忘夏侯敦拔矢啖睛的豪氣,難忘張飛一夫當關(guān)長坂坡,更莫說溫侯騎赤兔之颯爽英姿。讀之盡興處,更恨不得手扛武器,親上戰(zhàn)場?晌遥械氖鞘裁?我有子龍的忠肝義膽,亦或是典韋寧死不動搖的忠心,還是公瑾運籌帷幄的瀟灑才智?
我一無所有,僅憑一腔熱血,有如清末的康有為變法,最終只會落個滿盤皆輸?shù)?下場。可我不愿做浩瀚歷史的一隅,不,或許連一隅我都稱不上,碌碌無為的我終有一天會被世人所遺忘不是么?如同這些英雄一般,為國出力,名垂千古我不敢妄想,至少,我該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直至今刻,我才終于理解了,李白的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我雖不敢妄稱才。然而上天將我置于世,必有其理由。我定有我存在的價值,只是我明白,如果不努力,一切都是空想。
三國浩瀚歷史,寥寥數(shù)語又怎能概括。卷帙浩繁的戰(zhàn)役,陳壽也只能幾筆帶過,我們永遠無法深刻體會其中的艱辛,其中的殘忍,更何況那些足智多謀的文官,奮勇殺敵的武將?破五關(guān)斬六將,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子建七步成詩等等,這些,是天生變具備的才能嗎?不錯,他們定是在此方面有過人之處,然而,沒有人能否定他們?yōu)閷崿F(xiàn)自身理想價值所付出的努力。
或許,我們并不具備他們這樣傲人的才能,但我們并不能忘記去努力。因為一切結(jié)論,皆建立在假設(shè)之上,唯有至我們奮斗到死的那天,才能分辨,上述的才能我們到底是否具有。
正所謂讀史可以明志,昔唐太宗李世民,曾道:“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以三國之史為鏡,可以成大業(yè)。
【《三國志》讀書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三國志讀書筆記05-03
《三國志》的讀書筆記05-06
《三國志》優(yōu)秀讀書筆記05-05
三國志閱讀題08-02
讀三國志賞析10-03
讀三國志有感01-03
《三國志》讀書心得14篇04-29
《三國志》里藏著的秘密09-12
三國志的讀后感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