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學而篇》有感8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論語·學而篇》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1
上幾個星期讀完了論語學而,我不僅感受到孔子及他的弟子們的學問深厚,更感受到許多人生中做人、處事的道理和方法。
在我讀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時,我體會到了孔子及他的弟子們道德修養(yǎng)很高,反思我自己就沒有像他們那樣了。我好像從來沒有反省自己的習慣,也不能檢討自己,所以沒能對自己有新的認識和見解,也不能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什么是“為人謀而不忠乎”?我們每天晚上都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在今天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盡力,答應別人的事又是否去認真做了呢?這些問題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
什么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是相信、信用。如何才能令他人相信你呢?認為你是一個講“信用”的人呢?主要在于你所答應朋友的事情能否做到,能否完成;不能做到的事情不能答應,不能應承。所以一諾千金。如果答應別人的事情,就是赴湯蹈火也要完成。如果答允別人的不能完成,就是“與朋友交而不信”。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與朋友真誠相待。
什么又是“傳不習乎”呢?就是當老師給你技能知識時,你是否只是聽、只是看、只是學,但是有沒有在實際生活中去練習、復習呢?我們在平時沒有練習和復習的觀念和習慣,所以學到知識很難牢牢地記住,記不住,遇到問題就很難解決了。這就是“傳而不習”的結果。我們學習的關鍵,必須不斷地練習與復習。所以“學”與“習”是一體的,不能分離的'。而我們在生活學習中做到了嗎?
通過這一條論語的學習,告訴了我: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而不是一年幾次,一月幾次。要反省自己為別人出謀獻策,做事情,為了他人的利益,是否忠誠?與朋友交往是否令他人相信、信任你?對于別人傳授給你的知識技能,必須經(jīng)常練習、復習。只有做到這些,持之以恒,才能有一個成功的人生!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2
今日讀《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中的“習”字,引發(fā)了我對學習方法的思考。
“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保ㄋ侮懢艤Y)課堂,是思考的課程,不僅有問題的回答、交流與書寫,還有疑的提出。
近日語文課堂有了“提問”的知識,提問,不就是“疑”嗎?以往總覺得“提問”是個簡單事兒,隨時可提、可問,但通過語文課堂的學習,感到“提問”是有角度、有方法的,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習才可有長進。
“提問”可以從哪些角度呢?可以從全文,可以從內容,可以從寫作方法,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可以……而從全文,可以從題目思考,可以從開篇思考,也可以從末尾處的總結、道理、情感等思考。
當然,要做到“進”,“提問”重要,解疑更重要。解疑,一面依托全文內容,一面查閱書籍、網(wǎng)絡資料等,只要心中“疑”得到些解釋,算是“疑則有進”呢!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保ā洞髮W》)這句中,給我最大啟發(fā)的是“靜”字。一個人只有心安靜下來,才能學到知識、探尋真理。
課堂知識眾多,有語數(shù)英,有音體美,樣樣都要學一學,樣樣都要會一些,如何讓當天課堂知識成為頭腦中的`知識呢?方法很簡單,就是復習,但復習要懷著怎樣的心境呢?因為復習的都是舊知,難免會有煩躁心。
所以,復習時,要讓自己的心境安靜下來,這樣,才可讓知識在舊知重復的復習中真正變成我們自己頭腦中的知識,我想,這就是我們要擁有的“真知”吧。自然,“靜”的心境,不僅用在復習中,更要用在對任何學問的學習中。
以學為樂,是我的感受,我的很多快樂都來自學習,真是“不亦說乎”啊!我喜歡讀書,只要讀起書來,忘記玩耍,忘記吃飯,甚至半夜爬起來讀書都是有過的事;我喜歡寫作業(yè),很多小朋友遇到“作業(yè)”就頭疼,但我卻把“作業(yè)”當成檢驗自己知識是否學會的手段與途徑。
最值得自豪的是,我的“作業(yè)”常常在學校就能完成,這樣,我便有更多時間學習其它知識和技能;我喜歡籃球,別看我有點胖,打起籃球來,也是動作靈活。
這時,你可能會問我,學習遇到困難了,你還快樂嗎?當然快樂,我最喜歡遇到困難,雖然真的練得有點累,但累后學會知識的那刻,簡直太快樂,太有成就感,太美妙了!
看,快樂,也是學習之法呢!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3
關于國學,當今社會上掀起的"國學熱"似乎正從一個側面昭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來參加此次國學講習班是抱著一個求學的目的,幼時聽母親念《論語》中的句子時只覺得拗口難懂,逐漸長大后發(fā)現(xiàn)幼時所聽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么美妙,含義又是那么豐富,《論語·學而篇》讀后感。但盡管如此對國學經(jīng)典的認知卻仍然處于一種懵懂的狀態(tài),講習班開班第一天,老師結合朱子的《讀論語孟子法》講讀經(jīng)之道,當時我情不自禁記了很多筆記,覺得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從來沒有老師講過如何去讀我們的國學經(jīng)典,先曉其文義然后知其意,"切己",熟讀玩味,這些是以前從來沒有聽到過的東西,眼前開朗覺得這確實值得一試,于是便帶著我很淺的文字功底和剛聽來的方法開始了我讀《論語》的道路。
自小學開始就會在課堂上學習《論語》,里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認真研讀之后才發(fā)現(xiàn),雖然每句都是那么簡短,但是意義豐富,認真體會之后覺得以前根本就沒有讀過《論語》。程子曰:"讀書者當觀圣人所以作經(jīng)之意,與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晝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圣人之意可見矣。"經(jīng)典之所以經(jīng)受時間考驗千古不衰,是因為其蘊含了先賢的為人之道、成德之道,后世者難以達到其境界,故需一絲不茍認真研讀,將這種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融入生活,晝誦夜讀常常思考才能有所得。
《學而篇》為《論語》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述"此篇為《論語》首篇,所記多務本之意。"此篇由"學而時習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講一個"學"字,此處之"學"并非通常所講學問學習,而是說為人之學,強調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這是我在聽老師講解后最大的一個感受,儒家所講為人、成德意義豐富,雖然我尚不能十分理解但是也窺得其中一二趣處。從古至今,看似科技的進步和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改善了人類社會,但是若從思想精神上來看,我們并沒有超越古人,關于生命價值、人生意義的思考,古圣人看得十分明白與透徹,而我作為一個所謂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大學生卻很少思考或者說從未有過清晰的認識,如此說來,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呢?如果這個問題無法有所思考,那么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無非是在機械重復人類社會的運轉,如果我們連自己都沒對自己的存在有過相關的思考,那么我們所做的,對這個社會將無法產(chǎn)生真正的作用。這樣一種無知的狀態(tài)無法改變,我們活著又有什么意義呢?
《論語·學而》首字為"學",即講為人之學。人生之為人,生來與飛禽走獸是有本質區(qū)別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來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種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這種善經(jīng)常被外物所蒙蔽導致我們沒有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沒有認識到自己人性中本來存在的真善美,于是便出現(xiàn)了社會中或"善"或"惡"的人。讀圣賢書的目的就在于讓我們的靈魂和古圣先賢對話交流,從而清除蒙蔽我們內心的塵埃雜質,成為一個真正的人。讀經(jīng)典,潔凈我們的靈魂使之回到本真的清明純凈。
明確"學"的內容后,此篇還談到"怎么學"以及"為什么學",此處就《學而篇》中印象最深的兩個句子談談我的感慨和收獲。
《學而篇》第二章中講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為仁之本,讀后感《《論語·學而篇》讀后感》。自古以來我們都在談孝道,都在倡導,但是當今卻有很多人沒有做到孝甚至完全背離了孝的要求,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我記得我們在討論這一句話的時候,大家發(fā)言十分踴躍,同學們談到"當父母的要求不是我們想要做的的時候我們還應該遵從嗎?"、"父母在生我之前也沒問過我愿不愿意?"、"那些*待自己孩子的父母依然值得去孝嗎?"、"孝為什么是仁的本?"等等,徐老師最后談的話讓我深有感觸,大致意思如下:我們不應該去問我們?yōu)槭裁匆獙Ω改副M孝,因為這本來就是一種天性,一種自然而然的情感,無論如何我們都找不到原因,就算找到了也是外在的末的東西,孝這種情感是天生的,小孩子生下來離不開父母的懷抱,這難道需要理由嗎?對父母的`愛是沒有理由的,這一點可以舉一個愛情的例子,熱戀時期的兩個人恨不得隨時隨地待在一起,無時無刻心都在對方身上,這其實就是一種情感而已,沒有理由的。對父母的愛體現(xiàn)為孝,這是我們人性中最真最根本的東西,所以是"為仁之本"。關于孝悌的問題,是每一個人都有切身體會的,我記得我在上大學之前內心從沒有認識到要去愛父母,也很少覺得父母是愛我的,但是上大學離家后,也許是由于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我開始意識到這種愛,開始由心底而發(fā)去愛他們。老師說得很明白,孝這種東西是沒有理由的,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它就是一個隱藏于我們人內心的一個本來的東西,就是人作為人本來具有的一種情感。
《學而篇》第八章中有"過則勿憚改",文意雖淺顯易懂,但細下思量卻很有觸動。從小到大,我們無數(shù)次地說過"我錯了",可說過"我錯了"之后卻不一定會改正,朱子注"有過則當速改,不可畏難而茍安也",我們認為自己錯了卻不改,真正的原因何在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其一,我們并不真正的認為自己錯了,也就是說我們并未從心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多時候我們認錯只是有口無心,這種情況下,我們當然是不會去改正的;其二,我們真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是出于畏難的心理我們并未有勇氣去改正,在現(xiàn)代社會中,很多時候個人的抉擇是受利益驅使的,當一個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選擇違背道義的時候往往會因為對利益的追求而放棄正確的抉擇,或者有時候我們認為這種錯誤的結果或者危害是可以忍受的,而改正錯誤要花費的精力或許更多。在這幾種情況下,缺乏勇氣往往是最常見的,人們越來越普遍地認為利益比道義更加重要,這也許正是當代對法律、制度更加急迫地需要的原因。比起法律,道義對人的約束在當下似乎顯得微不足道,我們缺乏了一種文化、一種道德約束,這當然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綜合造成的,但是,對經(jīng)典的閱讀匱乏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故,研習圣賢之書是我們現(xiàn)在應該做好的事情,不論我們學習的什么專業(yè),不論我們的年齡。
一個"學"字貫穿《學而篇》始終,學為人之道,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是我們作為人首先應該做的,盡管在生命中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但是現(xiàn)在我們有此機緣真正接觸到了國學經(jīng)典圣賢之書,應當熟讀玩味涵養(yǎng)甚生氣質,透過歲月回望真正的純粹的人性,志于學而努力,雖然很難做到,但是我們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4
這一學期,我們學校老師的共讀書目是《論語》,對于論語,可能最現(xiàn)認識及熟的時候,就是上學的時候學習過,論語的一些精華,到目前最會背的幾句也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弊釉唬骸扒裳粤钌,鮮矣仁!薄鹊,都是在學校時語文課堂上學過的幾句。但是在看過三字經(jīng)之后覺得,不管是《三字經(jīng)》還是《論語》還是《道德經(jīng)》的相同之處,都是圍繞我們中華民族最注重的禮儀、道德、仁義,誠信之事所寫。
論語的學而篇第一中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歡的就屬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說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翻譯過來是:曾子說:“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盡心盡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有沒有做到以誠相待了呢?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有沒有經(jīng)常復習了呢?”
從這章里面我明白,一個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條件,自身修養(yǎng),就務必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拔崛杖∥嵘怼,書中說的是我每一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對,一個人如果每一天都從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養(yǎng)必須會逐步提高!盀槿酥\忠乎?”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就應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對什么人都就應盡心經(jīng)力的去幫忙她!芭c朋友交而不信乎”,這是我們現(xiàn)代社會每個人讀最需要反省的。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就是誠信待人,以誠信為主,而這一句就是教我們做人必須要誠實,誠實是金嘛!誠實的同時還要守信用,就就應應那句信者,誠也嘛;“傳不習乎”。這句話翻譯過來是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有沒有經(jīng)常復習呢!我覺得我做的有點欠佳,因為我不是一個自覺地人,對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看完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個人的先天條件有多好,必須要做到每一天反省自己,要誠信待人,要學以致用,要溫故而知新,才會讓你的先天與后天條件更加完美。繼續(xù)堅持讀這本書,相信自己必須受益匪淺,必須會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5
曾經(jīng)有個別員工跟我提出:國家提倡建立和諧社會,企業(yè)也提出要打造和諧的企業(yè)文化,如果員工違反了制度,是不是說就可以不按制度考核呢?也就是講構建和諧文化和強調制度的執(zhí)行剛性和嚴肅性;這兩方面是否矛盾呢?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想借用孔子的一個弟子,---"有子"的一段有關"禮"和"和"之間辯證關系的論述來闡釋我的觀點。他說:"禮之用,和為貴。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這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禮,這里是指禮制,和,這里是指仁愛、和諧。他這句話的前半句是強調禮制等級規(guī)則的運用,必須輔之以"和",必須有仁愛貫穿于規(guī)則管理的始終,沒有"仁愛"的管理,所有的規(guī)則規(guī)章就是冰冷的,無情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各項規(guī)則,各項管理指標,全都冰冷執(zhí)行,一定會有行不通的地方。
話又說回來,不要制度,不要規(guī)則,不要管理指標,不要管理程序,是否就一定能進行有效的管理呢?有子也是反對的。"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和諧很重要,一味夸大的追求和諧,不用制度規(guī)則予以約束,也是很危險而行不通的".那么,作為管理人員如何理解和運用規(guī)則與和諧的關系呢?
我看過一篇《管理者的致命誘惑》文章,其中講到:"希望自己受員工的歡迎,這是人之常情;但對于管理者這卻是危險的,管理者必須是‘孤獨’的。""受人歡迎"是追求一種和諧的境界,對管理者來說,"不以禮節(jié)之"是很危險的,當管理指標不能達到但又必須完成這些指標時,管理者在這些平時是兄弟朋友的下屬面前則顯得躊躇不前,不能臨之以威。因此這樣的管理者在這種情況下,常常是束手無策,隨之懈怠松勁,降低管理標準,久而久之,企業(yè)則在一團和氣聲中走向衰敗。"和"固然重要,沒有"禮"的約束,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禮"是規(guī)則,規(guī)則需要有"度","和"是仁愛,仁愛也需要有"度","禮"的"度"用"和"去衡量,"和"的"度"用"禮"去限制。一個企業(yè)的管理,既要有"禮"的冰冷強硬,又要有"和"的慈善仁和;既要有"禮"的規(guī)則規(guī)范,又要有"和"的柔和;剛柔并舉,"禮""和"并用,
執(zhí)行規(guī)則的最高的境界是"罰而不怨",懲罰卻不使員工怨恨,運用仁愛最高的境界是"和而不流",和諧卻不同流合污。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6
《學而》是《論語》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蓋諸多方面的資料,從學習到道德修養(yǎng),從孝悌到忠信,從君子到君主其實講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雖為學而,但并不僅僅局限于學習知識,更多的是強調個人品德的修養(yǎng)。在孔子看來,知識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叭瞬恢粦C”,別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惱怒。因為別人的不了解而憤憤不平,爭吵不休,實際是缺乏氣度與自信的表現(xiàn)。別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諷刺,我不與之爭,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堅持,如此而已。要做到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這樣的超然與堅持。人不知而不慍,不僅僅是一種大度,更是一種對自身所堅持之道的自信與堅守。
“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ㄑ郧烧Z,裝出和顏悅色的樣貌,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叭省笔侨寮覍W說的核心,儒家崇尚質樸,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謹慎留意,說到做到,先做后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視人的實際行動,尤其強調人就應言行一致。但是,當今社會,狀況卻往往不是這樣,巧言令色、長袖善舞的人,越來越多,人們似乎早已習慣了這樣一種浮夸的表現(xiàn)方式,漸漸將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踏實、質樸的精神拋諸腦后,“仁心”則更不必說。在我們夸夸其談的背后,藏著的究竟是難填的欲壑還是真心誠意?撕下我們掛在臉上的面具,摘掉強作的笑顏,一張張疲憊而冷漠的面孔背后,還有一顆空洞的心。我們在這天讀《論語》就就應拋開塵世煩擾,摒棄花言巧語,尋找生活在當今社會中的我們所漸漸喪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了呢?”且不說要我們以竭心盡力、誠實可信、學而時習之來要求自己,當今的我們,又有幾人能夠每一天沉心靜氣,思考自己一天的作為?忙碌似乎是沒有時間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們看似每一天在為理想奮斗,但其實卻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謂的忙碌中虛擲了青春。我們是不是就應問問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順應內心的'?這天,我們也許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們至少就應在腳步匆匆之際,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調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讓自己的目標更明確。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必毟F而不諂媚需要無盡的骨氣及傲氣,富有而不驕傲自大則只有真正謙虛的人才能做到,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做到這兩點已屬不易,更何況安貧樂道、富而好禮?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像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的又有幾人?在如今物欲橫流的社會里,我們是否能夠耐得住寂寞,不趨炎附勢、沽名釣譽?我想,這些都是我們在閱讀《論語》的過程中就應反思、拷問自己的問題。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為謀,與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夠激發(fā)我們實現(xiàn)目標的動力。自己有了過錯,首先想到的不就應是紋飾、狡辯,而是改正。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過錯不是沒用無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體現(xiàn)。只有能正視錯誤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夠尋找到生活與學習的真諦。
“夫子溫良恭儉讓”。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贊譽,這五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傳承到如今雖然表面上還在被大家贊譽,但其實很多人的內心并不以為然,認為此刻還這樣是會吃虧的。但我覺得,這五種品德,體現(xiàn)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論到什么時候都是我們修身養(yǎng)性的標準,是我們就應繼續(xù)傳承下去的美德。
《論語》學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們此刻更側重于知識學習而忽視品德修養(yǎng)的時代,更能給我們帶來啟示。我們就應靜心沉入其中,遠離塵囂,返璞歸真,尋找圣人留給我們的生活、學習之真諦。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7
《學而篇》開篇有“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雖然,對這句話不是很理解,但“君子”,我仿佛知道些。能稱“君子”的人,應該是講誠信的人。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蔽艺J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誠信。若想正自己的身心,必須要有“誠”的'思想、心境與行為。在“誠”上,我是要勉勵自己的。
有天,我答應同學要給他課外書,結果回家玩起來便忘記了。次日,同學向我要,我明明知道是自己忘記了,卻偏要說,是對方在放學時沒有提醒而忘記的。其實,我說后的瞬間就后悔了,所以,第三日的早晨,我不僅把課外書帶來,還與同學表達了真誠的歉意。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庇袝r,不打不相識,自與同學道歉后,我們便成為了好朋友。我們還有了約定,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我倆都要以“誠”相待,說到做到。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我喜歡這句話,因為有了誠實,才能有正確的思想。當我們聽說一件事情后,一定不能盲目地說給別人聽,萬一事情不是本來的樣子,那么就會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
有可能會把錯誤的事情當成了正確的事情。在我與小朋友們的交往中,總會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因為這是我們小孩子的專屬。所以,我們要多讀書,多讀圣賢書,多思辨,才能使自己擁有明辨之心。
當然,能稱為“君子”的人,不僅需要誠信,更需要一顆“至誠”的心靈。我想,這將是我努力學習的方向。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8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讀起這句,不禁想起了家鄉(xiāng)的朋友們,不禁使我有了深思:什么是朋友?
朋友是對你好的人。那“朋”是何解呢?《說文解字》中有,“‘朋’是象形字。甲骨文的字形像兩串細貝串連在一起,本義是古代的一種貨幣單位,五貝為一朋。如《詩經(jīng)·小雅·菁菁者莪》:‘既見君子,錫(通‘賜’)我百朋’引申指朋友!
看,朋,是朋友,是君子,君子是真誠待人,這樣真誠待人的人如果是你的朋友,那他一定會做出對你好的事情來,一定是對你好的人,一定是你的朋友。
我就有一位這樣的朋友,當我獲得觀鳥比賽名次時,他第一個祝賀我,夸我,“你真是了不起!”當我懶惰不想運動時,他就拉著我到廣場上踢足球。他,就是我家鄉(xiāng)的朋友,一個贊美我,又陪我玩耍的小男孩。
朋友是與你有相同愛好的人。有相同愛好的人在一起,才能有“不亦樂乎”之感。我的同桌與我一樣,愛讀書,愛寫文字,他創(chuàng)作的童話小說獲得了全國一等獎,簡直讓我“垂涎欲滴”。在他的影響下,看,我開始創(chuàng)作“小論文”啦。
朋友是陪伴你的'人!袄畎壮酥蹖⒂校雎劙渡咸じ杪!保ā顿浲魝悺防畎祝┟孔x到這句詩,那與家鄉(xiāng)朋友分別時的場景便浮現(xiàn)眼前。我又要回北京上學了,朋友們紛紛來送我,有的送我家鄉(xiāng)小吃讓我?guī)е械乃臀沂止ざY物讓我擺在書桌上,有的送我擁抱告訴我“咱們寒假見”。
看,雖然我們有暫時分別,但我們的心連在一起,突然感到有朋友牽掛真的好幸福。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又讀起這句,我便開始想念我家鄉(xiāng)的朋友了,你們好嗎?放心,我在北京一切都好。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相關文章:
讀《論語·學而篇》有感02-16
論語學而篇07-19
小石頭學論語10-06
論語學而篇的讀書心得04-18
論語學而篇讀后感05-30
論語·學而篇原文、翻譯及賞析08-10
論語-學而篇讀后感12-16
論語學而篇學習心得12-31
論語心得讀《論語》心得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