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父與子》有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父與子》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父與子》有感1
今天,我一口氣讀完了美國馬克.汗林的《地震中的父與子》,讓我感受到了這位父親偉大而有深沉的愛子之情。
《地震中的父與子》主要描述了美國洛杉磯發(fā)生了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去學校解救自己的孩子。旁者都以為這位父親為了救孩子精神失常了,然而,這位父親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兒子還在等我。他挖了38個小時,終于奇跡般地救出了兒子。這件事讓我感受到了父與子之間的濃厚感情。
記得上次,我在報紙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天,一個7歲的孩子和他的父親在家,突然,地震來了,因為他們家生活條件不好,門是木門,而且很窄小,只容得下一個人的寬度,那時時間緊迫,所以,這位父親把兒子用力往門外一推,就在推的.一瞬間,房屋“砰”的一聲響,倒了下來,這位年輕的父親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
我也曾受過無數次的父愛。就像上次吧,那是去年冬季,下著雪,父親平時工作忙,根本沒時間陪我出去娛樂,這時,父親過來問我:“想去堆雪人嗎?”我迫不及待地答應了。那天,父親請了假,帶我去山上堆雪人,我們玩了整整一天,回了家,父親又日夜不停地加班。
我知道,愛是偉大的,也是深沉的!
讀《父與子》有感2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講的是洛杉磯大地震的時候,一位父親不顧他人的勸阻,在廢墟中尋找自己的兒子,進過三十八小時的不懈努力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兒子,還救了十四的小孩子。
我從這篇文章中體會到了這位父親無私的愛,這位父親不吃不喝挖了三十八個小時,就是為了救出自己的孩子。我相信全天下的父親都可以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
父親不但非常的偉大,我相信全天下的母親也是一樣的。我給你們說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在二零零八年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消防隊員在搜救的時候,發(fā)現了一片廢墟下有生命跡象,他們就開始救援,挖出一片空地以后,發(fā)現有一個小嬰兒在吃媽媽的母乳,后來才發(fā)現這個嬰兒有生命跡象,可是那位媽媽已經沒有了生命。
由此可見,這位媽媽是都么是多么的偉大,即使自己沒了生命,也要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活著。我相信不僅這位媽媽偉大,全天下的母親也都是偉大的。
在我們的生活里爸爸和媽媽也是一樣的偉大,媽媽把我們生下來,爸爸和媽媽把我們辛辛苦苦的養(yǎng)大。他們什么也不圖,就為了我們能夠永永遠遠的健康、平安、幸福。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愛自己的爸爸和媽媽,更應該在自己長大以后,爸爸和媽媽便老以后照顧他們。
讀《父與子》有感3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象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母愛,是人類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多少詩人,作家在筆下描繪了謳歌了母愛的偉大。
今天,當我讀完《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讓我深深感覺到父愛也同樣的偉大。母愛的偉大使我們忽略了父愛的存在和意義,但是對于許多人來說,父愛一直以特有的沉靜的方式影響著他們。父愛像縷縷陽光,能給孩子一生的漫暖。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刻畫了一位偉大的父親形象,譜寫了一曲父愛的.頌歌。父親因為有愛,堅持了38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終于救出了兒子。兒子因為有愛,在黑暗的廢墟下,同樣不吃不喝等待了38個小時,終于迎來了父親救助的時刻。愛,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
曾有這樣一則報道:有一位母親買菜回家,突然看見自己三歲的兒子正從自家五樓的陽臺上摔下來。這位母親一下子從很遠的地方跑過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后來,消防隊員做了一個實驗,讓這位母親從同一地點、同一時間跑過去,這位母親卻接不住一個沙包。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了不起的母親瞬間爆發(fā)了超常的愛的力量,避免了慘禍的發(fā)生,拯救了孩子。
愛,多么偉大,多么強大;愛,所有力量的源泉;愛使人堅定和勇敢;愛使人產生信賴與力量;愛會創(chuàng)造奇跡!
讀《父與子》有感4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文章里的這位父親的一舉一動,都深深地把我給感動了。
文中主要講了一次美國洛杉機發(fā)生大地震,一位父親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把兒子及其14個同伴救了出來的一件感人的事跡。這篇課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父親和兒子說的每一句話,父親的每一句話中看出了他對兒子的關心和焦慮。兒子的每一句話中看出了他對父親的.信任,不害怕,耐心地等待著父親來救他。從這對父子說的話和他們的舉動,令我感到十分敬佩。從這一篇課文中,我得到了一個啟發(fā):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有良好的信念,不要放棄希望,那么你就能成功。
記得有一次,我還沒做完作業(yè),就到客廳里去看電視了。剛巧爸爸在客廳里睡覺,他看見我看了1小時都還沒做完作業(yè),于是就說:“整天就只會看電視,作業(yè)又不做,你這樣有什么用啊!”我被爸爸說的話嚇倒了,馬上回房做作業(yè),這時,我心里對爸爸便產生了責備。因此,我好幾天都不去理睬爸爸,還不愿意叫他。
現在讀了這篇文章,我終于都明白了爸爸的苦心。其實,每一個父母做每一件事都是為自己兒女好的,所以在此,爸爸,我想跟你說一聲:“對不起,爸爸,謝謝你這么為我著想,我以后再也不隨便發(fā)脾氣了!
讀《父與子》有感5
今天,我們學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中的父與子很了不起!
文章里寫的是:一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了大地震,3萬余人在短時間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一位父親的兒子被壓在廢墟下。父親不顧勸阻,堅持挖掘,挖到第38小時,兒子被救了出來。父親為什么會有如此強大的毅力呢因為他時時刻刻地想著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备赣H相信自己的.兒子沒有死,于是不顧勸阻,堅持挖掘,終于發(fā)現了孩子;發(fā)現孩子后,父親還問兒子:“這里有幾個小孩活著?”發(fā)現自己的兒子后,還關心別的孩子,這難道不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嗎?
兒子也很了不起。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兒子在絕境――發(fā)生大地震時,臨危不亂,鼓勵其他孩子不要害怕,堅持了38小時;看見了光明后,他關心其他的孩子,并說:“讓別的同學先出去吧。”這種具有關愛同學的精神的孩子,難道不是一個了不起的孩子嗎?
讀《父與子》有感6
看過的日本學作品不多,卻總是給我細膩細致,緩緩流動情緒的感覺,沒有難分難舍抑或氣勢磅礴的特意刻畫,卻總在某個點讓我熱淚盈眶。這或許是一部需要靜下、慢下,用心去感悟的作品。
作品講述的是因護士刻意的個人行為而抱錯了孩子的兩個家庭,在面對選擇孩子的困境時發(fā)生的事情。兩個家庭的條懸殊比較大,一個是家庭富裕的都市上層,一個是拮據度日的普通家庭,一個氣息冰冷規(guī)矩,一個團結活潑溫暖。在兩個家庭相互影響中,主人公野野宮良多開始從一個與孩子保持距離的職場精英轉變?yōu)橐晃辉敢馀c孩子互相玩耍的父親。作品內容看似平淡無奇,但偉大的作者卻能將之描述得溫情動人,直抵讀者看似堅強其實脆弱的心靈。不管是做父親或是子女,以下幾句話都值得反復咀嚼,用心思考。
血緣無疑是父子的起點,但父子之間的生活才是父子關系構建的過程
什么時候一個父親能真正成為一個父親呢?是從怎樣的一刻起,一位父親能夠真正撐起“父親”這個稱號呢?
血緣無疑是父子的起點,但父子之間的生活才是父子關系構建的過程。在生活中,父子間相互尋求認可的過程,也是父子相互塑造的過程。當寶寶誕生的那一刻,我們成為了一名爸爸,但這只是多了一個稱號而已。一名真正的父親應該是什么樣的,他應該為孩子做些什么?我想每個父親都有不同的理解。但這是一個不能不去思考的問題,答案就在我們的陪伴當中。
教育孩子不是要求他成為什么樣的人,教育孩子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
良多:還有只有我才能做的工作等著我呢
齋木:父親也是無人能取代的工作吧
中對比刻畫了兩位爸爸的形象,良多是大型建筑公司的骨干,齋木是小型電器鋪的`老板。工作環(huán)境、經濟收入大相徑庭的他們有著不一樣的教育理念,良多要求孩子什么事都要一個人完成,并且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樣努力優(yōu)秀。齋木則認為對孩子就是要多花時間,他愿意和孩子一起童心未泯的一起玩耍。兩種不同的理念相互碰撞,讓我們也不禁聯想到自己的教育理念,其實不同的理念沒有誰對誰錯,因為家長都是為了孩子,并以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去塑造孩子。只是我們不要迷失了初衷,忘記了快樂,不用把孩子當成自己炫耀的物品,教育孩子不是要求他成為什么樣的人,教育孩子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
一個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的原生家庭
良多:我的父親不是一個會和孩子一起放風箏的人
齋木:但是你也沒必要模仿他吧
一個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的原生家庭。良多小時候是在父親和繼母的撫養(yǎng)下成長,造就了他的獨立要強以及不愿意和孩子互動玩耍。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的眼里其實有兩個孩子,一個是現實中的孩子,一個是自己的童年。所以很多父親希望孩子既要做到自己做過的事,又要做到自己沒有做到的事,以此彌補內心的遺憾。結束時,良多發(fā)現孩子用相機偷偷記錄自己許多照片,并且去找到自己養(yǎng)育6年的孩子想要和他和解。一句“但是,這6年間我都是你的爸爸。我可能做得不夠好,但是我也是你的爸爸”道出了父子間最溫暖的感情流露。父愛如,父親的情感都在內心暗潮涌動。即使沒有血緣關系,但6年的陪伴已將這份感情注入彼此的血液。沒有什么誤解矛盾是不可化解的,因為我們是有感情的人。沒有什么功成名就比在溫馨的燈光下和家人一起吃飯更讓人舒適輕松。在深夜,當我們用手輕撫著熟睡的孩子時,心中常會涌動著一股莫名的幸福與感動,感恩這個小生命到我的世界,感恩陪伴在我身邊的每一個人。
讀《父與子》有感7
“父子情,深似海!毙瞧谒,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我的眼眶里充盈著感動的淚水,一種撼人的力量震撼著我的心田。
本文講述的是在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救出兒子和兒子同學的故事。這是多么偉大的父愛!
當我的目光定格到“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這句話上時,我不禁為他們的團聚而歡呼。這位父親為了兒子,堅忍不拔,決不放棄,令人敬仰!而七歲的兒子阿曼達竟在長達38小時的瓦礫堆底下,堅持生的希望,安慰同學不要害怕,叫人佩服。這力量對父親真誠諾言的信賴;奇跡的誕生來自父子之間心有靈犀的默契。
父愛如彌漫的氧氣,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滲透著父親對孩子的`愛。書包給孩子拿,作業(yè)幫孩子檢查……當愛包裹全身的時候,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時候,是否叩問自己的內心,給父親捶過幾回脊背?給父親斟過幾杯熱茶?趕快去報答自己的父親吧!
父愛如海,深沉而含蓄;子純如金,晶瑩而潤澤。是他們共同創(chuàng)造了地震中的奇跡,傳唱了一首“真愛永恒”的贊歌!
讀《父與子》有感8
自從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讓我明白了做事只要持之以恒,不輕易放棄就一定可以成功。
文中介紹了,有一次美國洛杉磯發(fā)生了一場大地震,30萬人在4分鐘里受到了不同的傷害。有一位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去救他的兒子。一開始大家都阻止他,可這位父親只一個念頭,他的兒子在等他。他挖了6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直到第38小時終于把他的.兒子救了出來。
有一次,我在做數學試卷,做到了一題我不會做然后心想:一會兒在做。做完了全部,又回到這一題。我想了3,4分鐘,就懶得想了。心想:等爸爸回來在做吧。爸爸回來了,我剛想去問爸爸心想:爸爸也可能不會做,還是自己想吧。想了十多分鐘還是做不出來最后去問了爸爸。爸爸讓我自己想,我想起了《地震中的父與子》的那位父親和名諺警句: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和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然后我繼續(xù)做......終于做了出來。
《地震中的父與子》讓我明白了做事只要持之以恒,不輕易放棄就一定可以成功。
讀《父與子》有感9
今天,老師讓我們預習了第11課《地震中的父與子》,我含著眼淚讀完了著篇文章。深深的體會到了父愛的無私、偉大。這篇文章是美國大作家馬克·漢林的杰作。主要講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fā)生了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孩子所在的學校,可是,一切都晚了,孩子的學校早已成為了一片廢墟,在這位父親感到絕望時,他突然想起了他對兒子說過的話,便不停的挖掘。在挖到38小時的時候,他從廢墟里救出了兒子。
其實,最另我感動的還是那一段: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我心想:“這位父親是多么的'有責任心啊,為了救出自己的孩子,他可以不顧自己的安危!
我被著一種深沉的父愛所感動著,爸爸對我的愛不也是這么無私么?從5歲開始,我就不好好吃飯,所以個子才長不高。雖然爸爸每天都會讓我多吃,但我還是長不高。這下可急壞了爸爸,他一會咨詢這個,一會咨詢那個,雖然花了不少錢,可我還是長不高,可爸爸把并不放棄領著我去了一家中醫(yī)院,醫(yī)生給我開了一些中藥。
我一開始還有些怕苦,總是騙他說喝過了,后來爸爸知道了,再三鼓勵我喝下去,最終,我還是堅持喝完了?粗乙惶焯斐缘亩嗥饋,爸爸那總是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了。
是。「笎凼沁@個世上最無私最偉大的了“父親”,這個詞在我心里永遠是一個亮點他將激勵我,指引我。
讀《父與子》有感10
前幾天,我在語文課上閱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我頓時產生了疑惑:這對父子怎么了?他們之間又體現出了什么?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閱讀起來。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大地震,一位父親堅定不移地在廢墟中挖掘了38個小時,最終救出了兒子的事。
文章里,“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多次在文中重復出現。就是這句話,使父親堅持不懈而執(zhí)著地在廢墟中挖了38個小時;就是這句話,鼓舞著兒子,使他從沒放棄生的希望,而是滿懷信心樂觀地等著父親;就是這句話,使兒子象個偉大的'男子漢一樣,在最后獲救時,主動要求最后一個走出廢墟……這句話表達了父親對兒子堅定而執(zhí)著的愛,這也是父親對兒子的一種支持,一種承諾:“總會”和兒子在一起。面對廢墟,在所有人都在放棄時,這句話使父親想起了自己的責任與承諾。于是,他毫不放棄地在廢墟中挖掘,救出了兒子。
愛是可以傳遞的,信念是可以感染的。從這句話中,讓我們很清楚地知道,兒子已經學會了愛周圍的人,“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在這生與死的抉擇中,兒子把生的希望給了同學們,而危險卻由自己承擔!這種做法,是因為兒子心中同樣也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不論發(fā)生了什么事,父親總會和兒子在一起。
一個承諾,挽救了十幾個孩子的生命,一種責任,使兒子成熟了,長大了。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
讀《父與子》有感11
讀《父與子》有感:是“福”還是“禍?” 今年寒假,我讀到了一本既有意義,又帶給我樂趣的好書。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道理。你們讀過嗎?那就是《父與子》。
這本書的內容很多都和家庭生活有關系,也包括了一些社會現象。但無論生活如何變化,父與子還是那樣善良樂觀。 我對其中一篇故事印象深刻,父親和兒子拎著香噴噴的燒雞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陣大風吹過,燒雞飛上了別人家屋頂的煙囪,父親和兒子就拼命追啊追,直到后來一所小屋旁,他們透過窗戶看到小屋里六個人穿的衣衫襤褸,正圍在鍋邊驚訝的看著一只從天而降的美味,他們放棄了要回燒雞的念頭,尤其當看到四個孩子歡呼雀躍的等待著燒雞向她們“走來”時,父親和兒子默默的面帶笑容離開了。 本來對父親和兒子看做一件禍事,卻給窮人家?guī)砹藷o限的歡樂與驚喜!而善良的`父親和兒子面對“要”還是“不要”的抉擇,果斷的選擇了給窮人家送去一份溫暖和快樂,寥寥幾筆的漫畫卻讓人很易讀懂,也更能體現出父與子的善良、樂觀。不用言傳,只需意會。這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
《父與子》系列漫畫出于德國漫畫大師之手,雖然跨越國界,但是它的意義卻超越語言。任何人都能通過簡單的圖畫去體會生活的意義!
讀《父與子》有感12
我有一個很愛我的爸爸,可是,我們倆在一起只要超過半小時,肯定會鬧得兩人都不開心。兩人一起出去玩,常常是高高興興地開始,氣呼呼地結束!就算不是每次都這樣,至少也是99.999999%。媽媽常常搖著頭說:“哎,你們這對父子,真是絕配!真想買本《父與子》漫畫給你們倆看看!”哈哈,漫畫!我愛看!于是,我纏著媽媽給我買這本書,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手指在手機屏幕飛快地點來點去,沒兩天,一本厚厚的《父與子》就躺在我的書桌上了!
拿到這本書,我翻了幾頁,就被深深地迷住了,喊我吃飯也聽不見,叫我洗澡也不回答,媽媽又好氣又好笑,說如果我平時學習起來這么廢寢忘食就好了。這本書畫得真是太精彩了,爸爸對兒子的愛很感人。而且這個爸爸很幽默,還會跟兒子一起做傻事。我時不時爆發(fā)出哈哈的笑聲,驚得爺爺奶奶都從隔壁跑過來,好奇地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有時候,有的情節(jié)逗得我笑得捂著肚子在床上打滾;還有時,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就這么看啊笑啊,笑啊看啊,一本書很快就看完了。可我覺得不過癮,翻來覆去又看了好幾遍。
我請爸爸也看看這本書,爸爸一開始還有點不愿意,覺得這是小孩子看的書。我拿出激將法,氣呼呼地對爸爸說:“你平時不是說愛我的嗎?為什么連本書都不愿意看呢?我保證,看了這本書,你就會更懂得怎么愛我了!”爸爸被我說得啞口無言,乖乖地拿起書去看了。爸爸看完后,笑嘻嘻地對我說:“你說得沒錯,看來我是要學習怎么做個更好的爸爸呢!
好神奇,爸爸看了書后,真的.變得越來越理解我了。我們一起下樓玩、到江邊散步,甚至我們父子倆單獨旅行時(媽媽在家?guī)〉艿埽,我們也不再“不歡而歸”了,而是父子“高高興興把家還”,連奶奶都既驚訝又欣喜地說:“喲,這對父子倆和諧多了嘛!”我心里美滋滋的,你說,這本《父與子》是不是很厲害?我真想推薦所有的爸爸都來讀一讀呢!
讀《父與子》有感13
如果你問我最喜歡哪一個人物,我決對脫口而出:“兒子!”沒錯,這正是大作家!W·卜勞思在《父與子》這本書里的主人公:“兒子”。接下來我就來告訴你們,我為何要成為“兒子”的“粉絲”吧!
我不但喜歡“兒子”,還嫉妒他有一個好爸爸。好爸爸和“兒子”之間每天都會發(fā)生爆笑故事,如:一天兒子哭了,好爸爸便給他當馬騎,結果看見一只狗朝他叫,好爸爸便撲了上去,把狗給嚇跑了。還有一次,好爸爸想出去玩會,把兒子留在了家里,兒子一生氣,在小區(qū)的四個燈上畫上了爸爸的頭像,還戴上了帽子,當爸爸從外面“游玩歸來”時,卻發(fā)現還有四個“爸爸在憤怒地盯著他……哈哈……
另外,我喜歡“兒子“還有一個原因,她的.長相很可愛!“兒子”穿著一件黃襯衫,一條綠褲子和一雙黑鞋子。頭發(fā)比較長,但被理發(fā)師剪成了“半禿”,眼睛只有豆大小,但一受驚卻比雞蛋還大!
而且,這本書里有英文,有中文,很適合我閱讀。通過這本書,我也能感受生活的樂趣和親情的溫暖。
讀《父與子》有感14
《父與子》是一本由德國著名漫畫家埃.奧.卜勞思創(chuàng)作的一本家喻戶曉的經典漫畫,他的里面包含了濃郁的父子之情。深厚的父愛和父親真誠的保護,感動了我,也感動了幾代人的心。
《父與子》收集了一對父子之間發(fā)生的上百個故事,觀點和情感讓我感到父子的世界多么美好,也讓我進入這對父子的世界。
書中的父親努力給孩子最快樂的童年,于是什么事都幫著兒子,幫他寫作文,直到老師來找他,兒子的惡作劇,他也能忍則忍,這明明是包庇的愛,他面對兒子的無理取鬧,裝作鎮(zhèn)定,可當兒子被人欺負時,爸爸便立馬幫兒子出口氣,這更能體現出這種無私的父愛,兒子有了這個父親是他的幸福,當父親忍無可忍時,父親才逼自己的手去打兒子。這更是另外一種方式來表示父愛,爸爸讓兒子明白,父親管你再嚴厲也是對你好。兒子不對的時候,他想盡一切辦法讓兒子明白道理,可有的`時候,兒子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時,爸爸便二話不說先打,打完再慢慢講道理。兒子呢?他有時十分任性,有時又十分乖巧,可愛,樂于助人。他在爸爸訓話時,用心聽,聽后說對不起,兒子心里明白爸爸是為他好,爸爸這么做,只是恨鐵不成鋼,兒子也知道爸爸對他的那份用心良苦。
書中的爸爸正如我媽媽,那書本中的兒子便如我。我的媽媽也是一個充滿了母愛的人,她也三番兩次的教育我,讓我認真學習,可我有時就是不聽,媽媽還是很耐心的對我說。又一次媽媽讓我認真寫好作文,我不聽,媽媽只好慢慢的讓我理解她的用心良苦,我就是不聽,她最后千說萬說,我才聽,我真的對不起媽媽。
《父與子》這本書讓我感到了父母的愛最偉大,當然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就算再狠,再罵。他們自己心里也過不去,所以我們就更不能氣他們。父母對小孩子包庇的愛,我認為不對,真正的愛是讓我們學會獨立,愛,是讓我們跌倒了自己站起來,愛,是讓你們讓我們自己照顧自己。這才是真正父母對我們的愛,而我們每個人的愛都是獨一無二的。
讀《父與子》有感15
懷著崇敬的心情,暑假又重溫了美國作家馬克?漢林的作品《地震中的父與子》,文中父對子的癡愛.子對父的信任以及父子在救助他人時所表現出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又一次的打動了我,使我再一次的受到了莫大的震撼和教育。
《地震中的父與子》主要講述了1994年美國洛衫磯大地震后,發(fā)生的'一段父親救兒子的感人故事。父親面對被埋在廢墟中的兒子,顧不得自己的生命安危,毅然.決然的挖廢墟.救兒子,人們一次又一次的勸阻,卻始終未讓他改變初衷,直至兒子能夠獲救;當兒子即將獲救時,卻讓父親去救其他同學,譜寫了一曲父愛.博愛的頌歌。
當看到樓房變成廢墟.兒子的身影已經消失時,父親“眼前一黑”“跪”在了地上,這讓我心頭為之一顫,其中既有些許辛酸.更有太多的感動,我仿佛看到年輕的父親閃亮的淚花.堅毅的面孔,他對可能失去兒子肯定有著無限的哀楚,但更心存著要讓兒子獲救的堅定信念。他在祈禱,在積蓄著救兒子的勇氣和信心,尤其是在猛的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時,他更是信心倍增,“堅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面對廢墟可能要爆炸的危險,“有些人”以及救火隊長.警察等多次勸阻父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但父親依然沒有打消救兒子的念頭,他知道兒子在等他。父親挖了一小時.十二小時,直至三十六小時,奇跡終于出現了--兒子終于發(fā)出了“爸爸,是你嗎”的聲音。那一刻,我的心也仿佛像一塊兒石頭落了地,父親的努力終于沒有白費,廢墟中的兒子終于沒有白等,我真切地感受到愛的力量的偉大。
有一次讓我感受到震撼的是故事的最后,當兒子即將獲救.父親發(fā)出激動的聲音“出來吧!阿曼達”時,兒子竟做出讓父親先去救同學的決定,文章雖然沒有寫出父親如何救出其它孩子,但“這對了不起的父子”最后“無比幸福的緊緊擁抱在一起”,從中不難體會出父親對兒子決定的贊同和以及救出孩子的結果,兒子的友愛.父親的博愛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每當我遇到挫折的時候,我總會去重溫一遍這篇文章;每當有同學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也總會建議他去讀一讀這篇文章。因為,《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總能帶給我們勇氣.帶給我們希望……
【讀《父與子》有感】相關文章:
讀《父與子》后感08-10
父與子09-06
父與子作文03-15
父與子的作文12-13
父與子作文(經典)10-06
父與子作文03-03
父與子作文07-11
《父與子》作文01-06
父與子作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