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讀后感(精選6篇)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讀后感 篇1
最近一段時間讀《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使我獲益匪淺,解決了困擾我的許多問題,如語文教學的性質(zhì),語文教材的選文問題,語文教學不是文學的教學,閱讀教學的方法,語文課為什么要重視口語交際,如何開展有效的語文教學等等。下面就談一談我讀完本書的一些心得體會。
每一個教育者都會面對學生的一個問題“為什么學語文”,每當教學中遇到難題或者模棱兩可的問題,我也會追問自己:我們?yōu)槭裁匆獙W語文?我們?yōu)槭裁匆陶Z文?
葉圣陶先生在本書中給出了答案。葉老首先從“什么叫語文”入手,談“對學習語文要有正確的認識”!罢Z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就叫語文!薄罢Z言是一種工具。工具是用來達到某個目的。工具不是目的……我們說語言是一種工具,就個人說,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達思想的工具;就人與人之間說,是交際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葉老認為,學語文為的是為了使用,學以致用!巴ㄟ^學習,讀書比以前讀得透徹,寫文章比以前寫得通順,從而有利于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這才算是達到學習語文的目的。進一步說,學習語文還可以養(yǎng)成想得精密的習慣,理解人家的意思務求理解得透徹,表達自己的意思務求表達得準確;還有培養(yǎng)品德的好處,如培養(yǎng)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
葉老說,“教書教書,就是‘教’學生‘學’!苯虒W生學習語言的知識并掌握運用語言的技能,讓自己的“讀書比以前讀得透徹,寫文章比以前寫得通順”。從知道、理解到運用的過程,實踐是必然的橋梁。
所以,葉圣陶先生認為“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一語道出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老師。
那我們到底需要的怎樣的課堂教學呢?在《為了達到不需要教》中,葉老說:“我想,教任何功課,最終目的都在于達到不需要教。假如學生進入這一境界,能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認,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能力,豈不是就需要教了嗎?而學生所以要學要練,就為了進入這樣的境界。給指點,給講說,卻隨時準備少指點,少講說,最后做到不指點,不講說。這好比牽著孩子的手教他學走路,卻隨時準備放手。我想,在這上頭,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比~老的話給了我們啟示,我們的教學一定要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真正把課堂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討論,思考,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
所以,真正的課堂教學,其實就是要把教與學聯(lián)系起來:一方面要教師負指導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他又為我們指出了具體的做法: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教師拿現(xiàn)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手續(xù)程序安排妥當,指導他,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經(jīng)過相類的經(jīng)驗,發(fā)生相類的理想,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jīng)驗理想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我仔細思量,他的想法含義深刻,不僅為我們指出了教師教的方法,還為我們指出了學生該如何去學,同時也告知我們學生到底要學什么。
如果教師只會用“舊瓶裝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所以我們要倡導“生活即教育”的觀點,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還要倡導“社會即教育”,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脫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提倡生活化、人文化,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在生活之中,學生活中的問題,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所努力做到的。
葉圣陶先生的教育理論博大精深,值得我們繼續(xù)研讀,讓他的教育思想來指導我們教師工作,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讀后感 篇2
在永恒的歷史長河中,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追逐知識的身影,他們沉思、佇立,燃燒自己、傳遞真知,葉圣陶先生就是其中一抹高大的身影。
我對葉圣陶先生有著特殊的情感。當我是一名師范生時,葉圣陶先生是我汲取“營養(yǎng)”的不竭甘泉;當我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后,葉圣陶先生是我景仰的高度;尤其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學者,葉圣陶先生的思想主張更是我前進的方向。因此,即使我從未見過先生,先生在我心中卻莫名親切。
這個暑假,我又一次走進了葉圣陶先生的內(nèi)心世界,聆聽先生的諄諄教誨。為我們架起橋梁的,是先生的著作《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初讀此書,一股濃郁的質(zhì)樸氣息撲面而來,先生的文章,明白如話,像是一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者,把自己的親身經(jīng)驗一點一滴輕輕訴說。讀罷此書,我更是被先生對教育的赤子之心所打動,生于蘇州的先生,骨子里浸潤著謙謙君子的溫潤,不僅自己走得平和且堅定,而且竭盡所能地帶動社會和他人。合上書本,我呆坐許久,腦中、心中匯聚了諸多感悟和思考,一顆稚嫩的心也從中得到滋養(yǎng)。
這本書中的文章,涉及的面很寬,有商討語文教育的理論原則的,也有只談論一篇文章或者評議一兩個詞語、某一句話的';有對教師談寫作和修改文章的,也有對學生談改正字風和端正文風的。這些文章,雖然大部分寫于解放以前,可先生看得透徹、想得長遠,因此絕大部分依然富有極強的現(xiàn)實意義。
什么叫語文?我相信,每個語文教育工作者都有過這個疑問。我也無數(shù)次問過自己,簡簡單單的問題,似乎很難說明白。而葉圣陶先生甘為人梯,用他幾十年的經(jīng)驗,道出了語文的真諦,“平常說的話叫口頭語言,寫到紙面上叫書面語言,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焙啙嵜髁说囊痪湓挘嗝瓷羁痰暮x呀!
是的,語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作,教語文應該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可是,反觀我們當今的教育現(xiàn)狀,真正教給學生的又是什么呢?是一堆堆寫不完的作業(yè),一張張做不完的試卷,一道道背不完的答題技巧歸納……孩子們的目光從充滿神采變得空洞呆滯,課堂上不再愿意主動積極發(fā)言,作業(yè)時不再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富有創(chuàng)意的答案。孩子們不是在學有所用,不是在為以后脫離教師和學校的環(huán)境做準備,這究竟有多悲哀,多令人心痛!
葉圣陶先生給語文教育注入了全新的理念,這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如甘露一般滴入我的心中,繾綣洇開,引起了我的無盡反思。
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需要身為教師的我們時時注意,處處留心,致力于習慣的培養(yǎng),艱巨卻很有必要。當這樣的教師也許麻煩些,但為了學生的教師,一定不應怕麻煩,因為這些“麻煩”于學生而言,是一生的受用。
來者可追,從今為始我一定在教育工作中提起警覺心來,同時,也一定將《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作為枕邊書,時時溫習,潛心研究,借閱讀這本集子的機會來對照檢查自己的工作,并積極把先生的教育思想運用到實踐當中去。
此外,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閱讀這本書,愿書中頻出的金句點亮我,也點亮你。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讀后感 篇3
在這個暑假讀了《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感受很深。下面重點談談讀后“談語法修辭”這部分后的一些心得。
小學語文課堂上不講語法,就連最基本的主謂賓,介詞、代詞、語氣詞也是遇到了才說一說,那么語法涉及如此之少,是不是老師就可以不關心語法了呢?并非如此,老師平時說的話里就包含一種語言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這就是語法。
學語法不一定要去上專門的語法課,人從一出生就在學語法了,小孩說“茶喝”,大人就告訴他,應該說“喝茶”。這就是在學語法了。葉圣陶先生是怎么理解“語法”“修辭”的呢?他這樣說道:“總起來說什么叫語法呢?語法就是教人如何把話說得對。什么叫修辭呢?修辭就是教人如何把話說得好。自覺地研究語法,說話就可以不出錯誤;自覺地研究修辭,就可以把話說得更好!
在這節(jié)里,葉圣陶先生說:能夠引導學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語文老師。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先要看一句跟一句怎樣聯(lián)系,再來看段,研究人家的文章,寫自己的文章,每句每段清楚了,意思就暢通了。如此說來,行文講話一定要有一條順暢的路徑,不要帶領別人東拐西拐,走進死胡同再走另一條,豈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氣息不暢通的文章讓人不知所云,浪費時間!落筆之前一定要清醒,圍繞中心寫,寫完了要修改,多讀幾遍,像我這思路不甚清晰的人寫文章,那就需要把文章多捂捂,經(jīng);仡^來看,改來改去,文章就有了氣,有了魂,讀罷感覺酣暢淋漓是最好不過。
葉圣陶先生還講了怎樣鍛煉自己的語言,怎樣提高語言方面的修養(yǎng)。有兩點:首先要從思想上重視語言,我們的武器就是語言,用好武器就要用好語言,不得馬虎、隨意、粗制濫造。其次在日常工作中養(yǎng)成多揣摩,多研究,多修改的`好習慣?礀|西留心,經(jīng)常留心,就養(yǎng)成敏感?慈思业奈恼露嘌芯浚迷谑裁吹胤,是用詞好還是修辭寫得妙,或者形象生動,栩栩如生?自己寫文章要多修改,把文章視若己出,珍惜每一次行文用筆的機會,珍惜了就認真了,認真了就思考了,思考了就會慢慢進步。
總的來說這一節(jié)我學到了語法和修辭是用好語言的基礎,語法是規(guī)則,就像交通規(guī)則。修辭是路邊的標志和指示,遵循規(guī)則,按照標志,才能在街上暢通無阻。修改文章就是鑄劍,鑄劍就要錘百煉,留下劍身,磨出劍鋒,如此,才能琴心劍膽,氣貫長虹!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讀后感 篇4
題記: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學記》
把學生的思想范圍在狹小的圈子里,教他們像號子里的囚犯一樣,聽不見遠處的風聲唱著什么曲調(diào),看不見四周的花木顯著什么顏色。這樣寂寞和焦躁是會逼得人發(fā)瘋的。
——葉圣陶
葉圣陶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
作為教育家的葉圣陶,從1912年2月6日在蘇州言子廟小學任教到1988年2月16日去世,從事教育工作76個春秋,其中約一半時間從事實際的語文教學工作。他教過小學和中學的國文、大學的“寫作”、“基礎國文”、“新文學”以及“中國國文教學”等課程,在成都四川教育科學館專任研究員兩年多。就是到了晚年,他仍不遺余力地為推進我國語文教學改革,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及語文教師的素質(zhì)矻矻以求,發(fā)表了諸多極其精辟的見解。
從橫的方面來看,葉老的語文教育觀涉及到語文教育特別是學校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諸如語文的目的論、性質(zhì)論、教材論、教法論、教師修養(yǎng)論等等,這些論述現(xiàn)在讀來仍然令人耳目一新。但他的這些見解并不像許多中外教育家那樣通過一部或幾部論著系統(tǒng)地加以表述的,而是散見于他70多年所發(fā)表的大量講話、論文、序跋、書簡以及各種語文讀物的“編輯例言”之中。從他的煌煌千余萬言的著作中看出了他在語文教育探索中所走過的軌跡,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中“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貫穿于他的整個理論體系的始終?梢哉f這一論斷是葉老語文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極富原創(chuàng)性和個性的教育哲學思想,堪稱中國教育哲學和語文教育理論的經(jīng)典。這一核心思想揭示了教學的本質(zhì),而且建構(gòu)了完整的教學概念。它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式,而是一種教育思想的高度提煉,其主旨就是正確地處理好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的關系,在教師強有力的引領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從宏觀上說,葉老提出了語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即為:“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必做到此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引自《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第717頁,后凡引自此書,只標明頁碼)從微觀上來說,教學的過程實質(zhì)就是通過“教”逐步達到“不需要教”的過程,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通向“不需要教”的具體步驟。比如,大到一篇文章,小到一個句子、一個詞語的學習,最終都要達到由學生自己能夠獨立來完成的能力。教師的任務就是“善于引導啟迪,俾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之,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受!保ǖ725頁)這種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教師必須樹立長遠的眼光,從教學的點滴做起,時刻為這種理想的境界做準備。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貫徹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使“學生逐漸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執(zhí)筆而自能合度!保ǖ471頁)葉老這一教育思想的深刻之處就在于:教育不為過去,不為現(xiàn)在,而為將來。說白了,教師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乃至未來——“為孩子將來的生存做準備”(柏拉圖)。對此,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你研究在所作的工作跟要取得結(jié)果之間的聯(lián)系,就會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今天把種子播種到修整得極好的土壤里去,卻遠不是明天就會長出幼芽的。今天所作的工作,在許多情況下,要經(jīng)過若干年才能對它作出評價。這是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規(guī)律之一。它要求我們始終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問題。(《給教師的建議》115頁)”
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可以說與葉老的教育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說明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需要耐心陪伴,靜待花開。同時,教育又是發(fā)展人的心靈的工作,是促進人生命成長的過程,而不是只看考試的分數(shù),學生將來要靠能力來生存,所以,我們的教育決不能帶有功利思想,要把提高學生的能力作為重點來抓。時下,我們研究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推動教學改革,尋找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中實現(xiàn)的方式,就是要求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要樹立長遠的眼光,從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獨立學習做起。如果說,在這條改革的路上要找到一個理論支撐的話,那么,“教是為了不需要教”仍不失為一條很好的準繩。同時,我們也不難把握,葉老語文教育思想的根本精神與當前正在開展的課程改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讀后感 篇5
葉圣陶先生從一九一二年起從事語文方面的教學、編輯、出版工作,前后六十多年,對于這半個多世紀里我國語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詳明,寫下了大量文章,收在這論集里的就有一百多篇。凡是關心語文教育問題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這本論集。這本論集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寫的,到現(xiàn)在還有深刻的現(xiàn)實借鑒意義。因為里頭論述的都是語文教育中的根本問題。
論集里的文章,涉及的面很寬,性質(zhì)也多種多樣,有商討語文教育的理論原則的,也有只談論一篇文章或者評議一兩個詞語的。最重要是關于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語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二是關于語文教學的任務:教語文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
語言文字本來只是一種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學習以及交流各科知識也少不了它。
圣陶先生扼要地指出舊式語文教學的三大弊病,并且在好些處別的地方加以申說。第一是在閱讀教學上不適當?shù)貜娬{(diào)所讀的內(nèi)容而把語文本身的規(guī)律放在次要的地位。“國文是各種學科中的一個學科,各種學科又像輪輻一樣輳合于一個教育的軸心,所以國文教學除了技術的訓練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義。說到教育的意義,就牽涉到內(nèi)容問題了!V信固有道德的,愛把圣賢之書教學生誦讀,關切我國現(xiàn)狀的,愛把抗戰(zhàn)文章作為補充教材,都是重視內(nèi)容也就是重視教育意義的例子。這是應當?shù),無可非議的。不過重視內(nèi)容,假如超過了相當?shù)南薅,以為國文教學的目標只在灌輸固有道德,等等,而竟忘了語文教學特有的任務,那就很有可議之處了。道德必須求其能夠見諸踐履,意識必須求其能夠化為行動。要達到這樣地步,僅僅讀一些書籍與文篇是不夠的。必須有關各種學科都注重這方面,學科以外的一切訓練也注重這方面,然后有實效可言。國文誠然是這方面的有關學科,卻不是獨當其任的惟一學科。所以,國文教學,選材能夠不忽略教育意義,也就足夠了,把精神訓練的一切責任都擔在自己肩膀上,實在是不必的。”在今天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過分強調(diào)思想教育,過分強調(diào)感悟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顯然是背離了學科的性質(zhì),最終無法完成學科教學任務。
第二種弊病是在作文教學上要求模仿一套程式。“不幸我國的寫作教學繼承著科舉時代的傳統(tǒng),興辦學校數(shù)十年,還擺脫不了八股的精神!蔽蚁耄翰坏沁^去,就是現(xiàn)在,教學改革進行的過程中,課堂教學總要按照一定的模式進行,一節(jié)課里,總要有復習、學生提問、板書、小組討論,小組匯報,總要有錄像、課件,否則就算不上是優(yōu)質(zhì)課,本來教學是為了學生學,結(jié)果,我們在教學中卻很少關注學生是否已經(jīng)把該要學的知識技能學到,學得容易還是困難,學得輕松還是辛苦,而是過分關注教師在上課時是否已經(jīng)達到了某個指標,把學生放在一邊了,忘在一邊了,這樣的語文教育實際上是為教育而教育,應此,我不斷地告誡自己,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要驅(qū)除程式化,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因人制宜,因文制宜。
第三種弊病就是讀書作文不是為了增長知識,發(fā)表思想,抒發(fā)感情,而是為了應付考試!皬那白x書人學作文,最主要的目標在考試,總要作得能使考官中意,從而取得功名。現(xiàn)在也有考試,期中考試,期末考試,還有升學考試。但是,我以為現(xiàn)在學生不宜存有為考試而學作文的想頭。只要平時學得扎實,作得認真,臨到考試總不會差到哪里。推廣開來說,人生一輩子總在面臨考試,單就作文而言,剛才說的寫封信打個報告之類其實也是考試,不過通常叫作‘考驗’不叫作‘考試’罷了。學生學作文就是要練成一種熟練技能,一輩子能禁得起這種最廣泛的意義的‘考試’即‘考驗’,而不是為了一時的學期考試和升學考試!睘榱艘粫r的學期考試和升學考試而學習的學生,為了一時的學期考試和升學考試而執(zhí)行教育教學工作的老師現(xiàn)在還大有人在,因為學生的考試成績是評價學生優(yōu)劣的最重要的依據(jù),也是評價老師的最重要的依據(jù)。因為這樣,不少老師還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擅自取舍,要考試的多講多練,不考試的內(nèi)容不提也不練。我想這才是教育改革面臨的最大問題。
葉圣陶先生認為過去的第二點錯誤認識是把語文課看成知識課,看成跟歷史、地理或者物理、化學一樣,是傳授一門知識的課,因而要以講為主。這種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法,其流弊,第一是學生“很輕松,聽不聽可以隨便。但是,想到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逼浯,“學生會不會習慣了教師都給講,變得永遠離不開教師了呢?永遠不離開教師是辦不到的,畢業(yè)了,干什么工作去了,決不能帶一位教師在身邊,看書看報的時候請教師給講講,動筆寫什么的時候請教師給改改。那時候感到不能獨自滿足當前的實際需要,豈不是極大的苦惱?”看到這里,我又想起了作文批改問題,現(xiàn)在,有很多老師對學生的作文是全批全改,除了總批還有微批,可說是修改的細致入微,學生只要按老師修改的照抄一遍,就是修改了,這不是自欺欺人嗎?學生修改作文全被老師包攬了。這樣做老師辛苦,學生也不見長進。由此看來,教學方式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
這就觸及教育學上的根本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是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換句話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xiàn)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在這個問題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話,現(xiàn)在已經(jīng)眾口傳誦,那就是:“教是為了不教!边@句話在這本論文集里多次出現(xiàn),例如:“‘講’當然是必要的。問題可能在如何看待‘講’和怎么‘講’。說到如何看待‘講’,我有個朦朧的想頭。教師教任何功課(不限于語文),‘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Z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而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因此,教師就要朝著促使學生‘反三’這個標的精要地‘講’,務必啟發(fā)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又如:“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最終目的為: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必作到此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 “我近來常以一語語人,凡為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以其欲達到不需要教,故隨時宜注意減輕學生之倚賴性,而多講則與此相違也! “嘗謂教師教各種學科,其最終目的在達到不復需教,而學生能自為研索,自求解決。故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 “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須教。教師所務惟在啟發(fā)導引,俾學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執(zhí)筆而自能合度!
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關鍵在于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印@缫髮W生預習,給以必要的指導;發(fā)起對課文的討論(主要指語文方面,不是內(nèi)容方面),予以有效的啟發(fā);對學生的作文只給些評論和指點,讓他自己去考慮如何修改;如此等等。這一切,作者在《精讀指導舉隅》的《前言》以及別的篇章里都有詳細的論述。這樣教學,當然比逐句講解吃力,但是這才是教學的正經(jīng)道路。正如圣陶先生所說,“把上課時間花在逐句講解上,其他應該指導的事情就少有工夫做了;應該做的不做,對不起學生,也對不起自己!
論集里邊談到的問題很多,有很多好見解,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最重要的恐怕還是借閱讀這本論集的機會來對照檢查我們自己的工作。有許多現(xiàn)在還常常有爭論的問題,事實上圣陶先生多年前已經(jīng)遇到,并且提出了他的看法。
其實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不是憑空提出新思想,新操作就能成的,是要根據(jù)學科的特點,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不斷地總結(jié)借鑒前人的經(jīng)驗,不斷地進行實踐和實踐反思總結(jié)和理論提升,發(fā)現(xiàn)了存在問題,改進了,就是創(chuàng)新。所以我說凡是關心語文教育問題的人都應該讀《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讀后感 篇6
最近一段時間讀《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對我的啟發(fā)很大,解決了困擾我的許多問題,如語文教學的性質(zhì),語文教材的選文問題,語文教學不是文學的教學,閱讀教學的方法,語文課為什么要重視口語交際,如何開展有效的語文教學等,在盛夏中讀來猶如一泓清流,洗滌著我干旱的心靈。下面就葉老先生關于寫作教學談一些我的學習想法。
“作文教學”在本書中是有專門的一輯來闡述的,說得全面而透徹。對今日作文教學猶有很大作用。他在《論寫作教學》一文中提出的觀點“(學生)所積蓄的正確度與深廣度跟生活的進展而進展,在生活沒有進展到某一階段的時候,責備他們的積蓄不能更正確更深廣,就犯了期望過切的毛病,事實上也沒有效果”“(教師)唯平時對于學生的觀察,測知他們胸中該當積蓄些什么,而就在這范圍內(nèi)擬定題目”等。他在此文中強調(diào)了作文就在于寫出自己平時的“積蓄”,只有寫出了自己的積蓄,這樣的文章才擺脫了八股習氣。這些觀點讓我思考我們當下的作文教學。
目前從小學到高中,學生視作文如洪水猛獸,避之不及,每每遇到作文,便大呼頭痛。這種厭惡是學生自己的原因還是我們教師的原因?我覺得我們老師的原因是主要的。就像葉老先生說的,作文題目不管是否是學生的積蓄,作文要求不論學生的認知的深廣度與正確度,而硬是要學生達到預期的目標。這樣做的結(jié)果只能使學生厭惡作文。我久久地思考作文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學生對作文有興趣呢?我覺得第一,要讓學生明白作文就是寫自己所看、所想,第二要打破作文每兩周一篇的固定的格式,給以寬松的時間范圍,只要是兩周內(nèi)完成了,不管是什么體裁的文章,只要是自己心中最為想說的話就是好文章。第三,學生要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日記不是流水帳,是記下一天中最為可記的內(nèi)容。內(nèi)容可多可少。
說到寫日記,有的學生認為沒有什么好寫的,這是因為我們老師指導或堅持的不夠。日記題材就存在于我們身邊,并不像我們想像得那樣遙不可及。如這一天里,記下我們一時的心里想法,記下我們觀察到的一個現(xiàn)象或一個動作,一個場景,我認識了一種花,我學會了一個詞,我看了一部電視劇……要求學生養(yǎng)成一種習慣后,他就會不自覺地堅持下來了,這對于他自己來說是受用一生的。日記不嫌瑣碎,一切皆可入記,這也就是葉老的所說的積蓄了。它們會使我們的作文有物可寫,有情可抒,不再千篇一律,而是下筆千言。
我再說說作文題目的制定,我們老師布置作文往往是就教材中所要求的在某一個單元之后,寫一篇與單元內(nèi)容近似的文章,目的是借鑒所學過的寫法,但學過的文章只有一些特別好的才會被學生自動的`模仿,而且模仿大多是就某個句式或某個寫法,很少會關注所學文章內(nèi)容與所作文章內(nèi)容的聯(lián)系。讀后感()那么如何讓學生進行作文呢,我以為,只要是學生在作文前有所想,那他完全可以把自己感興趣的人或事寫出來,作為本次作文的內(nèi)容,而不必依賴于單元作文的要求,也不必要求某種寫法,長短皆由學生的意愿自己做主。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后,我們教師再加上一些合適的要求和一些技巧,這樣就消除了學生的畏難情緒,使他們不自覺地接受了作文和寫作技巧,這樣學生的作文才會真正地提高,寫作才有意義。
最后我再說一說寫作輔導,我們老師往往會投機地認為讓學生學會開頭和結(jié)尾就能得高分,因為閱卷老師他們往往關注的是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這樣投機取巧的做法是損害了學生作文的創(chuàng)造力,這些程序化的東西,不是出自于內(nèi)心,只能是附庸,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都有自己特色的開頭和結(jié)尾,都不是固定模式所能框住的,因此千萬不要教給學生所謂的開頭和結(jié)尾,不要為得高分而做無用功。
葉老是著名的作家也是大語文教育家,他談的語文教育從自己的教學和創(chuàng)作體會出發(fā),這本《語文教育論集》是我讀到的第一本關于語文的專著,對于我的語文教學會有巨大的指引作用,這些精粹的思想或許我一輩子都不能完全領會,但我會像螞蟻搬東西一樣,不惜微力,用心用力,做好語文教育教學工作。
【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讀后感】相關文章:
葉圣陶教育箴言09-29
葉圣陶教育箴言讀后感01-27
葉圣陶的名言名句12-15
《葉圣陶教育文集》教師讀書筆記800字04-26
葉圣陶讀后感04-11
“葉圣陶杯”參賽作文范文11-08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02-29
稻草人葉圣陶讀后感04-03
葉圣陶的稻草人讀后感04-17